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拆書稿的基本結構
拆書稿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開頭,也叫坡道。就是要將拆的書引入。拆書者的引言分為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書的精華濃縮,或者讀這本的理由等等,引言要簡練概括,同時能吸引讀者通過讀引言部分,就能get到全書要表達的核心觀點,同時產生讀下去的興趣。
第二部分是內容的主體,也叫闡述。這一部分,就要將書中的精華提煉概括,方便讀者掌握書的整體內容。在這一部分要注意的細節是,抄書稿是講書的內容,而不是寫拆書稿的人對書的理解,所以要歸納總結書中的觀點,不可大量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評語,如果硬要加,可以適當加入故事或者案例,來豐富書中的觀點。
第三部分是升華,是寫拆書稿的作者將書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給出思考和建議。這一部分是結語,一篇抄書稿能不能被讀者閱讀后分享出去,重點在結語。因此,最好能寫出和讀者達到共鳴的句子。
2.抄書稿和書評的區別
所謂拆書稿,就是要把書的內容進行提煉和壓縮,有點縮寫書的意思。
而書評也是寫對書的評價。
如果說一百個寫書評的人能寫出一百種書評的話,那么拆書稿則要求1000人寫出來的拆書稿也不能差的太大。
原因是書評是寫個人讀書的感受,每個人的點不一樣,所以寫出來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樣,這很正常。
但是拆書就不一樣了。
抄書稿一方面要壓縮書的長度,另一方面還要還原書本來的內容,所以對于寫抄書稿的人的理解力和概括能力的要求更高,而且每個寫拆書稿的人,都要盡力還原書的精華內容,所以針對同一本書,寫出來的拆書稿,差別不可能太大。
至少,第二部分闡述部分,針對同一本書的拆書稿不能差別太大。
3.寫拆書稿的練習方法
要想寫拆書稿,首先要讀書,這里就有一個快速讀書的問題。
因為現在處于信息爆炸時代,加上時間有限,如果讀書太慢,那么寫一篇拆書稿需要一個月到半個月的時間,再加上每一篇拆書稿能不能順利發表也是問題,長時間沒有成就感就容易放棄。
所以要刻意練習快速讀書法。
在刻意練習快速閱讀的同時,還可以借助書的目錄、思維導圖或者筆記等工具來輔助提煉書的要點。
這里有一個檢驗自己拆書稿質量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找一些大佬寫過的抄書稿,先別讀,先找拆的書的原稿來閱讀,然后自己寫拆書稿,等寫好了之后,再和大佬寫的拆書稿做對比。
當然,這個對比是為了找自己還有哪些需要精進的地方,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完善,提煉的主體有哪些差別等。
等對比完了之后,要進行再修改,再完善,再對比,如此循環。
但是這種模仿的拆書稿,是為了提升寫拆書稿的技能,切不可洗稿和抄襲。
寫拆書稿的前提是要閱讀書,拆書稿的價值是提供給那些沒時間讀書的人快速掌握一本書的要點。
因此讀書是前提。
先列一個計劃,從一個月一本書開始,在讀書的同時刻意練習快速讀書法,同時實踐用思維導圖做要點提煉。爭取一個月能寫出一篇拆書稿。
然后,逐步增加讀書的數量,壓縮讀書的時間,再按照思考里建議的,通過自己寫抄書稿,和大佬寫拆書稿做對比,然后再修改完善,來逐步提升自己寫拆書稿的質量。
萬事開頭難,先行動起來,就成功了一半,懶惰是人的本性,放棄很容易,但是堅持一定更酷。
先定計劃,至少堅持夠一年,才能斷定成功與否,是否適合寫拆書稿,但無論成功與否,讀過的書,學到的知識,都是自己的。
愿你我在拆書稿的道路上都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