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要不要教套路?
一直以來,可能我們對“套路”都存在誤區,認為“套路”就是固定的寫作模板:開頭怎么寫,中間怎么寫,結尾怎么升華。
事實上,“套路”是寫作規律,是結構?!疤茁贰边@個字眼相信原本是比較中性的,近幾年越來越多貶義的沉淀,放在孩子寫作文上講多了自然也會惹人反感的,但是我們如果換一個字眼也許會比較好接受一些,比如說“普遍[規律]。讓孩子按“套路”寫作,其實就是想讓孩子盡快地熟悉寫作文的“一般[規律]。
對于初中的孩子來說,如何給他們講寫作的“套路”呢?最近我在聽一個網絡寫作課,這個課程介紹的是“見感思行”卡片定作法。經過實踐,我覺得這是可以跟孩子們分享的一個寫作最小模型。
1月31日晚,我們的讀書會主題是:寫作的最小模型。
什么是卡片寫作?當我在《寫作風格的意識》以及其他書籍中看到這個提法的時候,我對卡片寫作深深地著迷了。
什么是見感思行?
見:把你見到的現象、內容、觀點等,提煉出一個問題,然后用自己的話把答案復述出來(費曼)。
感:針對“見”里面讓你有感觸的一句話,描述你的主觀情緒,結合你自己的例子,把你的理解、發現、反省等寫出來。
思:思考知識與知識之間、現象與現象之間的聯系。
行:寫你將如何行動。
我用自己寫的一篇文章做范文,向孩子們展示了“見感思行”的模型。
聽起來不難呀,我來試試。
我給孩子提供了網絡上熱搜的案例,每一個案例都可以延展來討論和思考。他們用“見感思行”的模式,把自己對案例的思考都寫了下來。
不過看孩子們的習作,仍然是講大道理多。我請他們反思前一天晚上的故事模型,故事才能打動人。習作要忌“三”:講道理、喊口號、表決心。可大部分孩子的習作都犯了這三個毛病。
至此,四次系列讀書會圓滿結束啦。聽說讀寫,都練習到了,真是收獲滿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