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學會做酵素,也做完酵素以后,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只要你有閑,其實都可以拿酵素來玩一玩,這簡直是有數不清的玩法,可以讓自己的酵素獲得更好的提升,或是實踐。以下這些都是酵友們不同時期的精彩分享,一起整理來分享給大家。
1)? 重新發酵和新老融合
重新發酵一般是酵素前期的表現不穩定,而要再次調整。表現一般是時間已經夠了還有惡臭,發黑,或是長黑毛等。簡而言之,就是放入適量的糖再次進行發酵,需要的時間也相當,只不過再次發酵需要的關注可能更少,放氣也不會那么劇烈。
造成的原因也可能是多種的,我們的酵素就出現過材料過多的情況,沒有關注,半年打開還是臭的,就分桶再重新發酵,兩三天就沒有臭味了,半個月基本就開始清澈,并開始有香味。所以我們說沒有做壞的酵素,只有時間不夠的酵素,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往往會出現隨手做的幾小瓶酵素或是幾小桶酵素的情況,由于材料不一定足夠,都是做完放在一邊,也會發酵,這個時候也可以倒進老的酵素桶里再融合也沒問題,遇到小瓶要爆瓶的這種,樂博士直接把小瓶放進老桶里擰開,就不用擔心噴出的情況了。樂博士說新酵素如同孩子,老酵素如同媽媽,媽媽禪修太久,很有智慧,但容易不動,孩子一來,就會讓媽媽跳舞(dancing),孩子和媽媽的舞動中,互相吸收了對方所有的精華。相互都是提升,融合總是被鼓勵的,也不需要再加入其它東西。
2) 復制和二次發酵 所有的酵素都可以復制,成熟不成熟其實都可以,這個動作如果再加上混合和時間,往往我們的酵素就會變得更加富有能量。
一般的復制曾多次曾經分享過,一份的酵素一份的蜜加十份的水,我們建議要三個月,主要是基于氣候的考慮。復制的酵素會更加溫和和具有穿透力,也比較經濟,尤其是我們結緣了樂博士的酵素媽媽和四合一的時候,加以復制,足夠我們結緣很多人使用。
復制其實就是再次的深層發酵,因此,復制過程中一般白膜已經比較少了,有的甚至不出現,長酵素媽媽卻是比較常見的,雖然不是很大塊。我想,如果時間繼續,酵素媽媽就會繼續生長。如果品質比較穩定,養的水,做的噴霧等等,都會長酵素媽媽,這可能是復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復制我們也可以稱之為二次發酵,但通常所說的復制一般是成熟酵素的量化,復制后的酵素可以當成原液來使用。二次發酵一般是指各種不同年齡的酵素混合發酵。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不管是復制還是二次發酵,都可以重復進行。
二次發酵的好處,正常來理解的話,就是讓酵素變得更溫和更有穿透力,多種酵素的融合也能提升品質,同時也會更加安全。
新老酵素兌在一起,是不是一定要有新老酵素的比例各是多少,個人認為是沒有必要,不過有酵友分享有比較謹慎的比例,大家自己可以去嘗試。我們沒有去測量這個。一樣是一倍的蜂蜜就好,環保酵素(用糖就好)三個月時間,食用酵素也要最少六個月。
博士曾經介紹過多次混合的二次發酵,她把70%的成熟原液和30%的未成熟原液(大概比例,大可不用遵守)融在一起加蜜發酵三個月,然后再拿同樣的二次發酵過的原液和新的未成熟的原液再融合,加蜜再發酵三個月,如此可不斷重復進行。這樣的步驟可以進行三年,不斷融合各種種子,就可以制作出非常好的食用酵素,它們對大多數病人都有效果。
所以,無論是哪種酵素或是方法,都可以不斷地轉化和提升,就是不能著急,時間對于酵素非常的關鍵,甚至是最關鍵的。
比例可以不必認真,我也見到復制的酵素邊用邊直接加水的,品質仍然很好,酵素媽媽一直在里面長,還是透明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創造和想象力可盡情的發揮。據說醋就是因為杜康的兒子做酒的過程中無疑發現的,如果沒有每個人的嘗試和實踐,怎么會有那么多的用途在傳播呢。
補充一點,二次發酵成熟的時間要以你混合的最年輕的酵素還需要的時間為準。為了有更好的寶貝,多花一些時間還是值得的。
3)復制酵素媽媽
酵素媽媽對每個酵友似乎都是多多益善,似乎就像做生意的人希望掙到越來越多的錢一樣,有種莫名的貪戀。
有了酵素媽媽就可以進行復制,打碎稀釋的酵素媽媽,不影響其再次復制和效果,幾乎所有復制的人都見證了酵素媽媽的生長。因為是小瓶的,有時候很難發現,曾有酵友一直不長媽媽還郁悶呢,后來拿來用的時候才發現,長出好大一片透明的酵素媽媽。
如果不把酵素媽媽拿出來,則它會不停生長,直到吸干桶里的酵素。這其實原本就是復制的目的,讓媽媽長大以分享給更多人。但為了用酵素,或是方便用于其它目的,很多酵友都偏好把媽媽取出來單獨存放,復制酵素媽媽的方法其實和上面酵素的復制方式是一樣的,只不過個人覺得不需要放那么多的蜜了,有一點就好,加水即可。兩三個月以后這桶水就具備相當的能量,拿來當酵素用都可以,也一樣可以拿去養水和做種子。
正常情況,在發酵的環境下媽媽就會生長。只有一次有位酵友說媽媽越長越小了,具體原因不詳。 其實也完全可以把媽媽打碎或切開,放在不同的的酵素桶里養著,也能促進這些酵素的發酵和轉化。
4)大量養水
我們在前面的分享里已經交流了很多關于養水的問題。這本也是做酵素的人應該有的福利。這里再提起來,是因為無論是平時使用還是做酵素,這一點都非常重要。
利用所有你能找到的容器去大量的養水,倒不是說為了有一天可能某些地方會出現大面積的水體污染,而是我們自己使用起來會非常方便,這些水不管是直接做酵素還是拿來飲用都很好,甚至直接用于農耕,而且會在你甚至都已經忘了的時候帶給你驚喜。在泰國喝過一次一位師父帶過來的幾十年的水,還有夢哥的四年的水。都非常棒。
對于平時喜歡DIY的朋友,養水更是用途廣泛。你用了現成的水和養過的水作出來的噴霧或其他相關產品都完全不同,這個我們隨時可以自己去驗證。
養水比例可以無限的稀釋,一滴酵素可以養100公斤水,網上有說1:1000的比例,那個是和酵素原液的稀釋比例,養水要比這個高出很多,而且不會影響養水的品質。原來樂博士的農場掛著跟多不同產品稀釋不同倍數以后分子團組變化的顯微照片,那些照片顯示,稀釋倍數越大,相同時間內,分子團組的形狀越穩定、越美觀、越有規律,表現得的像建筑物那樣很規則。這種水就會越來越好。所以,養水只管大膽的減少酵素的用量,只需要試一次就知道。
曾經用不同的種子和酵素養不同的水,根據時間來感受不同的變化,超過五十種之多。混合的種子是最好的,周期短,效果好。即便是賣得較好的桶裝水,幾天水的口感也會有細膩的變化。
另外,不要養純凈水就好。純凈水一般都過濾掉多數的礦物質,對身體的滋養會弱一些。
自來水是最方便的。養水要注意密封、避光和高倍稀釋。尤其是對于要直接飲用的養水。如果這幾點沒有做到,都會出現一些狀況,比如綠苔,比如出現小生物,較長時間的混濁等等,有一些狀況是過一段時間就會好,而有一些是比較難改變的,那就直接做酵素用。關于這些,我們也曾專門在群內討論過,有機會可以在專門整理。
5)發現
一旦我們開始做酵素,似乎開始更加關注我們周邊的環境。比如經常扔出垃圾的生鮮超市,比如廢品收購站,比如水果市場等等。如果我們能在這些資源之間進行協調和利用,那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
而對于在鄉間的酵友們來講,還有更多。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發現身邊的資源和資訊。比如福建這邊的野生黃精,比如當地非常茂盛的草種,再比如適合當地種植也非常容易種植的作物。這些都和當地的水土有著真正的鏈接,也和當地的環境密切關聯。我們所在山區有著非常豐富的紅豆杉,幾乎都是超百年的大樹,即便是樹上落下的紅豆和樹葉拿來做酵素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我們不是告訴人他的疾病應該怎么治療,而是引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酵素即是如此,以此為機緣,去發現中國的好東西,發現身邊的好東西,從而讓生活變得更加有創造,充滿發現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