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使身心痊愈
一個人如果有機會傾聽,會是怎樣的感覺呢?卡爾.羅杰斯這樣寫道:“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美好啊……每當我得到人們的傾聽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繼續(xù)前進……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傾聽,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解決辦法,千頭萬緒的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
安德森女士是一所實驗小學的校長。有一天,她在午飯后回到辦公室時,發(fā)現(xiàn)有位叫米麗的女生滿臉沮喪地坐在那里等她。米麗一見到她就問道:“阿姨,你有時候會不會連續(xù)幾天都做了別人不喜歡的事,而你并不是有意的?”
“是的,”安德森回答說:“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這時,她需要趕去參加一個十分重要的會議,她并不希望滿屋子的人等他一個人。于是,她就直接問:“米麗,我能為你做什么嗎?”米麗輕輕抱住了她,望著她的眼睛,懇求她:“阿姨,我不要你做任何事情,我只想你聽我說。”
安德森后來回憶說,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她很感激她的學生給她的啟發(fā)。她當時想:“如果時間來不及,就請滿屋子的成年人等等吧!”她和米麗一起坐在了一張長椅上,她的手抱著米麗的肩膀,米麗依偎著她,摟著她的腰。她們就這樣坐著,直到米麗說完她的心事,而時間并不算長。
我的朋友勞倫斯也和我分享了她的一段經(jīng)歷。有一次,她和六歲的兒子談話,話還沒說完,兒子一不高興就跑開了。這時,年僅十歲的女兒和她說:“媽媽,看起來你有一點生氣,你希望他耐心地與你談話,是嗎?”聽到女兒的話,勞倫斯大為驚訝,氣也消了。兒子回來后,她也就能靜下心來和他談話。
一位大學教師提到,一些教師通過傾聽以及表達自己的需要,使師生關系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學生們越來越敞開心扉,告訴我們他們生活中的困難。他們對干擾學習的因素認識得越清楚,也就越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雖然傾聽他們占用了我們許多時間,但我們認為這是值得的。不幸的是,系主任對此感到了不安。她說,“我們并不是心理醫(yī)生,我們應該多花時間在教學上,而不是與學生談心。”
當我問他教師們怎么和系主任溝通時,他回答說:“我們用心傾聽他的感受和需要。我們注意到,他有些擔心,他希望我們不要介入到我們不擅長的領域中。我們還注意到,他希望我們能夠告訴他,我們與學生談心并不會影響教學。得到我們的反饋后,他看起來很欣慰。”
在組織機構(gòu)中,我們在聽到上級的意見時,經(jīng)常會把它看作是命令或指示。傾聽同事或下級比傾聽上級要容易得多。在上級面前,我們有時可能會有點緊張,以致無法靜下心來體會他們的感受和需要,并給予反饋。因此,我特別欣賞這些教師能像傾聽學生那樣傾聽他們的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