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遇見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活中,我想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人跟事,稍不留神就會被利益牽絆,甚至出賣了自己的靈魂跟良心,但是這并不是我們的本意,如果說能夠避免,那肯定是再好不過了。
那么今天呢,就跟大家想分享《菜根譚》當中的兩點處世技巧。第一點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疏于慮也。”
那么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可以存有害人的念頭,但是也不能夠沒有防人的心思,這是用來告誡那些思考不全面的人,不要總想著去陷害別人,但是也不要什么都聽信別人,這看似是一對很矛盾的關系,其實那是在告訴我們考慮問題要全面。
第二點是“寧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詐,此警惕于察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寧可受到別人的欺負,我們也不要去毫無根據的去揣測別人的心思,那么這句話的是用來警惕那些過分小心的人。
隋朝大臣牛弘,他不僅學術精湛,官職也很高,這個人性格很溫和,待人接物都很好。
但是,他的弟弟牛弼,卻沒有哥哥那么謹言慎行。有一次他喝醉酒了,把牛弘的一頭牛射死了。牛弘下班回來之后,妻子火急火燎的過來說,小叔子把牛給射死了。
但是沒有想到這個牛弘,只是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話,“那就做成牛肉干就好了”。
后來明代的思想家馮夢龍在點評這件事兒的時候說,想要擺脫這些瑣事所帶來的煩惱,最好的辦法就是放寬心胸。
這些瑣事所帶來的煩惱,最好的辦法就是放寬心胸。弟弟他本來就是一個酒后誤事兒的人,只是無心之過罷了,如果說牛弘加以揣測,就會傷了這個兄弟倆的和氣。正是因為牛弘做到了這一點,才使得牛家上下一直都非常的和睦。
我們生活在這個復雜的社會當中,就應該學會如何自行自修,提高警惕。正如《菜根譚》中所說到的,二語并存,精明而渾厚矣。為人處事當中如果說能夠做到這兩點,我想應該能夠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也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事事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