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
見字如晤。
最近還好嗎?你媽媽的身體好些了嗎?
疏于聯系了。曾經一起鬧的,現在關起門來過日子了。自己的路自己走,沒人做到感同身受,真摯的友情開始變得奢侈。有能力的還能做到情懷,沒有能力的只能茍且了。
成年人習慣沉默,看到一個冷笑話,說:沉默是金,都別給我說話,我要攢錢。有點苦澀的調侃,你有這種感覺嗎?
最近發現一個很棒的綜藝,《一本好書》,是個好書推薦的節目,通過舞臺劇的形式講述書中內容,現在應該有十幾季了吧,還有頗有造詣的作者學者點評解讀,我覺得正合胃口,相信和我一樣愛看書的你也一定喜歡。
我最喜歡里面的品書人史航,每一個講解都細膩透徹,在《麥田里的守望者》里,他評價霍頓:
“他只希望讓自由的風接著吹給這些孩子,所以這樣的一個人他才最后有資格說,奇怪,我想念我提到的每一個人,包括打他的皮條客,包括那個打他的舍友。
因為那些人都是孩子,只是他沒有機會在懸崖邊攔住那些人,那些人撲通撲通掉下去,變成老鴇子,變成勢力的摩羅太太。
那一切人,他甚至是歉疚,他懷著歉疚說,我沒有及時出現,阻止你們那么糟糕的長大,長大成那么糟糕的樣子。所以在此想念所有人的那一刻,特別動人,每天出生的孩子都是他的責任。”
當時有種突然被點透的頓悟感,那些朦朧模糊的情緒一下子落了地。記得你也喜歡這本書,對吧?
《查令街十字街84號》讓愛書人惺惺相惜的情結更加值得被尊重。演員的表演一點也不浮夸,在看的時候,好像直接與書中人物對話,冷靜而客觀。
馬上就到夏天了,熱浪襲人。濟南的六月開始作祟,又到了揮汗如雨的季節,不要被融化啊。
昨天夜里我躺在床上,就在想這個問題,之前好像沒有人給我提過。但是畢業以后,特別是這半年,我有時候會從夢中驚醒。可能就是精神太緊張了,加上本身性格悲觀內向,一直壓抑。
在辦公室里,動作都很輕,生怕被領導注意到;回到宿舍,因為是集體生活,還有各種小事情需要注意。
但是我想,最大的焦慮,在于不知道努力的方向。現在的工作是審計,和大學專業對口,但是感覺不喜歡,只是安穩。
這好像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與這個問題對峙多年,現在終于找到能讓內心的小孩不再痛苦喧鬧的方法:先過好當下的每一天,再去做喜歡的事情,不論結果。
總是會有新的問題出現,就像是升級打怪獸。
我現在的工作挺清閑,但是業余時間也不多,畢業快一年了,沒有學到什么東西,有時候想想,竟然不覺得心虛恐慌。
報了100天的英語打卡內容,堅持了59天,后知后覺,再多堅持一天,就過及格線了。練字這個工程從初中就有意識,但是,不用我說,你看我現在給你寫的這封信就懂了。
未諳世事,走了一些冤枉路,花了不少冤枉錢,但是,還好,總能有點收獲。
給別人寫信的想法由來已久,寫一封親筆信,寄上兩張精挑的明信片,一張寫滿了詩,一張是空白的,留給收信人,回信也好,收藏也好。或者放上個糖果,或者其他小東西,生怕他們覺得太蒼白,沒有滋味。
但是現在還會有郵局的人騎著小電車挨家挨戶地送信、送報紙嗎?
門口早就不見了收信箱,你會走很遠的路專門去郵局取信嗎?
會有取快遞的喜悅嗎?
要不,我已快遞的形式送過去?
但是想起快遞的黑色包裝袋,臟兮兮,可能還踩上了誰的腳印;也不喜今天寄信件的忐忑期待心情還未平復,明天它就被呈現在你的面前。
我還未準備好,心情就破碎,遂覺得索然無味。就讓它慢悠悠地在時光里向你漂去,不急不慌。
在這里寫下的碎碎念,是種發念,可能在通話的時候,就張不了口。
臨末,祝你守住初心,開心快樂!
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