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周圍很多人報了各種新媒體學習班,平時上微課,周末上線下課。忙得焦頭爛額,卻沒有賺到多少錢。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人還真不在少數。
他們普遍感到困惑,又特別焦慮。努力了好一陣子,寫作水平并沒有多少提升,也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01
我的一個朋友小劉,他就報過好多課,一個營銷社群的課,一個寫作社群的課,還有廣告類的,其他的,小伙子看起來學習上特別積極,也舍得花錢學習。
可每次讀他的文章并沒有覺得進步多大,只是感覺他文章傳遞給我的信息是,心很急,急著賺錢,他寫得大多是寫作技巧類的文章,也沒有感受到有多少技巧在里面。
他的文章,言語有些啰嗦,邏輯也不是很清晰,我看他這么積極,也不好意思打擊他的積極性。
有時,他對我說,要我來開課,我們一起合作。有時,又將他學到的新知識分享到群里,一些碎片化的內容,也沒有形成什么認知體系。
直白一點,他太焦慮,焦慮導致他沒法靜下心來,也沒法去想到底怎么寫好新媒體文,也不能準確理解讀者到底需要什么東西。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知其然,而不去想怎么能知其所以然。
我們只是在看熱鬧,“哇!好棒啊!10萬+好文。轉發朋友圈,秀一把!”
文章好在哪里?為什么能引起強烈共鳴,能打動人心?文章觀點獨特在什么地方?這樣獨特的觀點我本人能想到嗎?舉例是否新穎且恰到好處?
看完再多篇文,沒有總結多少有價值的東西,也沒有多少印象,還是照樣不會寫。
粥左羅說,自己用的是“龜速”讀書法。這一段不吃透,絕不進入下一段,要把文章中的精華榨干才肯罷休,他看一篇3000字的文章,通常要讀半小時以上。
僅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我們貌似很努力,卻難以成長,只有克服思維惰性,執著于某一專題領域的寫作方向,深度剖析,才有可能在寫新媒體文方面進步較大。
02
好幾個寫作課學員說,“靜姐,我好想賺錢。”想賺錢是好事,說明個人成長意愿強烈,或是家庭責任感很重。
可我讀其中一個學員的文章,并沒有分段,新媒體文不同于紙媒,讀者給你的時間只有2-3分鐘,有可能時間更短,文章的句、段排版不簡短明了,誰會分出寶貴的時間來看呢。
這次你應付讀者,只怕下次讀者都不會給你應付他的機會。
還有的人,并沒有靜下心來讀書,語言美感方面略差一些。
金句和結尾都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很重要!沒有幾句文采不錯的文字,怎么讓編輯和讀者印象深刻呢。
有學員直接對我說:“我文筆不好,寫得語言不美,肯定沒法中稿。”
您都知道問題在哪里了,多讀點林清玄、畢淑敏等大佬作家的文章,多讀點熱門的雞湯文,記在本子上,多積累,多體會,多仿寫,假以時日,你自然能寫出優美的句子。
知道問題在哪,就趕緊行動。想都是問題,做都是答案。
03
寫作說到底是一個自身不斷追求卓越的過程,新媒體寫作方面,混得好的作者,都是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
剛剛看了Jenny寫的一篇關于校園暴力的文章,文章開頭,對心理學家李玫瑾的話提出了質疑,李玫瑾是大咖,一般的人,誰會去思考,中央電視臺“開講啦”節目中,專家的話到底妥不妥?專家嘛,自然是權威。
Jenny卻能提出疑問,李老師提倡被欺負一定得打回去,要是孩子們都這樣做,整個社會風氣,很容易陷入到以暴治暴的惡性循環中。
全文Jenny分別講述了電視節目和網絡里備受關注的四個霸凌故事,還引用了《普通人為什么會作惡》一書中的話和嚴歌苓的話來論證觀點,可見作者平時是一個多么積極、努力收集素材的人。
這使我想起了咪蒙,咪蒙在看“康熙來了”時,也要快速記筆記,挖掘與公眾號相關的素材,處處做有心人。
Jenny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是,她在結尾表達的與眾不同的觀點。
我們除了教育孩子保護好自己,更應該讓他們學會不要欺負他人。畢竟止惡的源頭只能是善。即使有人逼你,也不要作惡。有人問這個世界怎么才能變得更好?答案或許很簡單,用自己的力量,讓這個世界多一個好人。
一個真正的新媒體寫作高手,一定是一個特別愛思考,不放過自己,多維度看問題,深入挖掘事物真相和本質的人。
只有思維足夠敏捷,才能寫出好文章。讀者讀你的文章,學不到他身上沒有的東西,干嘛來光顧你的地盤?
很多人說,我不行,我想不出來,我哪里能想到這么精彩的“點”。
逼自己,多角度,重推理,深思考,慢慢形成更多維度、更有深度的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優秀的人都會在思想層面逼迫自己更加精進。
寫作高手是自虐狂,誰都有惰性,誰都懶得思考,可你要耳目一新,要讀者覺得過癮,要文章點擊率過萬,要賺取高稿費,又不愿意多加思考,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粥左羅也說,本來可以隨便寫個兩三千字,為了給讀者更多實在干貨,他非要逼自己一篇文寫出七八千字,就算身心太累,也要咬牙寫出好文,排版哪里感覺稍微不爽,他也不會放過自己。
看來,任何一個牛逼的人,都是苦逼的經歷造就的。
不只是看到他閃閃發光的一面,更要了解他光鮮背后的苦逼經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搞清其成長、成功背后的秘密。學以致用!
多讀書,多解剖他人的好文,甚至想著榨干其文章的全部優點,嚴格要求自己,在寫作路上精益求精,更多維度,更深思考。或許兩三年以后,你也可以成為煥然一新、與眾不同的自己。
寫作路上,行動和用腦不苦逼,賺錢不會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