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雨的眷戀,2020年計劃解讀52本好書今日第2本《當下的力量》。
你生存在這個世界就是要使宇宙的神圣目標得以實現。你看,你是多么重要!——埃克哈特·托利。
《當下的力量》(白金版)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
張德芬 審校
曹植 譯
20年蟬聯美國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
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暢想全球600多萬冊。
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心靈經典。
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導讀推薦。
第一部分,我們先來看看本書的作者。
埃克哈特·托利簡介:
生于德國,從倫敦大學畢業后,在劍橋大學擔任研究員和導師。29歲那年,一次意外的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他致力于解釋、整合和深化這種變化。
??斯亍ね欣粌A向于任何一種宗教或傳統。在他的教學當中,他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古代心靈導師的簡單而深刻的信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并進入內心的平和世界。
目前,??斯亍ね欣谑澜绺鞯芈糜沃v學,他努力將自己的心靈啟迪實踐傳授給世界各地的人。
此書2020年6月第34次印刷
補充:
《當下的力量》(珍藏版)2020年5月第44次印刷。
《當下的力量》(實踐手冊)2020年5月第17次印刷。
第二部分,我們看看導讀,序言,前言。
Ⅰ導讀
張德芬《活在當下》
張德芬對這本書的評價是,這是一本不能用大腦讀的書,這也是一本百度不厭的書。
她每一次讀它,都有新的收獲。
甚至她在臺灣出版的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一再提到,多次引申這本書的內容。
張德芬,對《當下的力量》總結出以下經典語句:
《當下的力量》是教導我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告訴我們如何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我們受的苦減到最少。
每個覺得自己應該可以活的更好、過得更開心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張德芬把導讀部分起名為《活在當下》,寓指,當下有你所有想要的東西,當下也是你唯一擁有的東西。過去的,不會再回來;未來就算一定會來臨,但是它也一定是以“當下”的方式出現的。
張德芬,反復提到,本書不能用大腦來讀,最重要的是,要從自己的靈魂深處去感受那個似曾相識的感覺。
Ⅱ序言
馬克·艾倫寫的序言,這本書給他的收獲是,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奇跡。
這絕對是真的,不管我們是否能夠去實現它。
Ⅲ前言
此部分,主要是本書的由來。
作者30歲以前,一直生活在一種焦慮不安的狀態,甚至時常伴隨著有自殺傾向的抑郁。
29歲生日后不久的一個凌晨,作者有一種可怕的感覺,這種感覺,他已經有了很多次,但這次最為強烈。夜的寂靜,家里模糊的輪廓,讓他感覺,如此的陌生,如此充滿敵意,如此沒有意義,所有的種種,令他深深的厭惡這個世界。然而,最令人厭惡的是他自己的存在。
他已經無法忍受他自己了……
那晚這句話一直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他被這個想法驚呆了,他的大腦完全停止了運轉,有意識,但思維不存在了。接著他感覺,被吸入一個能量的漩渦。
剛開始,漩渦轉速很慢,后來越來越快。他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他的身體開始顫抖。
此時他聽到一個來自自己胸口的一個聲音,“不要抗拒?!?/p>
他感覺他自己被吸入一個空洞之中,這個空洞在自己的體內而不是在外界。
突然,他不在恐懼,任憑他自己陷入這個空洞之中。甚至他自己都不記得之后發生了什么事。
他被窗外的鳥叫聲喚醒。
在這之前,他從未聽過這種聲音。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從窗簾中射了進來。在沒有任何思維的情況下,他感覺,他也知道,光的無限性,遠超過我們所理解的。這個從窗簾穿透出來的柔和之光就是愛本身。
眼淚濕潤了他的雙眼。
他從床上起來并在房間四處走動,每一樣東西,都是那么新鮮,那么質樸,就像他們剛剛來到這個世上。
那天開始,他圍著城市走動,對這個地球生命的奇跡充滿驚奇。
接下來的5個月,他生活在一種深深的寧靜和極樂的狀態中。
在后來的數個歲月中,有無數的人過來對他說,“我要你所擁有的東西,你能把它給我嗎?或者告訴我,我怎么得到。”
他說,“你已經擁有了,只是你感覺不到他的存在而已,因為你的思維產生了太多的噪音?!?/p>
漸漸地作者有了外在身份的認同,漸漸地成為了一名心靈導師,同時這本書也悄悄的出現了。
作者解釋這本書,從書的第一頁到最后一頁,對話是在兩個不同層面來回更替的。
作者強調;不要用自己的思維去讀這本書。
請關注自己讀書時的情感反應,以及從內心深處浮起的認同感。
核心內容整理如下
第一部分:
一,喪失當下的情況:幻象的核心。
作者提到,失去當下時刻,才是真正的問題。
所謂的從時間中的解脫,是從你在過去中尋找認同高的心理需要以及在未來尋找滿足的心理需要中解放出來。
這是你能想象的最為深刻的意識轉變。
當初初步覺察到無時間的意識狀態時,你會在時間和臨在兩者之間不斷地徘徊。
這兩種狀態的感覺是這樣的,
第一種,你會覺察到你的注意力急少得放在真正的當下時刻;
第二種,你能覺察到你沒有真正的活在當下,就是一個偉大的成功——這種覺察就是臨在,即使它開始時僅持續短短的幾秒鐘。
二,一般的無意識和深層的無意識。
1,兩種意識的概念:
?普通的無意識狀態指,是你認同于你的思考過程、情緒、反應、欲望、好惡。
?深層的無意識狀態指,當事情出差錯了,或者自我受到威脅了,或者生活中遇到巨大的挑戰、威脅或損失,或者親密關系發生沖突等,此時普通無意識的不安狀態會轉變為深層無意識的痛苦
2,兩種意識概念的特點:
?普通無意識的狀態,是大部分人所處的正常狀態,被自我思維所控制,不是一種劇烈痛苦或不快樂的狀態,會有持續的、輕微的不安、不滿、煩悶或緊張。
?深層無意識的狀態,更為劇烈、更為明顯的痛苦或不幸的狀態。
3,兩種意識對人的影響:
?普通無意識的狀態,我們有可能體會不到這點,這是因為這種狀態占據著你生活的大部分。它突然停止,會有一種輕松的感覺。
?深層無意識的狀態,在普通的無意識狀態下對本然的習慣性抗拒或否認會創造大部分人認為是正常生活狀態的不安和不滿。當這種抗拒通過一些挑戰或威脅得到加強時,它就會引發憤怒、劇烈的恐懼、攻擊和抑郁等強烈的消極情緒。
深層的無意識通常指的是痛苦之身被激活并且你被它所控制。
? ? ? 當你學會作為你的思想和情緒的觀察者時——這是臨在的重要部分,你可能會為你感受到普通無意識的背景噪音而大吃一驚,你也會意識到你的內在很少真正的感覺到自在與放松。
? ? ? 在思維層面,你可能會發現以判斷、不滿和心理投射等形式出現的內心抗拒,它使你遠離當下。
? ? ? 在情緒層面,你可能會發現大量的不 安、壓力、煩悶或緊張。
? ? ? 這些都是在思維的習慣性抗拒模式下產生的。
三,瓦解一般的無意識狀態——如何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觀察不安、不滿、緊張的情緒如何經由不必要的批判、對本然的抗拒和否定當下而在你之內產生。
當你將意識之光投入無意識之中時,任何無意識的事情都會瓦解。
當事情進展相對順利時,在日常生活中注入更多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種方式,你會在臨在的力量中成長,它會在你體內和你周圍產生一個能量場,這個能量場有很高的震動頻率。
無意識、消極心態、暴力無法進入這種狀態或在它之內無法生存,就像黑暗無法在光線下生存一樣。
怎樣練習呢?
通過自我觀察來養成監控自己思維和情緒狀態的習慣。
? ? “此刻我很自在嗎?”
? ? ? 你可以經常這樣問自己。
? ? ? 或者你也可以這樣問自己“此刻我內在發生了什么事?”
請你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一樣地對你內心發生的事情保持興趣。如果你內在沒問題,外界才會正常順利。首要是內在,其次才是外在。
四,從不快樂中解脫出來。
互動:你是否怨恨你正在做的事情?
(試著觀察你自己是否用語言或者思想在抱怨一個你身處的狀況,或是別人說的話、做的事,你的環境、你的生活情境甚至天氣。)
它可能是你的工作,或者家庭中碎碎的事,或者你已經同意了做某件事,但是這件事你并不想做,你雖然在做,但你同時又在怨恨和抗拒這件事。
請仔細觀察你的內在。
停下來你正在做的事情,與相關的人談話,全面的表達你的感受,或者擺脫由你思維所創造的消極觀點,因為你的負面思維除了加強你虛假的自我感受之外不會有任何好處,承認它的無益是非常重要的。
五,無論身處何地,全然地安于當下。
互動:你的壓力大嗎?你是否太忙于進入未來,而把當下變成你達到未來目標的手段?
壓力的產生是由于你在“這里”卻想到了“那里”去,或者你在當下卻像區未來。這是一種讓內在分裂的方式。
? ? ? 過去是否占據了你大部分的注意力?你是否經常正面地或者負面地討論或思考過去呢?這些都是你曾經取得的偉大成就、你的冒險經歷、你的受害經歷,還是別人對你做的可怕的事情或你對別人做的可怕的事情?
? ? ? 你的思維過程創造了愧疚、驕傲、怨恨、憤怒、遺憾還是自憐呢?
? ? ? 這樣,不僅僅加強了那種虛假的自我感,而且還通過在心理上不斷積累過去,加速了你身體的老化。
就讓過去消失吧,你并不需要它。
互動:你感到憂慮嗎?你是否常常想到“萬一”?
? ? ? 如果是的話,你就是認同你的思維,思維把自己投射到未來的情境中,3創造了恐懼。
你是無法應對這個未來的情境的,因為它壓根不存在,這是一種精神上的錯覺。
怎樣改變?
僅僅通過承認當下時刻的存在,你就可以停止這種有害健康和生活的瘋狂行為。
關注于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氣從你的體內流入和流出。感受你內在的能量場。在實際生活中,你需要處理和應付的就只有此刻。
問問自己,此刻有什么問題,不是明年、明天或者5分鐘以后,而是現在這一刻,你有什么問題。
第二部分:
互動:你是一個習慣等待的人嗎?
在你的生活中,你花了多少時間在等待?
小規模的等待指的是,你在銀行里排隊,遇到交通堵塞,在機場候機或者等待某人的到來……
大規模的等待指的是,等待下一個假期,等待下一個更好的工作,等待孩子長大,等待一份好的婚姻,等待成功……
人生總是用一生來等待開始新的生活,這是跟常見的現象。
等待是一種思維狀態,意味著你需要未來,而不是現在,你不要你所擁有的,而要你所沒有的。任何一種形式的等待,都會讓你無意識的在你的此時此刻創造了一種內心的沖突:你不要此時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來。喪失對當下時刻的意識,會大大降低你的生命質量。
比如,許多人一直等待發財,等待,是不會在未來實現的。當你尊重、認可并完全接受你當下的事實——無論你在哪兒,你是誰,現在你正在做什么,當你完全接受你所擁有的東西,米會對你所擁有的、對本然心存感激。而對當下和此刻的生命的完整性心存感激,才是真正的富裕。富裕不會再未來到來,但它會在適當的時刻以各種方式出現在你的面前。
如果你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不滿,甚至對你現在所缺的感到沮喪或憤怒,那么即使你成為“百萬富翁”,在內心深處,你仍會感到不滿足。你可能有許多可以用金錢買來的刺激體驗,但是他們回來的快,去的也快,最后你所剩下就是空虛,而且還會需要更多的身體上或心理上的滿足。
所以,請放棄“等待”這種思維狀態。當你覺察到自己陷入了等待之中時,請迅速撤離,轉而進入當下時刻。如果你身處當下時刻,你就不會需要等待任何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說,臨在狀態可以比作等待。它是一種不同質量的等待,需要你全神貫注。在任何時刻都可能有些事情發生,但是你不能絕對的全神貫注,不能絕對的平靜,你就會錯失它。在那種狀態下,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當下。這樣,白日夢,思維,回憶和期望都沒有生存空間。沒有緊張,恐懼,只有警覺的臨在,而你整個存在,你體內的沒一個細胞,都會集中在當下。這種狀態下,擁有過去和未來的你,很難在那里生存。然而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不會丟失,從本質上來說,你仍然是你自己。實際上,在這種狀態下,你會前所未有的全然成為你自己。
第三部分:
此講作者主要講述了通過冥想來覺察自己。
1,冥想的注意事項:
?確定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比如電話;
?坐在椅子上面,但不要靠椅背,脊椎與地面保持垂直。
?也可以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姿勢。
2,怎么做:
?請保持身體的放松,閉上眼睛,深呼吸幾次。
深呼吸時,感受下腹部輕微的收縮與擴張,
?關注整個身體內的能量場。
記住喔,是感受,而不是思考。
3,有怎樣的效果:
?如果能將內在的身體作為清晰的單一能量場去感受時,請丟掉任何想象,并將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的感受上。
如果還有可能,請停止任何有關身體的意象。
這樣做的理由是,包容一切的臨在感和本體感,你會感覺到內在身體的無邊無界。
?請將你的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到這種感覺上,并融為一體,與能量場融為一體。
?只要你覺得舒適,就盡可能的停留在這個純粹存在的領域,再次關注你的身體、你的呼吸、你的身體感覺。
完成上述一系列動作之后,睜開眼睛,以一種冥想的方式觀察你周圍的環境幾分鐘,不從心理上去給它們貼標簽,而繼續感受你的內在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