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意識深處冒出來的一個問題就是:
我是誰
……
定義自己是誰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人生中的重大經歷……
數一數,看一看, 卻越發迷惑。
回頭看人生, 像是一場導演早就寫好劇本的戲……
去國外讀研究生,選心理學專業
大三開始, 開始想去美國讀什么專業。國內英語專業,去美國就是沒專業。 當初還糾結過是不是像很多同學一樣學個金融、會計二專, 但是實在高中理科后就決定和數學決裂, 所以憑著感覺,死活沒學二專
……
之后大學時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輕度抑郁。最明顯的癥狀就是失眠,
我去美國讀啥專業啊?
……
糾結……
失眠……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陣子,已經想不起多久了。
后來一天在大學自習室讀王小波的書,腦袋中各種畫面閃過,“靈光一現”:
我似乎可以過去學心理學
……
很興奮,
興奮了幾天,
之后又陷入糾結
……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忍。
美國大部分心理學專業,需要本科心理學背景, 我沒有啊
……
一天晚上暑假天熱、失眠,
半夜起來去留學申請網站讀文章,
看太傻上一個人寫了一個關于“心理咨詢” …… 不是心理學, 是“咨詢” 碩士的帖子,說很多這專業不要背景。這個專業,在美國也比較新,近一些年才有的專業。
于是如釋重負,似乎可以申請這個專業。
開始還在懷疑自己這背景行不?
大學一個同學去加拿大留學,
我跑到北京送同學,
同學說她親戚做心理咨詢,可以給我些推薦信
……
我就這么“感覺不錯”的決定了心理咨詢專業。
打算申請加拿大,后來去了美國?
開始申請學校,
其實我開始只考慮申請加拿大,目的很明確:
去加拿大讀書,之后直接申請移民
……
為什么后來又申請美國了?
準備托福考試,
口語說啥我就是沒心思準備
……
每天躺寢室看美劇,但是就是不想準備口語。
后來托福聽力、閱讀接近滿分,口語考了個好像是21分
……
加拿大最好的大學多倫多、英屬哥倫比亞等都要最低22 ……
給我氣的,
“加拿大,這么死的要求…… 太死板了……
媽的, 不申請加拿大了。
申請美國……”
就改申請美國了。
后話:
加拿大好學校要求口語22,我21,放棄申請
……
哥大的托福成績,口語要求20 , 我21 , 正好申請
……
1分之差,
另一個人生。
怎么想申請哥大的?
申請哥大的原因,更是莫名其妙
……
自己在做申請,之前我大學本科英語專業學長學姐們最好的申請結果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的還是教育……
我這要轉心理咨詢……
看著學長的例子, 敢申請試試賓大就不錯了,
哥大?
……
壓根就沒想過。
一天晚上和同樣申請美國研究生的同學聊QQ,
我從來不聊QQ的人,
她說:
“申請哥大吧。 不要申請費……”
我去看了下哥大的網站,
尼瑪
……
在紐約啊……
“世界心臟”啊。
于是就咬咬牙打算試試。
最后證明, 不知道同學哪里聽來的“不收申請費”。
最后我為了申請哥大, 額外加了好幾千塊
……
那時候啥也沒想,QQ聊天后決定,就申請了。
后來我就莫名其妙的被哥大被錄取了。
哥大我們心理咨詢專業總共就收了4個中國人那年。
兩個是美國讀本科的人, 就我和另一個女生來自國內……
也就是說: 那年哥大心理咨詢專業,只在中國本科收了兩個人,一個就是我……
為啥?
我本科成績80多一點,因為本科大部分都逃課,本科總共課程上了不到1/4……
還全學年唯一一個我因為三次點名不到掛了“毛鄧三”……
但是就是被哥大錄取了,
主要原因,如果硬是要找個個人努力的原因,那應該是我自己寫的那個“個人陳述”吧,估計
……
遇到改變我一生的人— 精神導師米勒
第一學期要選3門課, 我只選了兩門,
還一門沒選。
在上課,旁邊的同學告訴我,
我下節課就在樓上,你要不要和我一起上去看看,選不選那個課?
“我可以選這個外專業的課嗎?……”
我都本來不知道我可以選米勒的課。
……
下課,
和同學順腿跑樓上聽課。
一見米勒, 腦袋中一個聲音:
“這老太太好像是《哈利波特》里的巫婆啊……”
……
第一次超個人呼吸 ,在哥大校園里
我當初上了一些心理學的課,就感覺不滿足。
我就覺得要往深走,
怎么走?
不知道……
朦朦朧朧就知道個概念“催眠”— 之前電影中看過啊, 《無間道》里的陳慧琳啊……
米勒老師的課,每學期一次呼吸的工作坊,自愿參加,50美金……
我以為是去體驗“催眠”,我就去了
……
……
呼吸,
米勒老太太很驚訝的說我體驗到了“空”
……
我一中國來的傳統好孩子,
哪知道啥是“空”啊,
就迷迷糊糊的繼續讀書、吃飯、睡覺、逛紐約了……
后來有一天, 昏昏沉沉的午覺起來天已經黑了,就給米勒發了個郵件, 問米勒:
“你知道紐約哪里有做'催眠'的嗎?……”
(發現自己很多重要決定,都是黑暗中、睡覺前后、失眠中……“靈光一閃”哈……)
我哪里知道啥是全息呼吸、超個人呼吸…… 我就知道《無間道》里的“催眠”啊
……
米勒老師給我回復:
“你要不要來我的辦公室聊聊
……
……”
于是, 旅途就開始了
……
和米勒老師的認識
第一次去米勒老師的辦公室, 和她聊天。還是問紐約哪里可以學“催眠”?
(尼瑪……除了催眠, 也不懂別的啊……)
和米勒聊著聊著, 我就開始抱怨我幾個月來學心理學的各種問題…… 抱怨心理學領域,抱怨這里這些老師
……
也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和一個老師抱怨其他老師……
但是每抱怨一句, 米勒就說:
“ You are right! 你是對的……”
……
我突然間就直覺知道:
眼前這老太太是我這輩子迄今見過的“活的最明白的人”……
我要和她學習
……
后來米勒和我說:
那次談話之前她根本不記得我……
除了那個空的體驗,
就是我和她的這些抱怨,當初她的內在聲音是:
“這孩子剛來美國2、3月…… 這些事情他一中國孩子都看明白了……”
她很驚訝。
后來漸漸的, 她和我說:
“了解了你后,我知道,
是上帝把你放在我眼前,
讓我幫助你……
我無比嚴肅的對待這件事情……”
……
……
轉專業,省下的錢去德國上呼吸課
哥大教育學院兩個心理學專業:
心理咨詢,60 學分。
臨床心理, 36 學分。
讀了快一年,
我就想轉專業到學分更少的專業了……
另一個專業錢更少, 更靈活。
我可以把剩下倆的錢拿去歐洲呼吸, 并且之前的專業一年兩次的假期,每次10天, 似乎不行
……
問了系主任,說轉專業的事情。
系主任說:
可以轉,但是你要申請轉專業,就是這邊放棄。
下一個專業錄不錄取你, 不一定?
我:
啊?
那也就是說我最后可能,倆專業都沒了
……
于是轉專業的想法取消。
……
一天去上米勒《靈性發展》的課,
早到,
遇到另一個人,
教室還在上其他的課,
我和她站在門口閑聊
……
她說她剛轉專業, 從我現在的專業轉到了我要去的專業。
我說我和我的負責老師聊了這個事情,
說可能兩邊都上不了……
她說:
“怎么可能?
另一個專業更容易進,怎么可能不要你
……”
后來我才知道,
老師說不能轉, 其實是假話……
為了不流失學生到其他項目, 都是錢啊……
轉專業另一個動力:
《心理咨詢基礎》的課, 我和助教吵架……
因為我就說:
“我不覺得這樣的咨詢有效果……
這么咨詢,
回中國,
沒人會付錢讓我咨詢的……”
和助教各種吵架,
期末成績這門很不好……
這門課負責的老師問我:
“要不轉專業吧?”
……
于是我就順水推舟,這老師給我寫了推薦信,我就轉專業了……
所以說,
堅持自己, 即使是和TA助教吵架,即使那門課最后得了成績C, 最后的結果還是好的
……
堅持自己,
宇宙會與神的方式獎賞你
……
轉專業中的兩個“共時性現象”:
1.
我去學校辦公室拿轉專業的表格,
遇到一個之前只見一面的朋友。
朋友和我說:
“我轉專業了……”
這話說的莫名其妙。
我覺得是個宇宙的提醒……
2.
去交上面拿來的那個轉專業表格。
又遇到上面的朋友……
整個在哥大兩年, 我就總共見過這人3回……
她像個傳遞信息的天使一樣……
之后我們就再沒有過交集,這人名字我都不知道。
……
(先寫到這里,要和米勒督導了
……
后面的內容就是:
回國開始辦呼吸課……
開始在鄭州做療愈……
后來全國開始工作坊……
一切都還發生的莫名其妙的
……)
劇本都感覺是導演寫好的,想起米勒說的一句話:
“ 我的人生就是上帝布置好,
我下決定出現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