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輪到志愿者服務,到了門診大廳,一派擁擠的景象,空氣也不好,我戴上了口罩。剛站定,就開始應對源源不斷的咨詢和提問。
那問題是層出不窮,我一一作答,自認工作已二十多年,對醫院對業務還是很熟練的,但也覺得有些力不從心。譬如,一對夫妻來問,睡覺落枕看哪個科,我回答掛個中醫傷科或者骨科都可以,倆人很不以為然的撇撇嘴,還要掛號???直接讓醫生給看看不就得了?耐心解釋,你不掛號醫生沒法開檢查或開藥的,這句話一說,倆人跳起來,就落枕,還開藥?做檢查?板著面孔掉頭就朝門口大步走去,留下我一臉懵的一時沒緩過神來。導醫姐姐見怪不怪地安慰我,沒什么的,她們就是覺得掛號費是浪費,只想到了直接問問醫生,藥么,到外面藥店去買。哦,感情就只想咨詢一下,怪不得聽說要掛號辣么大反應,可是醫生坐診,不掛號怎么電腦叫號呢?唉!
不一會兒,一個中年大叔急匆匆跑來,說錢包被偷了,錢不多但里面的證件和銀行卡很要緊,趕緊報警。看大叔焦急的樣子,我們連連安慰,心里明知追回機率很小,卻不敢直說。警察蜀黍來了幫助調監控,告訴我們,一般混跡于醫院的偷兒都會偽裝成病人,手拿攝片袋,趁你不注意靠近,用寬大的攝片袋做掩護來下手偷竊,一得手立即撤離現場,監控里看得見當時場景卻沒到抓到小偷。小偷很可惡,在醫院行竊,偷生病人的錢,有些可能是別人傾家蕩產用來救命的錢,怎么下得去手?
年長些的人來問詢,不懂看墻上,柱子上,電子屏上的提示,我能理解,也都會很耐心地指路。但有些很年輕的人,明明掛號窗口就在眼前,要問路;取化驗單的條碼上寫得清清楚楚,到哪里刷條碼取單子,不看張嘴就問我們;頭疼要做個CT,問我多少錢,我回答等你掛了號請醫生開了單,電腦上會顯示價錢的,對我的回答很不滿意,直接一顆白果射過來,意思是你腦子壞了?這個都不知道?
結束一上午口干舌燥的狼狽經歷,回到辦公室和同事們聊起,覺得美女領導的話很對,她說年輕人如果出去旅游,肯定會做好攻略,備好課,路線什么的研究得透透的,可為什么到了醫院就什么都要問呢?明明掛號紙上寫著診室和樓層位置,地上、墻上也都有指引箭頭,卻不會去關注,只知一味地詢問。
做了一上午志愿者,我深感提高自身對方向和路線的學習非常重要。自己一點功課都不做,一味地依靠別人,依靠瑣碎提問換來其實清晰但自認模糊的解答,哪里靠譜?罷罷罷,路癡如我,要注意修煉,免得到時候也不動腦子,張口就問沒有含金量的問題,使被提問者感覺難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