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道路上我們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或許我們首先想到的答案是時間,因為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花費時間的,而且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非可再生資源。然而這只是表象,時間只是看起來很寶貴,而事實上不論你做什么,你都無法控制時間的流逝,更不要談“節(jié)約時間”了。時間是游離在我們的身體之外的客觀存在,我們本身無法浪費或者節(jié)約時間。
那么什么才是你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呢?
我們再來重新看一下上面這個問題,我們注意到有一個定語:“你所擁有的”,這樣其實就已經(jīng)把時間排除在答案之外了,因為你并不擁有時間。但是我們知道同樣是時間在流逝,你是去玩游戲還是去讀書給我們帶來的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不能說是自己花費了時間的話,那么我們究竟花費了什么呢?
注意力
你所擁有的,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花費的其實是你的注意力,甚至可以說,你的注意力是你唯一的與生俱來的生產(chǎn)資料。
我們的注意力真的很稀少,一天下來能夠集中起來有產(chǎn)出的注意力能有多少?讓我們嘗試著做一下:
- 你昨天都關注了什么?嘗試著羅列一下,判斷一下啊這些東西與你有關嗎?與你的成長有關嗎?
- 你上周都關注了什么?嘗試著羅列一下,判斷一下啊這些東西與你有關嗎?與你的成長有關嗎?
- 你上個月都關注了什么……你肯定已經(jīng)想不起來了罷。
之所以想不起來是因為那些事兒真的跟我們沒有什么關系,更別說跟我們的成長有什么關系了。
那么我們要問,我們的注意力都去哪了?
有三個大坑可能會讓消耗我們的注意力。甚至有一些坑,我們已經(jīng)掉進去好久了卻又渾然不知……因為里面人頭攢動,你看到大家都和你一樣在坑里,也就不知道自己原來是在坑里了。
- 第一個大坑,叫“莫名其妙地湊熱鬧”
湊熱鬧好像是人們的普遍現(xiàn)象,因為其背后是由好奇心驅動的,而好奇又是人的天性。
我們總是對很多事情好奇,比如大街上圍在一起的莫名其妙的群眾;比如網(wǎng)絡上某些莫名其妙的話題與爭吵……這些都很有趣,我們有時候會沉浸其中樂不思蜀。但是仔細想一想,這些事與我們有什么關系呢?
大街上的圍觀群眾無非是有人吵架了、有人打架了、有人抓小三了……這些事與你何干?有人在網(wǎng)上爭吵某個話題無非因為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而圍觀的群眾分成了幾派陣營,可這些事可能根本就與你無關啊!但是偏偏就是會有人會圍在人群中指指點點或者坐在電腦旁怒敲鍵盤……
- 第二個大坑,叫“心急火燎地隨大流”
現(xiàn)在社會真的好神奇,突然之間就會冒出來一個“趨勢”,比如突然的出來的“O2O”、突然出來的“內(nèi)容創(chuàng)業(yè)”、突然出來的“人工智能”……多得讓人應接不暇。于是乎就有人在面對這些趨勢的時候,生怕自己被這個時代拋棄,心急火燎地投身其中……
可是他們忘了,在任何一個趨勢出現(xiàn)之前,總是有一幫人已經(jīng)有意無意的做好了準備--雖然他們未必是刻意準備的。問題在于,為什么會心急火燎呢?是因為那趨勢、那機會,并不屬于那些心急火燎的那幫人;那趨勢,那機會明明是那些有意無意已經(jīng)準備好的人的。心急火燎地隨大流隨大流并不能讓你變得牛逼,只能讓你浪費自己的注意力而已,而變得牛逼的方法是在平時注重學習積累以及刻意訓練。
- 第三個大坑:叫“操碎了別人的心肝”
所謂“操碎了別人的心肝”指的是閑來無事嘗試去思考和指導別人的工作或生活,卻并不注重關心自己成長的行為。這種人或許自己本身都是泥菩薩,一條小河都過不去,卻喜歡在為別人的事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以上三種,正是我們常常會掉進去的三個大坑。這三個大坑到底有怎樣的魔力讓我們渾然不覺或者樂此不疲呢?原因很明顯,因為湊熱鬧、隨大流和瞎操心是有直接而明顯的好處的。它能給我們帶來所謂安全感(你關心大家都在關心的事情,才覺得不吃虧)、所謂歸屬感(你做大家都在做的事兒,才覺得自己不孤獨)、所謂成就感(你替別人瞎操心,會讓你覺得有幫助到別人的愉悅感)。但是之所以在前面都加上“所謂”兩個字,就是因為這些感覺都不過是一種短期的虛幻的而已,而真正的安全感、歸屬感和成就感應該是來自于我們的成長積淀才對。
這種透支注意力的做法,真正傷害的,是你用短期享樂,交換掉了達成長期目標的可能。我們?yōu)榱俗非竽茉谖磥淼哪骋惶熳龅皆跁r間上自由,現(xiàn)在就要重新思考:
你必須要關注什么呢? |
你必須要思考什么呢? |
你必須要做什么呢? |
哪些無需關注? |
哪些無需糾結? |
哪些無需耗費腦力、體力? |
那些是必須堅守、絕不改變的呢? |
在做判斷的時候你需要堅守三條原則:
-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長上。
放在一切可以有積累效應的技能上,然后給于充分的學習思考和磨練。 -
其次,要放在自己的真愛上。
當你只是“聲稱”你在愛時,你的愛是沒有價值的。所謂的真愛,是你甚至愿意把自己最寶貴的財富“浪費”在它們身上的東西。 -
最后,把注意力放在對整個社會真正有貢獻的事情上去。
這個真的不是情懷、不是假大空,這個是冷冰冰的經(jīng)濟運算--這樣做最劃算。
很多人之所以做事沒有原則、前后矛盾,是因為他們沒有認真地想清楚自己應該如何去做事。當我們給自己的所有選擇和行為制定了原則的時候,也就沒有什么事值得糾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