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書籍題目,這本是就是介紹如何管理知識的。如圖書封面所說,“知識力,是最本質的競爭力”,這是知識管理的重要性。“知識經濟,信息爆炸,管理好自己的知識刻不容緩”,則是知識管理的緊迫性。閱讀這本書,就是在“跟知識管理專家學習如何打造個人知識力”。作者田志剛,被譽為“最了解中國企業知識管理”的人,在個人知識管理方面,堪稱該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個人知識管理,是全書的關鍵詞。如何理解這個關鍵詞,說的簡單些,就是我們每天都在做著的個人知識管理工作。它由五個環節構成,學習、保存、共享、使用和創新。每個環節,各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詞。
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小學至大學畢業將近15年的學習時間來獲取新的知識。但很明顯,即使學習了,自己也不是感覺一定都行。我們一定要知道學習什么知識對自己有幫助,同時學習任何領域的知識必須達到一定的深度。學習有各樣的工具,最有效的是讓信息找人。學會保存知識,是讓你高效生活和工作的有效方法。對“人”的保存和各樣網絡保存媒介的使用,會讓有價值的東西永不消失。共享知識,“讓別人知道你知道”,可以建立起你自己的品牌,讓別人更愿意與你合作。多次的分享與合作,可以增進周圍人對你的了解和信任,為個人發展開拓新的天地。使用知識,如何能使用好,是對一個人能力的重要考驗。個人知識的價值取決于兩個因素,第一個是知識的獨特性,第二個是社會對知識的需求(你的知識符合社會的需求)。最后是創新知識。如作者表明的,最高層次的競爭不是競爭,是通過創新顛覆原來的模式。需求是創新的最大動力。這個需求,一方面來自外部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來自于自己的內心:對于理想目標的激情與追求。奧斯本檢核表以及思維導圖都是常用的知識創新工具。
閱讀完全書,你會發現,現在我們的知識競爭力來自于這個環過程的統一管理,而非某一個環節。所以注重提升個人知識競爭力的我,需要對整個過程保持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