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韓臥龍青年 - 大熊】-作者
在成都,杜甫住進草堂的第二年,他去了武侯祠,寫下了一首著名的懷古詩《蜀相》
這首懷古詩,杜甫以詠史抒發了他當下的心情。
發古人之幽思,正是澆今人之塊壘——也就是杜甫自己心中的郁結。
諸葛亮是古代文人做官從政的極致,在功勞上,輔佐治國,建國有功;在道德上,忠于君王,嘔心瀝血,死而后已。當年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協助,頻繁詢問計策;諸葛亮擔當起大軍師的職責,以自己的文韜武略,為劉備打江山付出無盡心血。從劉備到劉禪,第一代開國,第二代守業,諸葛亮繼續盡心盡力。
輔助兩代帝王,作為老臣子,這份忠心誠意,足以青史留名。然而,諸葛亮最大的遺憾是,晚年伐魏失敗,出師未捷,沒能得勝,這位蓋世英雄,只能灑淚衣襟,抱憾遺恨。
我們從中也可以發現,杜甫的性格非常的典型。投緣的人,他喜歡的人,他會一片熱誠。他對自己欣賞崇拜的人物,就更加感同身受。愛憎分明,態度分明。
正因為這樣的性格,杜甫的詩也有閑趣戲謔,但不至于輕浮。他的內心莊重誠摯,樹立著最高價值觀原則。
..................................................
以上內容摘自書籍《人間幸有好詩詞》由著名文學作家“沈嘉柯”老師著作。
全書共35篇,涵蓋中國重要的詩人和詩歌,沈嘉柯老師撇開了那些俗套腔,與讀者分享新鮮的感受和解讀。
一首詩,一首詞,千百世都在傳頌,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這些國學文化令我們心動,令我們頓悟。
這些作品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文化千年傳承的家國情懷,領略到古典詩詞的不朽之美。
好啦,今天的分享呢,就到此為止吧。
..................................................
“讀書識字的最高目標,是成為一個聰明正直,對社會有益的人。”
?我是【旅韓臥龍青年 - 大熊】,一個九零后,來自華夏,來自璀璨的中華文化。志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旅韓青年。
我在海外與您一起 “ 知文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