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9月1日,兩個月的暑假總算結束,孩子們重返學校我不知道心情如何,可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是太輕松了!哈哈哈哈哈……
當然解放的家長一定都是孩子在高年級了,因為還有各種圖片,是新生家長,不是趴欄桿看孩子的,就是從鐵門縫找孩子的,哈哈哈哈哈……
反正新學期,各種新氣象!同時還有一個要回歸的老氣象,就是陪伴孩子學習路上,除了曬豐富的早飯、送孩子上學的身影,還有寫作業時的雞飛狗跳,學不明白時父母的吼叫……
今天送完孩子回到家,就看了田宏杰老師的《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本書,分享給各位父母,期待新學期、新學年,咱們一起用一種真正的新氣象,有效陪伴孩子,和諧相處!
一、孩子學習的三大困境
田老師從非常專業的心理學、腦科學方面,解讀了孩子為什么一學習就各種事,一玩起來就各種興奮和專注?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意識到,孩子其實在生理發展方面,就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有這樣的困境!
1、認知神經的困境
大腦神經有兩個功能,一個是興奮,一個是抑制。抑制功能是大腦的額葉,而額葉要到14歲左右才能發育成熟。
所以說初中之前、孩子的青少幼階段,他們的抑制功能是不行的!這會怎么樣呢?就會自控力不夠啊,沒有辦法專心啊,更沒有什么邏輯啊、理性啊、自我管理啊……
這就是越小的孩子,家長會發現越“不聽話”,因為不是他們不聽話,是他們沒有能力聽話。他也想好好學習,可是就很容易被分心;他們也很想表現好,讓爸爸媽媽表揚,可就是管理不好自己……孩子本身也是很無奈、很無辜!
2、孩子本身的困境
作為一個人,都是喜歡快反饋,而不喜歡慢反饋,孩子更是這樣!什么意思呢?
玩游戲、刷抖音、看電視劇,這我相信誰都不用催著、逼著就做了,因為這些都是快反饋,玩的同時,馬上就有內心的愉悅感、即時的滿足感!
可是學習、讀書,甚至家長陪伴孩子、父母等等這些事情,都是慢反饋,它們不會很快就有結果,甚至過程中還會有不好的感受,自然就被困住了啊!
3、家長教育模式的困境
現在家長壓力都大,對待孩子都簡單粗暴,考得好讓不驕傲,考不好就是一頓吼叫!對于孩子來說,學習簡直就是他們和家長友好相處的大壁壘!
沒有學習的時候,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談到學習,就是各種:比較、指責、說教、批評……孩子怎么和學習成為好朋友啊?!孩子們都恨死學習了,把學習當大仇家了!想想我們自己,不也是這樣的嗎?!
所以從人類本能上,我們作為家長就一定要意識到,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行為,原來是正常的。當我們有這個認知的時候,再遇到事,至少可以冷靜一下,至少可以同理一下!
當然,讓我們意識到并能去同理到孩子,這需要一個刻意練習的過程,你要讓自己去練:和孩子縮短發脾氣的時間;和孩子在生氣的時候,不光是罵孩子,能不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發完氣之后,盡快災后重建,就是該道歉道歉,該和孩子好好總結,趕緊總結,把關系重新鏈接起來!
我是這樣一步步練習過來的,我性子急,遇事不發火真心很難!可是從之前發火發一天,到后來發火只說媽媽很生氣,再后來可以發火說我為什么生氣,到現在我一發火,孩子就趕緊上來抱抱我,我就很快消氣!
你要相信自己,一定有能力練習自己可以遇事冷靜理性,只要你開始做,什么時候都不晚,以后的路只會越來越好!
二、如何做呢?
1、成長型思維。
用積極的陪伴,告訴孩子一切皆有可能,不要總讓孩子籠罩在自己什么都不行的困境里。當孩子做錯了,要給予及時的告知,告知他們做錯了很正常,接下來非常重要,就是還要告訴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我們家長現在缺的就是告訴孩子該做什么?!
我們總在指責孩子不該做什么,批評他們總是做錯什么,孩子會越來越自卑,從而做事消極,生活頹靡,學習自然也不會主動積極!
所以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就是告訴他們該怎么做,并鼓勵他們去勇于嘗試和探索,錯了不怕,錯了再來,這就是“逆商”的培養!
2、培養孩子的學習毅力
用延遲滿足的方式,一定要刻意練習孩子的意志力!現在孩子生活條件都太優越,什么都不缺,要什么馬上就有;同時,家長又壓力大,時間緊迫,喜歡趕緊給孩子個答案,而剝奪了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
所以孩子們都養成了,想要就拿到,一問就有答案的習慣,那他們怎么主動學習,善于思考呢?所以家長要做的一是,當孩子要什么,不要當下及時滿足,給孩子一個過程,讓孩子去克服這個特別想的沖動;二是,當孩子提問題,家長用啟發式提問,引導孩子思考,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3、培養孩子的學習動力
家長需要及時鼓勵、有效贊揚孩子,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只有孩子自己喜歡做,才能做得好!凡事如果靠命令、用強迫,不會有好效果的!
家庭氛圍,家長陪伴孩子的方式,真的會非常影響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今天新學期開學第一天,讓我們用積極的心態,持續學習的行動,提升自己的同時,影響孩子,激勵孩子,最終孩子也會成為一個積極陽光、堅持上進的人!
讓我們在新學年里,都可以情緒平和,構建和諧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