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by day 2017”金生花教授作品展將于月中旬廣州開展

“Day by day 2017”金生花教授作品展將于月中旬廣州開展


藝術家金生花教授工作照

藝術家金生花作品欣賞

藝術家創(chuàng)作自述(中英)

我以往的作品多以人們的生活形態(tài)或社會批判為主題,目的在于如醫(yī)生為患者治療一般,通過作品治愈人們的疲憊和痛苦。然而,在異鄉(xiāng)開展作品活動而學習,自己稱為‘邊際人(marginal man)’。邊際人又稱“邊緣人”或“過渡人”。在社會文化變遷或地理遷徙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轉型人格。指處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群體之間的,具有中間性和邊際性的人們。早期作品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油畫自畫像,以后變成了以浮雕形式的雕塑。兩個不同文化中的本人與認同性,以便有效地表達, 粘貼兩張不同的浮雕泥板,制作了雙面形式的雕塑。

在2013年個展“你看得到你的背影嗎?”中介紹的“背影”以長期在國外活動后自己的樣子的變化為主題;2015年個展“看看你自己”表現的是同時經歷過的混亂和適應,而個人的思維變化。作品“無前則無后”,從前面看時,人們的背影才得以存在;想看到背影,需要自己轉過身來或者作品轉過去。因此,用眼睛看不到的對方的背影,對于現在正在看的人來說其實是另一個前面。正如“前”和“后”無法同時看到,隨著時間的差異不斷變化一般,作品中融入了顛簸于國外和韓國之間,不斷變化的自己和人們的樣子。

這次“Day by day 2017”展作品具有關于自我的豐富內容,為了觀眾的共鳴,呈現簡單形狀,使用復合材料。浮雕形式的雙面雕塑是經過個人經驗和各種不同的試驗后完成的。通過本展作品,希望能夠共享自我投入和對他人的內心探索的表現,即邊際人的日常。

“Day by day 2017” , . ,

Artist Statement

My previous works were mostly about people’s life and social criticism with the aim to heal the exhausted and broken hearts of ordinary people as if a doctor treats patients. But living overseas required me to do everything myself. So as I produced more works, I called myself a “marginal man”. A marginal man stands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w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societies or several group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belongs to none of them completely. Being a marginal person doing creative activities overseas and studying in South Korea, the investigator made double-sided relief ceramics as a means of expressing her identity belonging to two different cultures effectively. After her early works that turned oil portraits with daily life materials into relief ceramics, her following works added three-dimensional effects to her ceramics by combining two different relief plats to express the aspects of marginal men belonging to two different cultures.

The motif of the 2013 exhibition titled “Can You See Your Back?” is my back which has changed over long years of living overseas for career, the 2015 title “Look at yourself” showed the changes to her own thinking after experiencing confusion and adjust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back side exists only when seen from the front. If you want to see someone’s back, you have to go behind the person’s back or the person has to turn back. So the invisible back of the person now becomes another front to the viewer. You cannot see both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simultaneously and their identity can be changed only by time difference. Living overseas for approximately ten years and making adjustment to a new society, the investigator realized that thinking as a marginal man was found in individuals and also in all human beings belonging to both several social groups and personal ones.

The exhibition “Day by day 2017” revised the forms to be simple and used complex materials so that the viewers would look at egos of various content expressed in my works and empathize with them as others. In short, my double-sided sculpture works in a relief form were completed through her personal experiences, indicates the desire to focus into the self and explore the inner mind hidden from others and diverse attempts and are formative products expressing the internal thinking of a marginal man effectively.

藝術家簡歷

金生花,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韓國著名藝術家,建筑學院陶藝專業(yè)外國高級專家教授。

個人簡介

2016 韓國弘益大學美術大學設計博士。

2003 畢業(yè)于韓國弘益大學美術大學陶藝系,獲學士與碩士學位。

2006 畢業(yè)于中國清華大學設計藝術學陶瓷專業(yè),獲碩士學位。

人物經歷

2002 ‘金生花’展(韓國)。

2009 首屆中國(佛山)陶瓷節(jié)個展。

2010 首爾娃娃展 金生花‘陶瓷娃娃展’(coex, 韓國)。

2011‘聽音樂,感自然’金生花陶藝展 (紅磚廠高居中心展廳,廣州)。

2012‘蟲樂治心’ 金生花陶藝展(凱怡牙科藝術館,廣州)。

2013 ‘你能看到你的背影嗎’ 個展 (首爾仁事藝術畫廊,韓國)。

2017 無棣國際田園雕塑展(山東)

參展

2001 酒博物館制作偶人(韓國)。

2001 弘益陶藝展(韓國)。

2001 世界陶藝展.‘TOYA LAND’設計(韓國)。

2002 計劃展(韓國)。

2003‘MIX18’展(韓國)。

2003‘好昊壺’展(韓國)。

2003 書博物館制作偶人(韓國)。

2003 清州世界陶藝展‘Moon likes doll’ (韓國)。

2006 清華藝術展(北京)。

2006 第五屆中國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中國美術學院,杭州)。

2006 第四屆中國石灣陶藝文化節(jié)作品展。‘泥、釉、火-傳統(tǒng)與藝術的交融創(chuàng)作營’(石灣博物館,佛山)。

2007 國際陶藝家作品聯展(石灣博物館,佛山)。

2007 第二屆中國佛山國際陶藝柴燒作品展(南風古灶,佛山)。

2007 石灣當代陶藝展(中國石灣當代陶瓷美術館,佛山)。

2007 中韓當代陶藝交流展(九立方美術館,北京)。

2007 廣東當代陶藝展(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廣州)。

2007 第二屆 廣東省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設計創(chuàng)新作品展。

(石灣中國當代陶瓷美術館,佛山)。

2007 第一屆 驚蟄國際陶藝及世界環(huán)境陶藝展(驚蟄美術館,上海)。

2008 中國當代陶藝展第二季邀請函。

(寧波美術館,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武漢美術館, 莞城美術館)。

2008 三國演義-2008年中日韓現代陶藝新時代交流展。

2008 當代陶藝展(西安美術館,西安)。

2008 景德鎮(zhèn)當代國際陶藝展(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景德鎮(zhèn))。

2008 ‘溝通與擴散’紀念北京奧運會韓中陶藝交流展。

(駐華韓國文化院,北京)。

2009 中韓當代陶瓷藝術交流展(石灣陶瓷博物館,佛山)。

2009 ‘陶花盛放-女性題材陶塑珍品展’(石灣陶瓷博物館,佛山)。

2009 亞洲現代陶藝-新世代交流展(番地愛知縣陶瓷資料館,日本)。

2009 景德鎮(zhèn)當代國際陶藝展(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景德鎮(zhèn))。

2010 ‘It’s White’弘益大學陶藝專業(yè)碩博士生展(斗山 Art Square ,韓國)。

2010 亞洲現代陶藝新世代交流展(弘益大學美術館,韓國)。

2010 ECO ECHO展(韓國工藝文化院,韓國)。

2011 ‘海市蜃樓—游牧的絲綢之路實驗’ 國際當代陶藝展 (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

2011 第三屆 ART ROAD 77 藝術節(jié) – ‘和藝術,和藝術家’(韓國)。

2011 T2 陶藝展– ‘境界和誘惑’(韓國)。

2011 首爾國際動漫邀請展 SICI 2011(韓國)。

2012 亞洲現代陶藝新世代交流展(石灣陶瓷博物館,中國)。

2012 第9屆當代陶瓷雙年展(中國美術學院,杭州)。

2012 ‘器物精神’中韓交流展(佛山媒體產業(yè)園,中國)。

2012 亞洲現代陶藝新世代交流展(鶯歌博物館,臺灣)。

2013 中國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中國美術學院,杭州)。

2013 亞洲現代陶藝新世代交流展 (番地愛知縣陶瓷資料館,日本)。

2002 第22屆漢城現代陶藝公募展(韓國)。

2002 第3屆韓國工藝大展(韓國)。

2003 第20屆京仁美術大展 (韓國)。

2003 第3屆世界陶藝展國際公募展(韓國)。

2003 第23屆漢城現代陶藝公募展(韓國)。

作品收藏

2001 作品被韓國酒博物館收藏。

2003 作品被韓國大田書博物館收藏。

2004 作品被韓國hyang-lim,han美術館收藏。

2006 作品被中國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收藏。

2007 作品被中國石灣當代陶瓷美術館收藏。

2009 作品被中國武漢美術館收藏。

2010 作品被中國廣東石灣博物館收藏。

2011 作品被中國廣東石灣博物館收藏。

2011 作品被中國廣州紅磚廠高居中心收藏。

獲得榮譽

曾獲獎第5屆冠岳現代美術大展 (韓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0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4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5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20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1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0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fā)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0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91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7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活著》是余華的作品,里面的福貴經歷了多于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
    永遠別說永遠520閱讀 212評論 0 0
  • 一個月又一個禮拜后,緩過來一點了呢 再見,2014! ------------------新年的分割線------...
    艾瑪魚閱讀 264評論 0 1
  • 人物列表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3 到達 我不知道何時離開的餐車,也不知道怎么回的包廂,總之那一段成了空白。思想...
    梓人閱讀 405評論 0 1
  • 與小萬玩的同學王小兵來到去小萬家的沙土小路問 : " 你有喜歡誰嗎? " 小萬害羞的講 : " 你...
    一日光陰閱讀 21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