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點:
1.五個原則---Trick教養法。
T、R、I、C、K這五個字母,分別代表著五個不同的東西:Trust(信任)、Respect(尊重)、Independence(獨立)、Collaboration(合作)和Kindness(善意)。這個五個原則合在一起,最后能夠讓孩子做自己的首席執行官。
2.如何去培養孩子的信任能力呢?
我們首先要做到信任他。
其次就是要給孩子做主的機會,去嘗試。
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展示對孩子的信任,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
關于孩子撒謊,要分情況。
撒謊不嚴重,把對方叫過來,那件事你騙了我。而不是恐嚇孩子
懲罰的目的是強化信任,而非收回信任。
信任是可以創造奇跡的。
2.尊重
孩子不是你的復印件。如果你簡單的把孩子當做你的復印件,你會希望孩子按照你的思路去發展。但實際上這個孩子會長成什么樣,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想象。我們根本不可能去安排清楚他將來可以做什么。
尊重孩子,也包括用高標準來要求他。而不是說你想干嘛就干嘛,你想做什么啊,都無所謂,不是這樣的。
要想獲得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
我們也希望得到來自孩子的尊重,但前提是我們大人先主動成為尊重他的人。我們是受過更多教育的人。我們是更懂事的人,我們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3.獨立
要讓孩子知道他可以有獨立的人格,可以有自己的世界,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科技的“十戒”容是什么?包括這幾樣。
第一,你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使用計劃,而不是要替孩子制定計劃。
第二,無論是在家里吃飯還是與他人聚餐時。吃飯的時候不要用手機。
第三,上床后不要用手機。
第四,為年幼的孩子規定使用手機的合理范圍。
第五,一家人去度假的時候,周末活動的時候。任何有孩子在場的社交活動中,應該讓自己制定有關手機的使用規劃。
第六,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家長的管制是很重要的。但是對于八歲以上的孩子來說,他們能學會自我控制。
第七,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學會如何正確使用科技工作,做就應該做出表率。也就是說,父母不能沉迷于手機。
第八,是你可以跟孩子討論哪些照片可以拍,哪些音像可以錄,要讓孩子知道有網絡暴力這件事的存在。有的聲音圖片傳出來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第九,你可以向他解釋什么是網絡暴力,幫助他理解網絡暴力的負面影響。
最后一個是告訴孩子不要泄露個人的信息。
獨立能夠帶來好奇心。
一個真正有獨立性的孩子,會更加擁有堅毅的品質。實際上,真正的建議是擁有成長型的思維。是我遇到了困難的問題,我不會受到傷害,不會覺得被打擊,而會想我能夠學到什么東西。在該放棄的時候也應該放棄,再會想這次。但是會想這次放棄讓我學到什么東西,他永遠都在不斷成長。
堅毅分兩種,一種叫做父母而生的,另一種叫因熱情而生的堅毅。我們要給孩子培養的是因熱情而生的他喜歡堅毅。一個東西延續探索,我們要追求的是這個孩子終身的成長。
4.合作
合作前提是信任,尊重和獨立。
兩種教養方式是不一樣的。一種叫合作型教養,一種叫專制型教養。
我們要做合作型的教養:
第一,要改變我們的語言方式。不高高在上,而是與孩子一同探討、尊重,把孩子呢當做有獨立思考的對象。
第二是要讓孩子能夠找到機會,去為家庭和社會做貢獻。這也是培養他合作能力的一個非常有效的入口。
第三是多組織團隊活動。我們不用擔心,還在合作過程中犯錯。因為犯錯本身就是學習的一個過程。
第四是言傳不如。
留意你的行為,然后再做。下定決心改變。
用靈活的思路去處理自己的問題,讓孩子成為你的合作者。讓孩子學會跟他人的合作,
5.善意,善意讓一個孩子能夠有溫情、有關懷,有同理心,能夠理解和關心他人。
善意是真正的軟實力。
一個人的善意是他在社這個社會上生存拼搏最重要的軟實力。這個比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更重要。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科學工程那些。最后你會發現給你帶來最大收益的能力,一定是合作的能力,而不是競爭的能力。
感恩能夠讓人更快樂。奉獻精神也很重要。所謂的善意往大了說,就是對整個社會的貢獻精神。
一行精華:
如果我們跟孩子之間能夠有信任、有尊重,我們能夠讓孩子獨立、讓他們學會合作,同時讓他們內心充滿了善意,那么這種孩子很難不成功。
反思、行動、改變:
不做“直升機”式的父母,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要相信我們的孩子都是向好的,他們的能力也會超出我們的想象。
理解、尊重孩子,尤其孩子到了青春期,我們更多地與孩子成為朋友,傾聽孩子的內心,具有同理心、當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孩子才會將精力放在學習上。
心存感恩,父母首先要做到,利他。讓孩子心存善根。
總之,陪孩子終身成長不是一句空話,父母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言傳身教,孩子才會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