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對我說:“我覺得你是一個活得很通透的人。”
這或許是我在這二十幾年里面聽到過的最好的褒獎了,因為比起別人形容你認真、善良、好看,通透似乎更能體現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
什么是通透?網上有個回答說:“是你體會過人生百味,依然心中有愛眼里有光;是能夠融入人群,又能自在獨處;是看得明白拎得清楚,卻不會過度糾纏;是不跟別人過不去也不跟自己過不去,通透,是歲月最好的禮物。”
的確,一個人是否真的活得通透,往往會具備這幾種特質,希望我們都能夠擁有。
活得通透的人,越長大越單純
前段時間,看了伊能靜的星空演講。
她作為壓軸的嘉賓,身穿一身藍色蕾絲佯裝上面有著一個粉色的蝴蝶結,少女感滿滿。很多人會覺得她已經五十多歲了卻還在營銷少女感,真是讓人不是很喜歡,但那場演講上她的講的題目就是越長大越單純。
她說她十六歲的時候高中只讀了一半,就進演藝圈了,那時候她還是個很單純的女孩,可很多事情就是沒有辦法單純,因為你要紅,要賺錢,要被人喜歡。
那時候,就有記者采訪她說平時喜歡干什么,她說喜歡看書,喜歡卡夫卡。
可是她從記者的嚴重看到了懷疑,仿佛再跟她說你看得懂嗎?知道卡夫卡是誰嗎。
后來經紀公司就告訴她,別再說自己喜歡看書了,說你喜歡小動物。
上個綜藝節目需要邀請好友來家里,她說我喜歡一個人呆在家里,再說了忙得連睡覺時間都沒有,哪有朋友。
后來八卦雜志上就寫她沒有朋友,又做作,圈內沒人喜歡。然后她就開始學會了迎合大眾,學會了奉承,越來越紅的她被很多人喜歡,她卻越來越不喜歡自己了。
當她的自己用一種偽裝的天真出現在大眾面前的時候,她就知道那是假。很多年過去了,她什么都有了,但外界對她的評價也有好有壞,她卻不在乎了。
她依然穿著蕾絲的衣服,喜歡曬幸福,不怕被人嘲笑。
她說,那是長大了,有能力單純了。
其實越長大越單純,不過是越來越不喜歡計較,活得越來越透徹罷了。因為當你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再看看自己的那些偽裝,真實的活著也許會更好,至少你會愛上那個單純、通透的自己。
活得通透的人,放下過去,看淡得失
人這一生,不可能事事都盡如人意,想要有所得,必然會有所失。人生,其實就是一邊得到,一邊失去的過程。
古時候,有一個貪財的人,背著一大袋金子乘船,卻不料途中發生了意外,當船駛到河中央的時候,突然就翻起了大風浪。
眼看著船就要被浪打翻了,船夫趕緊勸說那個人把那袋沉重的金子給扔了保命,但是那個人一直一意孤行,不聽船夫的勸告,緊緊的抱著那袋金子不肯放手。
最后,他和那袋金子一起沉入了河里。
有時候,我們太過于執著一樣東西,往往更容易因小失大。
世間萬物,有得就必有失,過度在意得失,想要的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多。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記憤憤不平。
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幸福永遠不是取決于你擁有多少,而是取決于你看淡多少。
也許大家會覺得你才多大年紀,就真的能看透人生,看透一切了嗎?
但其實你能夠看透人生并不是取決于年紀多大,而是在于你要如何去看自己,去規劃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一直停留在過去而不能走出來,那么你注定無法看到自己。
放得下過去,看得透自己的人,你才能活得自在。
正如電影臥虎藏龍里說的,當你握緊雙手,里面什么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活得通透的人,看淡感情,順其自然?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里寫過:那些你曾經以為很要好的朋友,那些你曾以為會一直陪伴走下去的人,不知道何時就在路途中走散了。
小時候看魯迅先生筆下的少年閏土只覺得他們是很好的朋友,長大后再去看少年閏土,才覺得那就是漸行漸遠的友情。
魯迅先生和閏土年紀相仿,兩個人一拍即合成了好朋友,閏土性格活潑開朗,給魯迅講了很多高高墻外看不到的東西,兩個人曾有過一段很美好的友誼。
后來,閏土回了鄉下。兩個人再次相遇的時候,閏土卻叫他老爺。
那一聲稱呼說出口,他就知道,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回不去了。
曾經兩小無猜的兩個人,如今卻越來越生分了,這中間沒人背叛,沒有爭吵,沒有分歧。僅僅只是因為兩個人的選擇的路不通,經歷的人生不同,慢慢的也就疏遠了。
其實生活中的友情也是一樣,經不起距離和時間的沖刷,曾經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最后漸行漸遠,因為你們慢慢活成了彼此不能理解的樣子。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告別的過程,我們身邊的人,就如枝頭的花,開了又謝,去了又來,年年歲歲有今朝。
所以,關于友情、愛情,看淡一些,看透一些,如果不能相互陪伴,也無話可說,那就各自安好,順其自然吧。
林清玄說:”一塵不染不是不再有塵埃,而是塵埃讓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
人生,活得通透一些,心大一些,事情也就小了。
活得通透,不僅僅是一個修心的過程,更是一個靜心的過程,把多余的負擔扔掉,才能把心騰出來,迎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