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始皇到漢武帝 From Qin Shihuang to Han Wudi

l 簡介

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以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為切入點,以展現中華文明青春期最優秀的氣質為目的,將匯聚電視、電影、以及歷史文獻的各種亮點元素、藝術手法,體現上造影視“用電影思維,打造高端紀錄片”的宗旨,是一部受眾群體廣泛的歷史紀錄片。

秦漢時期是中華文明的青春期,處在朝陽一樣的上升階段。秦漢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石,它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很多制度,對今天依舊有著重要影響。學術界將秦漢這段時期稱為第一帝國。

很多人都認為秦帝國建立,中國從此順利走向了統一,民族融合的向心力自然形成。其實不然,統一的中國是秦始皇的首創,但是在經過近一百二十年之后,才在漢武帝的手中完成。在如何讓天下百姓接受中央統一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波折,如果在這過程中稍有偏差,中國乃至中華民族將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本片以統一國家的主題為主線,從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等人物的視角,講述了統一國家形成的曲折歷程,闡述了中華傳統文化心理形成的歷史過程和歷史因素,對今天的觀眾了解中國歷史,了解傳統文化,增強國家統一意識都有重要的意義。

l 筆記

◇第1集?《帝國肇始》

公元前221年,經過近五百年的動蕩與紛爭,最終的和平降臨到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秦國作為戰爭的勝利者,成為整個天下唯一的主人。但秦始皇嬴政卻面對著更大的挑戰,這個史無前例的龐大國家該如何進行有效地統治?

從強大到統一,天下平定而人心不齊,郡縣制、三公九卿制度、博士制度: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湖南出土的里耶秦簡——秦法嚴謹而不暴虐,相比較而已頗人性化,以律法形式指導約束百姓,對南郡蒼梧的叛亂也沒有進行狠絕的報復。

文字、度量衡、車軌、文化統一,一年內的政令如暴風驟雨,秦始皇決定巡游全國。

初始的愿望是統一和平,包容開放,奈何事與愿違。

◇第2集?《雄心末路》

公元前219年,嬴政巡游到泰山,準備舉行封禪大禮,以此再次宣告統一帝國的合法性。但封禪禮儀的爭論,讓嬴政意識到東方學者對于自己的輕蔑。而博浪沙的刺殺事件,更讓嬴政發現自己的統一帝國還沒有得到世人的認可。不過嬴政沒有選擇殘酷的報復,他始終都想贏得真正的民心。

泰山封禪:博士譏笑,六國刺殺。

土地制度改革:“令黔首自食其田”代替軍功授田制,穩定社會的政策卻讓經濟動蕩。

以戰揚威:建秦長城,設秦直道。

接受李斯建議,焚書。

建立阿房宮和驪山陵墓,欲建立一個令世人仰望的極樂世界,以渭河為銀河,以紫微星的排列建宮殿,將天上的神殿建立在人間土地,自己為神,咸陽城如幻如夢。

落在東郡的隕石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此詛咒讓嬴政恐慌,其決定再次巡游天下以求改變民心。

公元前210年,49歲的嬴政病倒在第五次巡游時的沙丘的平臺宮,后病逝于一個雨夜。

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人的農民起義讓秦帝國崩塌于一瞬;公元前206年,劉邦從楚國帶領的起義大軍進駐咸陽城,自此宣告了秦帝國的滅亡;后與秦人有世仇的楚國貴族項羽帶領另一支軍隊進入咸陽,耗時三個月,用一把大火燒毀了秦的亭臺樓閣和繁華盛景。

秦二世而亡,立國僅15年,此后“百代皆行秦政史”。

◇第3集?《漢定天下》

公元前206年10月,沛公劉邦率領反秦的義軍開進了咸陽城,秦帝國就此滅亡。在秦帝國的廢墟之上,漢帝國在一片瘡痍中登上歷史舞臺。平民出身的劉邦繼承了秦始皇的遺志,他沒有選擇分封制度,依然堅守統一的思想,但是他的夢想卻始終沒有真正達成。

原為泗水亭長的沛公劉邦,向往嬴政曰“大丈夫當如此也”,其認識到嬴政的集權統治政治建設具有積極的歷史意義。

西楚霸王項羽意圖恢復到秦統一前的封建分封制度,放任部下燒殺搶掠,并將咸陽城化為焦土。

公元前202年,項羽戰敗垓下,自刎烏江。在諸侯和將領的擁戴下,劉邦成為了華夏的統治者,自詡為秦帝國的繼承者,建立了新的大漢王朝。

舍洛陽,定長安。郡國并行制:漢初劉邦對舊貴族和開國功臣默認分封,中央集權之路尚漫漫。

刻有“單于和親”的瓦當:冒頓單于勢力威脅大漢,劉邦御駕親征意圖震懾陽奉陰違的臣子。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圍失敗,劉邦被困平城白登山,反映了西漢初年國力衰微。后劉邦不得不妥協,屈辱接受和親匈奴單于的建議。將宗室女封為公主,遠嫁匈奴,為漢崛起帶來了喘息之機。

經濟上無為而治,政治上依法治國。陸賈:《新語》推行無為而治,黃老之術。陸賈主義成為漢初國家哲學,通過休養生息來恢復經濟;制定律令,依法治國:張家山漢簡。帝國丞相蕭何將秦律典籍收集整理,在秦律六篇的基礎上形成了兩漢時的基本法《九章律》。

漢高祖在最后五年中,呂后和蕭何輔佐其對異姓諸侯王進行清洗和一一鏟除,冷酷無情,極盡帝王之術。

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公元前195年,劉邦召集帝國的功臣元老,于長安城以白馬為祭設立。除了地處偏遠的長沙國,漢帝國全部由劉姓統治。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出身平凡的布衣天子劉邦去世。公元前202年,劉邦第四子劉恒誕生。

單于挑釁呂后,呂后忍耐寬容,冒頓隨后致歉,避免了漢匈兵戎相見。

◇第4集?《崢嶸初現》

公元前179年,在長安的未央宮里,23歲的代王劉恒加冕成為西漢王朝新的皇帝。對于劉恒來說,這是一個無比艱巨的使命。國家貧困,民生維艱,內有實力強勁的諸侯國,外有虎視眈眈的匈奴單于。年輕的皇帝繼承了父親劉邦的理想,為了國家統一之路,他繼續奉行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同時尋找如何獲得更大話語權的方式。

公元前180年8月,呂后去世,曾備受打壓的劉氏皇族迅速向呂氏家族發起反擊。

諸呂之亂即將平息,23歲的一介庶子——代王劉恒成為做皇帝的最佳人選。公元前179年,其回到長安加冕于未央宮,成漢文帝。

賈誼書《過秦論》,被劉恒賞識:改革經濟,削弱諸侯,重視邊患。

吳鄧錢,布天下:郡國并行,吳王劉濞勢力龐大。

吳王獨子劉賢與太子劉啟因六博的兵棋游戲而起爭執,被劉啟以棋盤擊亡。劉恒向諸侯貴族妥協,未采取賈誼將大國分為小國,類似于漢武帝時期“推恩令”,將其貶至長沙。

經濟改革,以民為本:公元前183年,劉恒在位第十三年下詔廢除田稅。百姓家有余糧,安居樂業;仁政德治:緹縈救父,廢除重刑,無為而治,輕徭薄賦。

后漢景帝劉啟即位,其發展官營馬匹,擴增騎兵,意圖一統天下。劉啟的老師,御史大夫晁錯上書《削藩策》,主張削減諸侯封地,收回旁郡。劉啟接受晁錯建議,下詔削去吳國的豫章、會稽兩郡,縮減其三分之一的勢力,致使劉濞發動吳楚七王之亂,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口號兵逼長安。即使劉啟腰斬晁蓋于去往長樂宮的路上,卻沒有平息叛亂,劉濞自立為東帝,繼續叛亂。梁國睢陽告急,長安岌岌可危。梁國軍民殊死搏斗,為劉啟爭取時間,拜周亞夫為太尉,執掌中央軍事大權,采取騎兵斷叛軍后路,奪取糧道的戰略。

以平叛七國之亂為契機,劉啟借此廢除六個發動叛亂的諸侯國,中央政權轄地擴大近一倍。至此,困擾西漢政權幾十年的內憂被幾乎清除,海岸線的收回讓劉啟獲得了海內完整的皇帝特權。

被貶長沙,郁郁而終的賈誼;立主削藩,慘死街頭的晁錯……以自己悲劇的命運,換得了一個時代的崛起。劉恒主經濟,劉啟平內憂,劉徹除外患。

◇第5集?《威加海內》

公元前141年,16歲的劉徹提前舉行成人禮,因為他即將擔負起一個巨大的責任,整個漢帝國將會交付在他的手中。 這是一位充滿著雄心壯志的皇帝,他想讓自己手中的帝國,擁有與之國力相匹配的尊榮。然而,他與祖母竇太后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治國理念。

公元前141年正月初十,十六歲的劉徹登上皇位,成為漢帝國的第五任皇帝——漢武帝。

祖輩漢高祖以血腥的方式鏟除了異性王,其父漢景帝以戰爭方式平定了同性諸侯王發動的七王之亂,威脅漢帝國的諸侯勢力被大大削弱。但是,匈奴襲擾的外患,富裕卻道德崩潰的內憂,讓充滿雄心壯志的劉徹發覺到祖輩經歷70多年忍辱負重建立的富庶的國家,其實并沒有獲得應有的國家的尊嚴,其憂慮而恐懼。

其歷經三朝的祖母竇太后,失明而深居后宮,堅定擁護無為而治。劉徹無比渴望人才,公元前141年,前來應試的一百位學派代表中,黃老學派被冷落,儒家學派被賞識。儒家官員趙綰因諫言取消竇太后參與朝政的權利而被逼自殺,劉徹即位后的首次改革嘗試就此夭折。

公元前138年,劉徹接到情報決定聯合月氏部落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匈奴。不甘心做宮廷侍衛的陜西城固人張騫應劉徹的招募令,以投降的匈奴人堂邑父作為向導出使西域,在尚由匈奴人控制的河西走廊時使團遇襲,匈奴單于未殺張騫與堂邑父,將二人看管起來。

公元前135年,匈奴再次向漢帝國派出和親使者以試探漢帝國是否順從,劉徹在竇太后的強力壓制下,屈辱地接受了與匈奴和親。

公元前135年,竇太后逝世,21歲的劉徹擁有了皇帝的真正權力,卻憂心忡忡。

公元前134年,劉徹于未央宮召見董仲舒,決定采用其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君權神授”與加強中央集權統一的理念,正是劉徹的需要與追求。

以教育推廣儒學,統一文化認同,儒家思想成為官方認可的正統思想,無為而治的漢帝國走向積極進取的時代,穩固了統一的中央集權,民心凝聚。

儒皮法骨,外儒內法。

在被匈奴監視過程中,張騫細心地記錄下匈奴的地理和作戰方式,并時刻惦念漢帝國。

公元前133年,張騫出使西域的第五年,愛國富商聶壹向劉徹獻計利用和親將匈奴引到馬邑,聚殲其主力。劉徹力排眾議支持此計,聶壹深入敵營引誘,計謀卻在最后一刻因被匈奴發覺而功虧一簣。

自馬邑之謀后,漢帝國與匈奴戰爭不斷。

◇第6集?《英雄時代》

公元前129年的春天,劉徹派出了他的四路大軍,向北方的匈奴發起進攻,拉開了漢匈全面戰爭的序幕。通過兩次作戰的勝利,漢帝國奪回了秦帝國時期的領土。但就在這時,漢帝國官員希望戰爭應當停止,不過劉徹知道匈奴未來的反撲將是滅國之災,這是一場決定帝國走向的生死之戰,匈奴不滅,戰爭就不會結束。 推恩令的頒布,讓劉徹獲得了所有的權力,他可以調動整個帝國的資源,為徹底擊敗匈奴的浩大戰爭儲備力量。

公元前129年初春,28歲的劉徹別無選擇,派出四路大軍向北方的匈奴發起進攻,拉開了漢匈全面戰爭的序幕。出擊的四路軍隊中,僅一支隊伍獲得了微弱的勝利,打破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

公元前129年,因漢匈戰爭爆發,被匈奴扣留了十年的張騫,終于逃出匈奴,帶著隨從堂邑父一路打聽大月氏西遷后的落腳地。但到達大月氏后,發現其在西域發展穩定,新的月氏王已經喪失了向匈奴復仇的勇氣。失望之余,張騫開始遍游各國,詳細記載西域的風俗民情與地理物產,以期將其作為戰勝匈奴的最重要的情報。

漢武帝迅速調整戰略,不再以殲滅匈奴部隊為主,而是要控制戰略要地(陰山南麓的河套地區—離京畿,即長安城極近)。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為了解除匈奴的威脅,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騎軍攻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并在北方邊境大規模修建長城進行防御。但秦亡后,匈奴重新奪取河套地區,此后其也成為了匈奴進攻漢帝國的前沿基地。

河套戰役勝利:公元前127年,匈奴大舉入侵漢朝東北部的上谷、漁陽地區,對漢朝邊民大肆燒殺劫掠。匈奴主力南下,讓劉徹抓住機會,派衛青率三萬騎兵,由雁門進攻河套,漢軍大獲全勝,全甲而還。

統一的前提是消除諸侯王勢力的內患。公元前127年,劉徹頒布推恩令詔書,以和平方式削弱諸侯王的勢力,最終實現中央集權對整個漢帝國的掌握,為擊敗匈奴的浩大戰爭儲備力量。

公元前127年,張騫帶領隨從堂邑父穿過危險的河西走廊自西域開始返回長安。于公元前126年,離別長安十三年的張騫終于回到漢帝國,并為劉徹和漢帝國帶來了西域(中國新疆、中亞等地區)的消息,其是匈奴人的重要的物資補給基地。

河西走廊戰役勝利:公元前121年,二十歲的霍去病(軍事天才,勇于冒險)聽從劉徹命令率領一萬人的精銳騎兵,遠征作為西域和漢帝國的通道——河西走廊。其沒有后援和補給,孤軍深入,帶領漢軍兩次遠征河西走廊,以極小的代價戰勝了敵人,清除了河西走廊全部的匈奴勢力,使漢帝國徹底中斷匈奴與西域的連接。絲綢之路,就此建立。

公元前119年,漢帝國對匈奴發動漢匈最后一次搏殺較量——漠北戰役,衛青與霍去病奉命各率五萬騎兵,分東西兩路,深入大漠,與匈奴主力部隊進行決戰。衛青擊退單于王庭的部隊,霍去病英勇擊敗作為匈奴主力部隊的匈奴左賢王部,漢于漠北戰役大勝。從此,匈奴遠逃漠北,大漠以南再無匈奴王庭,漢武帝基本解除了匈奴對大漢的威脅。

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馬踏匈奴。

窮兵黷武:海內虛耗,戶口減半。

公元前89年六月,劉徹頒布了一份詔書,“朕自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劉徹反思其連年征戰給百姓帶來的痛苦與傷害,其內心苦悶而自責,雖然最終實現了自己內心強盛而統一的帝國夢想,但是已然深深傷害到了構成帝國基石的普通百姓。他放下了作為帝王的驕傲與自尊,向其臣民進行公開的懺悔。

公元前87年,劉徹病逝于長安五柞宮,年七十歲。

劉徹去世五十年后,漢帝國派駐西域的副校尉陳湯,帶領西域屬國的軍隊,誅殺了逃亡西域的匈奴——郅支單于,威脅漢帝國的匈奴勢力,最終徹底瓦解。陳湯在事后給皇帝的奏折中說,應該向天下各國表明: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l 短評

秦始皇,千古一帝,咸陽原上,劍指八方六合,一統中原天下,北征匈奴,南平百越。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漢高祖,徐州沛縣泗水亭長,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誅異姓王,白馬之盟,一代帝王,從此崛起。

中國歷代王朝的初期都是幸運的,總能出現賢明的君王。惠帝被呂后垂簾聽政,只是過往云煙。后期文帝繼位,倡導黃老之學,無為而治,漢漸崛起。雖中途因削蕃之策,屈賈誼于長沙,斬晁錯于野市,終是無奈之舉。

景帝遇七國之亂,幸一郡國誓死守護,贏得喘息之機。周亞夫臨危受命,力挽狂瀾。漢才不至于分崩離析。

武帝雄才大略,初時因竇太后垂簾聽政,抑黃老之學不得,郁郁寡歡。經太后死,方得大展拳腳。四路出兵,北擊匈奴,戰果寥寥。壯志未酬,初心未泯。派張騫出使西域,大漠十三年,堅守之心,佩服之至。后派衛青霍去病,攻河套,取河西,大業漸成。匈奴民歌言: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但因連年征戰,國庫虛空,百姓流離。為鏟除匈奴勢力,官營鹽鐵,打土豪,國庫充盈,遂發動漠北之戰,從此漠南無王庭。匈奴之戰,綿延四十余年,百姓困苦,民生凋敝。武帝心愧,作罪己詔。后死于長安五柞宮,年七十。

封建王朝的統治下,黎民百姓何曾有過一天好生活?

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興建設,勞民傷財,百姓就要受苦;國家滅亡,災難四起,戰禍不斷,百姓也要受苦。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1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8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5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47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4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51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1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89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8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6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2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55評論 2 371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