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在九月的尾巴上寫的這個東西叫做我的年中小結似乎有點勉強,但是生活轉折是發生在最近,恰好寫點東西,總結和自警。這個轉折有兩個重要的標志:
第一個是從唐縣到石家莊再到大涼山,時隔兩年半,我再次回歸到像在保定一樣獨自生活的狀態,感覺挺好的。
第二個是明天就是我堅持晨跑的第183天了,剛好半年,我覺得這是一個剛剛好的開始,只是366天的中點。
一、回顧:
九月之末,秋雨一場接著一場,一夜狂風之后,天氣突然轉涼,晨光也毫無溫度了。對于今年秋天的早早到來,我卻后知后覺,再感風寒。所以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對自己和生活的覺知確實相對遲緩,所謂的成長也是自己一點一滴慢慢累積的。這種緩慢的程度甚至到了進京北漂早已半年有余,我的真正生活才剛剛開始的地步;最近才忽然發現,進京之前我還是高估了自己的成長速度,高估了自己的起點。
剛到北京的時候,我曾想過大概用三到五年的時間讓自己能有如何怎樣的能力和技能,但是就目前來看,這個預估有失偏頗。且不說能力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沒有上限,單就目前而言,我的成長依然沒有趕上時間進度。或許我還是太過著急了,所謂在起跑線輸了的人,大概有很多東西都是需要一點點搭建的。
年后,我給自己安排了六項年度計劃:
1、堅持每天學習英語,能進行類似四級聽力水平的簡單聽說;
2、堅持每天健身晨跑,能明顯減掉腹部贅肉,體脂在15%以內;
3、堅持改善生活習慣,最終形成屬于自己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4、一個月一次短途旅行,一個季度一次中途旅行,一年一次長途旅行;
5、工作上取得明顯的進步,專業入門并找到發展方向;
6、不能耽擱自己的愛好,讀書寫字騎行長跑。
堅持晨跑
我從大四找工作的時候,就在簡歷上的愛好那一欄寫到“長跑等耐力運動”,但是我從畢業之后幾乎再也沒有長跑過,現在等于是舊愛重拾。
到明天晨跑之后,便是我堅持晨跑健身的第183天了。半年來只有在第五天的時候,因為腿疼難耐和舟車勞頓中斷了一天,所以,連續堅持晨跑一共是178天。如果因為前一晚我坐了夕發朝至的夜車,加上要辦事或者換裝不便的話,我會把晨跑會改為夜跑。
說到跑步,就會想起來網上太多對于跑步的吹捧,有時候我會跑得神清氣爽,也有時候堅持得痛不欲生,更多的時候只是毫無感覺,這其中的感受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完的,卻不是網絡快餐文章說的那般萬千神奇。總的來說,不管是酸甜苦辣,堅持總有堅持的意義,我能感覺到它給我的自信和健康,晨跑是改變生活和改變自己很好的一個突破點,這個或許是它最大的意義。
生活習慣
關于生活習慣的調整,其實剛剛準備開始,最近看了一些關于這方面的書,正好躍躍欲試。這項計劃本來就是安排在下半年進行的。目前已經調整的習慣大概有三個:少刷手機、早睡早起、堅持晨跑。
我發現,其實有些習慣的改善并不是很輕松愉快的,有時候身體狀態極差,卻仍然堅持晨跑,尤其是在前一天特別累的時候,基本都會有厭跑的情緒產生。當然我覺得這并不是晨跑本身的問題,只是我的身體提醒我需要及時做一些身體恢復的調整。
大概有人會問:養成好習慣有什么用呢?是啊,“有什么用呢”真的是一個很尖銳的功利主義問題。對此,我現在也并不知道答案,因為我還沒有養成好習慣,且看接下來的半年改善情況再做定論,我只是愿意相信習慣的力量和環境的能量。
旅行計劃
托公司出差的順水人情,我今年分別走過了成都、蘇州、上海和鎮江;托穩定的假期的福,我到了秦皇島和承德。當然也有去石家莊和回家,這便都算不上是旅行計劃了。
其實,如果仍然要問到一個城市旅行到底能給一個人什么樣的變化?這個就更難回答了,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我們就是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經歷的事情的總和。”每一個地方,每一件事,甚至每一個不經意的一瞥都能給自己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沒有什么事情對一個人的影響像旅行這么沉默和深刻,這種感覺只有對比從不旅行的時候,才能忽然發覺。旅行并不僅僅是到著名景點打卡,打卡之后更重要的是深入當地生活。
旅行的話題,就不在這里展開了。我的旅行計劃之一——北京周邊小城周末游,還在進行當中,雖然旅行難免會有寂寞孤獨或者狀況百出,但是這始終也是一個愉快的堅持,感覺棒極了。
重點關注
我的愛好也算玩的得心應手,這些東西目前沒有什么功利性,只是我想讀書,想寫字,想騎行,愛好真的是生活之中難得的調節劑。
我的英語計劃暫時沒有驗證,偶爾有中斷,感覺這個進度并不是很樂觀。
工作計劃,略有進展,但是自覺與理想狀態還是相差很多,這其中大部分是自己的問題。這兩個計劃完成程度最差,這是今年下半年最需要關注的。
二、總結:
承蒙這半年以來自己酸甜苦辣的堅持和改變,雖然我不太清楚是受什么的影響,我能感覺到自己在情緒和心態方面的改變。
情緒
我本來的脾氣就不是很急,而最近似乎更是能夠察覺自己的情緒了。有時候極度的生氣、厭惡、失落或羞愧的時候,我也會控制不住情緒的外露。但是通常一旦情緒有變,我便能察覺到自己的血流加快,面紅耳赤還有焦躁不安,接下來便能通過追根溯源,接受事情的發生和自己的情緒,從而化解自己的情緒并進一步總結出今后的行動指南。
而現在我認為我最大的情緒問題是:焦慮,我不知道我的焦慮感是不是有點過度,但是我認為焦慮是最難化解的情緒,這個事情也需要再觀察一下。
就這樣慢慢的,我發現心情也隨之穩定下來,社會熱點的大事、人前人后的小事等等很多東西都變得虛無和空洞,雖然有時候我也會參與其中,但是它們并不能再影響我,我就是我,很多東西都與我無關的,就這樣。
意志力
當然,這半年來也會發現自己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在此之前,我總覺得自己的意志力是很強的,就像堅持長途騎行和堅持晨跑難不倒我一樣。但是最近我覺得我有時候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
其實,意志力就是一種自我控制的力量,但是這種力量有四個分支:
1、堅持自我認知,堅持開始執行自己的計劃;
2、堅持一定規律性重復地做某件事,來完成這個計劃;
3、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有始有終,無論多難;
4、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不會分心造成效率低下。
而我第一種和第四種意志力明顯不夠強韌,這也是我焦慮的原因。由此,我忽然發現,自己所謂的努力和改變都是在自己已有的意志力能力范圍之內進行的,然后原本更加的嚴重的壞習慣卻并沒有改善,這么說有點像那個舒適圈的概念。希望接下來,自己能有進步。
三、總結
寫到現在,看起來是個很有正能量的雞湯文,因為我自覺很難用寥寥幾個字寫出生活百態。只是需要自警的是現在社會上刮起了一陣所謂“做自己”的新式雞湯風,這勢頭和零幾年的“成功學”似乎如出一轍。
我之前也曾將其追捧為幸福人生的不二法則,但是最近我卻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就是凡事被吹浮于表面就會感到隱憂,就像少平的爸爸總在一帆風順的時候感覺一點點的擔心的感覺一樣。聚光燈下的東西,就會因為吹捧而變質,甚至極端,但愿時刻保持清醒吧。
展望
我現在重新開啟孤獨的生活,比較苦惱的是前天熬湯做了四大碗,撐了一個水飽;但是慶幸的是,昨天我已經可以減少到三碗半了,總有一天我能恰好做兩碗美味的熱湯。接下來的半年,就用國慶的騎行計劃開始吧,這個旅行計劃琢磨了很久,馬上就成行了,還特例地約了幾個小伙伴一起上路。如果成功的話,這也將對我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但愿我們一路順風。
即使沒有名師指路,也沒有貴人相助,我還是愿意嘗試以一己之力去和這個混沌不堪的社會戰斗,且看一個一無所有又不屈服于社會潛規則,更不向現實茍且低頭的人,到底能活成什么樣子。
彥臣,請記住:就像堅持晨跑一樣,這條成長之路僅僅是一個開始,你是一個永遠年輕,永遠在路上的實踐者。
假如盡頭的路標上寫著“此路不通”,最起碼你擁有一路歡歌,最起碼你看到了,最起碼你可以無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