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莫言的《賣白菜》中母親“你今天讓娘丟了臉……”,讓“我”刻骨銘心,潸然淚下。“丟了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丟了面子”。你有這樣的經歷和體驗嗎?說說你對“臉面”“面子”的看法,寫下來,不超過140字。
張王佳怡:寂靜無聲。講臺上老師滿含期待的目光深深刺入心腔,我猶如困獸般,做著最后的掙扎。心中的答案似乎已快要破土而出,卻恰恰被一塊沉重的巖石所壓制。幾欲舉手,可心中總有個聲音在“警告”:你真的對嗎?萬一錯了怎么辦?躊躇不決,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妥協。收回手的那一刻,老師的目光似乎黯淡了。
我知道,我錯了,而且一錯再錯。可人就是這樣的一種動物,對所謂的面子極為看重。面子固然重要,但也要正確看待。像莫言《賣白菜》中母親所言的面子,那是尊嚴,人格上的尊嚴,精神上的尊嚴;而我們平時所怯懦丟失的面子,那,叫虛榮。
張天炎:依稀記得那一次我與母親去朋友家交談,話說到了一半就扯到我們學習上,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她的成績真好呀”我在心中默念著,可就在那一瞬我的思緒被母親那帶著點憂傷語氣的話打斷了?!鞍?,我們家的成績比你們家差多了”。突然間我感到面子盡失,但是面子又是什么?它值多少錢?或許有些人覺得面子是一個身份的象征,丟了面子就等于丟了身份,但如果你只圖虛表,連個“里子”都沒有的活那么你要這個面子還有何用,說到底還是現在的社會造人,讓人們不得不在意面子而忘了內在的東西與做人的根本。
蔡棋:公開課上,老師將他那期待的眼神照到我心里,我想舉手,但是我又害怕說錯,所以只好把那剛準備舉手的手放下了。就在就時,別的同學說出了我心中的答案,當時我后悔莫及。我反思著:面子就這么重要嗎?但是,它卻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重要的。我們不是害怕丟了面子,而是害怕丟了尊嚴,去虛榮改變了我們,它使我們一錯再錯。
吳楊彬:還記得二年級時被老師當眾批評的場景,當時的我滿面腮紅,羞憤難當,恨不能找個地洞鉆進去。從那時起,我便對那位老師產生了敵意,覺得是她讓我丟面子。可如今,在讀了《賣白菜》之后,我才明白當時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文中的母親不以貧窮為恥,卻把誠信當作一件關乎面子的大事。這就像古代俠客所說的“士可殺不可辱”一樣,寧愿去死,也不愿給自己的生命帶來一個污點。而這些才是面子真正的含義啊。
單凱越:社會的繁華與喧囂,功利與世俗的思想,讓“面子”似乎變得尤為重要。在人多場面盛大的場合,我一次次的想嘗試卻又害怕會不會引得眾人嘲笑。你終究有利有弊,為了面子我們會一味的相信權威,不敢挑戰它;為了面子只會偷的表面的光鮮華麗,卻失去了內心真正渴求的東西。你的存在有時是尊嚴,有時是虛榮……你的存在究竟該有又或該無?
陶紀洋:“兒啊,你讓娘丟了臉!”母親的無奈仿佛在我眼前,多么沉重。母親的“臉”是她的尊嚴,是她的人格。如今的社會,這層象征著自己人性的臉皮有的被人拋棄,有的搖搖欲墜,有的被虛偽覆蓋……活在當下,更是應該在這花花世界里保持最初的人性。但,課堂上的我們,大可以爭相發言,這面子算得了什么?那一幅幅欲言又止的面孔,抬起頭來吧。
張泰然:當丁老師叫起我時,我的心一顫:難道是因為我沒舉手嗎?他的語調一下子變了味,多了幾分嚴肅,多了幾分不滿。此時我已明白了一切:因為我,因為我那只“金貴”的手,他發火了。我心中五味雜陳:我這是怎么了?自己的面子真的就那么重要嗎?面子固然代表著榮譽,但只有一個人拋開面子,揭開虛偽的外衣,以真正的自己去面對生活,你才會敞開心扉,做回你自己。
俞費軒:“人要臉,樹要皮?!边@句話飄過我的耳際,“臉”就是“面子”,到底要不要?要抑或者不要都是分時機的,上課時,就要能放下這所謂的“面子”,大膽舉手,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將“我說錯了怎么辦”此類的想法拋之腦后。面子有時又好似面具,若戴的太久,就會長到臉上,想要揭下來,非得連皮扒下不可。有時候若能丟掉面子,也許有些意外收獲便能進入你的囊中。面子就像一面墻,它隔離了你心中最真實的想法與最真實的你……
顧俞楠:《賣白菜》中母親的最后一句話發人深省,不難看出,“我”故意多算人家錢這一行為是不風光,可恥的。所以娘才會那么說這是精神層面的。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會因為“面子”而強詞奪理,一味地隱瞞,逃避事實。目的很簡單,因為“愛面子”。但是這些人往往喪失了真正的自己,他們所偽裝的只不過是個虛像罷了。
黃圣杰:現代的人對于面子總是看得太重了。讓我丟面子的事不知道有多少,但我卻十分在意面子。一次體育課上踢足球,我一不小心滑了一腳整個人都摔在了地上,我趕緊站起來,拍了拍衣服四下張望一下,生怕有人看見,丟了自己的面子。其實有時候我太在意那些表面的東西了。再一想為什么要那么在意面子和別人的眼光,面子與里子對于我們來說哪個更重要?
王心雨:“這‘臉’有一條分界線,如果落到這線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丟臉’。”大多數時候,人們為了所謂的面子,不敢去直接的回答問題,選擇逃避,繞道走。那么,面子究竟有多重要?其實,丟了臉也不要緊,只要總結反省,以后就可能少丟臉,甚至不會再丟臉。如果總是怕丟臉,那就會真丟臉。
陳夢真:語文課上,毎每大丁讓我們回答問題時,我心中有了一個答案,卻往往怕說錯,在舉手與不舉手之間猶豫不決,失去了一次又一次表現自己的機會,只為了所謂的面子。小時候往往不知道要面子,長大了突然變得要面子了,而往往面子很可能只是我們虛榮的一種表現。在我看來,面子和尊嚴是不同的,面子可隨時放下而尊嚴則是我們做人的底線,是一道雷池。我們只有放下面子,才能發現一個真正的自己。
楊佳豪:人人都或多或少地愛面子,我認為大致上分為兩種。一是關于物質上的虛榮,另一種是精神層面的里子。莫言《賣白菜》中的母親就是注重后者的。我曾在酒宴上見過某些人侃侃而談家境的富裕,買了多少平米的房啦,多少萬的車啦……似乎很有面子,我看到的卻是他們在往臉上貼金,來遮掩內心世界的空洞,實在不敢茍同。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許多人帶著假面,誤將物質與財富作為個人價值的標簽,多么可悲。別單為了面子,丟了里子哪。
曹煜: 當你出身卑微,落于他人時,也許會感到很沒面子,很羞愧。但你又是否想過你有什么閃光之處嗎,你難道真的都比別人差?美國總統林肯沒有任何貴族社會的硬件,他的父親只是個鞋匠。他卻倚仗自己出類拔萃的扭轉不利局面的才華,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從小事談,老師的一次提問,我有時也拘謹地不敢舉手,怕錯了,怕別人笑……一切,都是虛榮心在作怪!面子是一道障礙,過分愛面子,就會錯失機遇。因此,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要相信自己能行,不比誰差!
徐儉:或許現代的人們愈發地追求生活的質量,也漸漸在乎起在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否完美,甚至以狹隘的眼光來糾結面子的問題,沒那么重要,關鍵是你的作為是否符合你心目中那個完美的自己,面子是自己爭取的,而不是別人所施舍的。有時候面子的背后,不僅僅是虛榮,而是人心之間真正的猜詐和懷疑,足可見面子的可怕一面。
劉向陽:有一次,上課老師讓我回答問題,我答不上來,滿臉通紅,感覺很丟面子。當過一段時間再冷靜想想,其實丟面子也許并不是一件壞事。丟了面子以后,你會銘記在心,不想因此又丟了面子,便會盡量不犯同一個錯誤。同時,也促進我們去爭回面子,激勵我們。
曹莊琴:舞蹈公開課上,大家正興致勃勃地跳著集體舞。老師走到我的身邊,我一緊張,便跳快了一拍。老師一邊數著節拍,一邊說著:“跳快了!”四周已滿是圍觀的人,讓我不禁有些尷尬,臉漸漸紅了,感覺顏面盡失!可再仔細一想,面子有那么重要嗎?至少我在努力,這不就行了!有時太注重面子,才會成為一種過錯!能放下所謂的面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會離成功更近!
陳宦杭:丟臉這是一個讓我敏感的詞匯,那是上五年級的時候,這件事至今讓我記憶尤新,那時媽媽上班沒時間輔導我的作業,我便在輔導老師家寫作業,有一次因為身體不舒服精神狀態不好,總是打磕睡,老師見了眉頭一皺,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做完作業老師當著我和媽媽的面說:“你家孩子現在不努力,不認真學習,將來,我看是沒希望咯!回家坐在媽媽的電瓶車后面,只聽見媽媽的抽泣聲,我感覺到了媽媽的傷心。孩子你今天讓我很沒面子,媽媽嗚咽著說到,面子是小,只要你努力用功學習成績提高,媽媽的面子沒關系,媽媽的目光堅定。時至今日我仍因這件事而愧疚,自責,以前不管怎么樣,都過去了,時間還來得及,現在我決定發奮圖強,拿出實力證明我一定可以,一定行!
俞越: “切,不懂了吧?!薄八裁葱亲愣疾欢?,太落后了,你懂什么?”耳邊總飄來追星族小伙伴的嘲笑。這些當紅明星的喜好都不懂,我總覺得沒面子。回家后,我上網查他們的各種資料,抱怨媽媽沒給我買關于他們的東西。媽媽語重心長的說:“你懂面子是什么嗎?面子是正確的追求,是你真正學到的技能。”是的,我似乎明白了,追星只是生活中的調味品,他們的喜好只是閑暇時光的淡淡一笑。在學生時代,學好知識有追求才是有面子!
曹昕怡:漢武帝劉徹曾寫過《罪己詔》,公開作檢討: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他對我國的歷史發展可謂是功不可沒,更別說在古代,帝王的位置是最崇高的。而他卻在自己犯了錯之后,心生悔意,對著全國人民承認,毫不顧忌自己的顏面。時隔不過幾百年的今天,我們卻都把面子看成是最重要的,甚至超過了里子。面子和里子又是哪一個更重要?自然是里子。蘇軾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擁有滿腹經綸便自有面子。這一份面子是實打實的,而如今我們的面子不過是虛偽的一層皮。表面是流光溢彩燈紅酒綠,實則是虛與委蛇。里子反而被拋棄到一邊,在角落里期期艾艾卻無人撿拾。社會造成我們習慣去矯飾偽行,習慣于搪塞敷衍。真正的“面子”,早已無處可尋。
劉彥彤:《賣白菜》中,母親沉痛的話語猶在耳畔:“你今天讓娘丟了臉……”
丟臉,丟臉,我們似乎總在聽到別人說這句話?!懊孀印钡降诪楹挝??是尊嚴還是虛榮?是可有可無還是不可或缺?
莫言的母親,為那寒風中多算了別人一毛錢而流下眼淚,我們說,面子是尊嚴,沒有它,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莫泊桑的《項鏈》中,容貌出眾的小職員妻子,為了舞會上借來的那一串項鏈,從此倍受命運捉弄,我們又說,面子是虛榮,帶著負擔,也是人格的缺憾。
也許尊嚴與虛榮之間,并沒有明顯的分界,但它們分明又是不同的,愿每個人的心中,有一桿稱,就好。
許誠粲:《賣白菜》中那一句“兒啊,你讓娘丟了臉!”成了全文的點睛之筆。這里的“臉”象征著一個人的誠信。在課堂上我們的猶豫心理則是為的是自己的那可憐的一點自尊,那一張“臉”,此時的這個臉是臉面,臉面有什么,不就是怕被別人笑?怕被聽課的老師笑?這又有什么?笑就笑,這是你自己的思想!有時面子掛的太重,往往是一種累贅,甚至是你的絆腳石!
倪銘蔚:中國有一句老話:“人要臉,樹要皮?!敝灰莻€人,都擺脫不了面子的問題。但一種是最求與于物質的虛榮,一種是來自于精神層次。比如《賣白菜》中母親對孩子說:“今天你讓娘丟了臉”這里的“丟了臉”不是說多算了一毛錢而丟了面子,這里是丟了做人最基本的誠信,關乎于一個人的品質問題。每每上課想舉手卻又不敢時,會被大丁叫起來,他總拍拍自己的臉,說:“這個真的那么重要嗎?”其實回答錯了又能怎樣,是怕同學笑?還是怕老師罵?也許都不是,只是為自己的面子與虛榮心。有時候,放下面子,去干自己想干卻沒有干過的事,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與收獲。
瞿時杰:面子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挺重要!面子對我來說,不僅僅是表面的,更是我信心和自尊的支撐!也許“要面子”有點不中聽,但是誰又能做到不要面子!要面子是自尊要強的表現。為了“要面子”,我們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生活,這面子讓我們奮發向上,是一定要的!但不能“死要面子”,為了面子做出錯誤的事,那就是虛榮,甚至是犯錯了。
樊響:在這喧囂繁華的城市,多少人為了面子沉迷于虛偽的表面現象,這就像是一個布滿淤泥的沼澤,多少人深陷其中,多少人無法自拔。這面子就好比一把雙刃劍,既可傷人,亦可助人。缺了面子的人就失了動力,一種對他人的看法毫不在乎的人,又怎么會去正確看待得與失呢?什么是面子,什么是里子?一個是空談言表,只懂得披著虛偽的外皮穿梭于社會,表里不一會遭人摒棄;一個是實事求是,在人的交往中透露著德志才學,言而有信會令人敬服。面子與里子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卻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作用,看的只是人們如何權衡它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