過度自信來源
過度自信理論(overconfidence theory) ,行為金融學的四大研究成果,即過度自信理論(Overconfidence Theory)、視野理論(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論(Regret Theory)及過度反應理論。 大量的認知心理學的文獻認為,人是過度自信的,尤其對其自身知識的準確性過度自信。人們系統性地低估某類信息并高估其他信息。Gervaris、Heaton和Odean(2002)將過度自信定義為,認為自己知識的準確性比事實中的程度更高的一種信念,即對自己的信息賦予的權重大于事實上的權重。關于主觀概率測度的研究也發現確實存在過度估計自身知識準確性的情況。
舉例:我們都去辦健身卡,可是去的人有幾個?辦健身卡的時間就是我們過度自信,我們認為自己這一年或者一半都會去健身。
比如我當時趕時間,我必須要去考駕照,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我想我必須要考,每天都去練就可以了,可是不是我想的這么順利,有事耽誤,駕校....一系列問題導致我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還有記英語單詞,考級......
過度自信來源于外部順從和內部接納,人都是群居動物,為了能夠更好的保留自己的基因,那就是對自己的認知持有正確的態度。
過度自信是認知偏差和歸因偏差的結合
為了避免過度自信,就從結論下手,對自己的認知準確,比如估計好自己會要休息幾次,學習時間分配,更好的定位自己....對于我們的成果考慮它的成因,比如是運氣?技能?等元素
從眾效應
羊群心理(herdinstinct;herdbehaviour)指追隨大眾的想法及行為,缺乏自己的個性和主見的投資狀態。。亦作“群居本能”。投資者莫名其妙地隨波逐流、追漲殺跌的心理特征。羊群心理或群居本能是缺乏個性導致的思維或行為方式。在經濟過熱、市場充滿泡沫時表現更加突出。
舉例: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沒有地方落座,于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里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里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來的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里真的發現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
如果你能夠迅速而準確的判斷怎么做是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或者自己的習慣,怎么做能夠達成自己清晰的目標,那么就逃離了從眾效應。從眾是為了減少風險,減少損失成本,比如法不責眾,你一個人也許不會犯罪,那么一群人會嗎?例如法西斯卐,為了不離群,大部分人會有一種無罪的感覺,所以就去做一些犯罪的事情。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需要
擴大知識面
了解自己的目標,價值觀,擁有對自己的清晰認知
擁有懷疑的力量,對于信息的來源,真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