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王小波,我想,大概因為他真實可愛,他這個人似乎沒什么過分的缺點,有的話也都是無傷大雅的,所以在剖析自己的時候,會讓很多人覺得似曾相識,這種似曾相識一方面來源于身邊的人,一方面也源于自己,就像照鏡子一樣。
王小波的情話,讓人讀著讀著就笑了,就磕出了淚花,其中的情義,樸實真切。
“我會不愛你嗎?不愛你?不會。愛你就像愛生命。告訴你,一想到你,我這張丑臉上就泛起微笑。”
感覺他很浪漫,或許浪漫并不需要用玫瑰,或者用多么甜蜜的情話來體現,而是用發自內心的表達自己最最簡單的一種愛意也就足夠了,但這一點又何其不易,這不是能夠輕易學來的,而是需要一種類似于天賦異稟的天分,像王小波這樣。但人們越來越實際,生活節奏太快,既沒有人會去講情話,也沒有人有耐心去細細聆聽了。
王小波下過鄉,當過知青。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在他的黃金時代,沒有精神生活,唯有面朝黃土背朝天,也沒有女人。王小波十分坦誠的表達自己對性的欲望,也寫到了書里,寫成了一本黃金時代。黃金時代描寫了那份偉大的友誼,與陳醫生沒有結婚證,卻儼然夫妻。
書中的黃金時代,在鄉下當知青,沒有書,但有偉大的友誼。
可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恐怕是既沒有書,也沒有偉大的友誼。
后來,多年以后,二人再續偉大的友誼。陳清揚告訴他,她曾經愛上了他,愛上他的那一刻是真實的,且永遠不會改變。無論黃金時代是多么的黑暗,二人還有偉大的友誼可以相互慰藉,面對共同的敵人,二人是戰友是同志,生活多了份詩意,也多了種樂趣。
在回憶往事的時候,二人對那黃金時代也心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雖然并沒有多少,但有總比沒有好。
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又是多么的慘淡無光呢?
就好像少活了十年。就好像有一天剛過完18歲生日,卻有人突然告訴你,你搞錯了,你28歲了,瞧,你眼角已有了細紋,腹部也有了贅肉。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無從選擇。
人如滄海一粟,轉瞬即逝。黃金時代是短短的十年,但人生沒有多少個十年,也沒有第二個黃金時代。
悼念王小波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