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精,歡脫的代名詞,有杠精得歡樂。
暮春時節(jié),杏花嫣然。濃密的樹影下,孔子正襟危坐,語重心長地為弟子們闡述仁愛思想。弟子們洗耳恭聽,滿心虔敬。一片花瓣輕輕飄落,生怕擾了這份美好祥和。
忽然,角落里傳來陣陣鼾聲。是誰?如此放肆,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無視課堂常規(guī)!眾人回頭一看,不是別人,卻是宰我。
這個宰我,狡黠而乖張,憑著一張巧嘴,懟天懟地懟空氣,經(jīng)常和同學(xué)抬個小杠,不時給老師出個難題。就在前幾天,他還跑到老師面前,問了一個刁鉆的問題: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假如有個人不小心掉到井里頭去了,作為一個有仁德的君子,您會跳下井去救人嗎?
這是個兩頭堵的問題,很難回答,跳下去救人是愚蠢,不跳去下救人,那您講的仁義道德豈不是虛偽了。宰我這是在故意難為孔子,是在懷疑老師的觀點(diǎn)啊。若是普通老師,遇到這樣一個杠精學(xué)生,不憋出內(nèi)傷也氣得抓狂。孔子作為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師,自然是心平氣和地回答了他的問題:
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說:“為什么要跳進(jìn)去啊?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嘛!你是在逗我是吧,你以為我糊涂嗎?”
自以為聰明的宰我被孔子反問得無言以對,嬉皮笑臉地走了。其實(shí)孔子這句話是在警示宰我,別沒事找事啊。誰知這個杠精不思己過,反而樂在其中,沒過幾天,又屁顛屁顛地跑去問孔子另一個問題: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
孔子認(rèn)為,一個君子,父母死了居喪三年,內(nèi)心思念悲愁,吃飯都沒有味道,聽到音樂也不快樂,睡覺都睡不好,所以三年之中,沒有禮樂。現(xiàn)在你說一年心安,那你去做好了,和你沒什么可說的了。
宰我走后,孔子對弟子說,宰予這個人心里沒有仁愛。小孩子三歲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三年之喪,就是對于父母懷抱我們?nèi)辏盐覀儞狃B(yǎng)長大的一點(diǎn)點(diǎn)還報,這是天下人類都一樣的。宰予怎么就沒有三年懷念父母的情義呢?
三番兩次的無理取鬧,兩次三番的苦口婆心,宰我這小子竟全不往心里去,今天又公然在課堂上睡大覺,孺子不可教也,孔子當(dāng)場發(fā)飆: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孔子這一罵流傳了千古,是一點(diǎn)情面都不留了。還好“糞土”在古時是臟土、腐土的意思,要不然按照今天的意思解釋,孔子上課爆粗口,恐怕年終考評師德是要被一票否決的吧。
古往今來,孔子一直是個偉大的老師,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長處,才使得宰我這樣的學(xué)生敢于質(zhì)疑和獨(dú)立思考,一次次表達(dá)自己的真實(shí)想法,也促使孔子多角度思考問題,使自己的學(xué)說更完善,更有說服力。
宰我還有一件糗事: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們出游,路過商朝故都朝歌,大家都覺得這個地方是商紂王荒淫無道的亡國之所,是個不祥之地,顏回不愿意在這里留宿,其他學(xué)生也紛紛掩目,不想看這個地方。只有宰我自顧自地扭頭看了,被性格暴躁的子路一腳踹下了車,惹得人們哈哈大笑。
斜陽如血,宰我歡脫而孤獨(dú)的影子,映著巍峨宏偉的朝歌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