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路上,問兒子:“回家得練琴吧?”
兒子本來興致勃勃,聽我說完,沉默了一會兒,突然氣乎乎地說:“你真是個傻X!”
被罵后我這個媽媽沒有像其他父母一樣暴跳如雷惱羞成怒。在親眼目睹剛剛褪去稚氣的親生兒子,一句臟話脫口而出時,我也曾氣傻眼。
又來一次,只能說明暴跳如雷無效。比較平靜,還有一個原因,我知道他生氣的原委:在學校被老師狂批。
家長有時和老師站同一陣營沒錯。給成長一些時間,包括修正錯誤的時間。
“我很生氣,你對我說臟話。不想理你了。”我說。
“對不起,媽媽,”他氣餒地說,“我錯了,不該說臟話。可是,我太生氣了。”
“生氣你可以說出來,說'我太生氣”啊。”
“好吧。那你別生氣了,理我吧。”
“好,態度誠懇,我原諒你。”
“既然我這么好,給我買個冰淇淋吧。”正好我倆走到小區小賣部前。
“你怎么得寸進尺?冰棍可以接受,冰淇淋不行。”
吃著冰棍,娘倆高高興興地上樓。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合格的媽媽。很多時刻感覺是失敗的。而更多時候,是按照心的指引行事。
問題的關鍵還沒觸及,回頭還要排解他生氣的心結。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爭吵、道歉、傷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
這是TED-X的一演講,【美好生活的根基或幸福感的來源】。最后一句話出自馬克.吐溫的名言。
那么,幸福的根源是什么?是和諧美好的關系。
親子關系何嘗不是親密關系。借馬克.吐溫的話自勉。
后記:寫完后還在思考冰棍的事,自己的界限又模糊了,被帶進道歉態度好有獎勵的錯誤邏輯里。做錯事,就該道歉,這才是問題的根本。
看吧,他以后還會再利用這個思路。當媽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