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場奇怪的對話(我是誰)
你認同自己是一個不幸的人,是多舛的命運,不公的待遇和他人錯誤行為下的受害者。你的故事很讓人同情,但這并不是真正的你。
02、老人的讀心術(我不是誰)
如果月亮代表我們真正的自己,而且它是無法用語言具體描述清楚的東西,那么我們所有用語言去描述它的嘗試,就像是這根指向月亮的手指,而不是真正的月亮。例如:沒有吃過冰激凌的人,再描述都是沒有用的,去嘗一口一切解決。
03、做愛像去迪士尼樂園(我們到底想要什么)
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東西。無論如何,追根究底之下,快樂是大家都在去追求的,但是為什么真正快樂的人那么少呢?
04、為什么我們常常不快樂?(失落了真實的自己)
人類追求的東西,像權利、財富、健康等等,最終的目的還是在追求喜悅和內心的和平以及愛。快樂是由外在事物引發(fā)的,它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一個讓我們快樂的事物,所以它的過程是由外向內的。然而這樣一來,就有個問題:一旦那個另你快樂的情境和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樂就不存在了。而喜悅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而這里的愛,也不是一般的男歡女愛,而是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
父母的愛的確可以表現(xiàn)出真愛的特質,但很多父母卻是以愛為名,讓孩子為他們而活,而不是尊重孩子的生命歷程。
05、人生就像一場戲(角色面具)
死亡來臨的時候,會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們的東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會隨著時間甚至死亡而改變的。
我們從小到大都有一個意識,那個意識在小時候有記憶以來,就一直存在,陪著我們上學 讀書 結婚 工作。所以,有一個東西,在我們里面是一直沒有改變的,盡管我們的身體 感情 感受 知識和經(jīng)驗一直都在改變,但是我們仍然保有一個基本的內在真我,作為目睹一切的觀察者。這個內在真我不會隨你的身體而生,也不會隨著死亡而消失,它可以觀察人世百態(tài)、欣賞日出日落、云起云滅,而歲月的流轉、環(huán)境的變遷、都不會改變它。
我們每個人都是天天在演戲?扮演好員工、好朋友、好國民、好子女、好媳婦、好女婿、好父母甚至好人!那么有哪些是心甘情愿而為,為了演戲,我們都要帶著面具去演戲,可能這就是我們看不見真我的原因吧!
06 層層包裹的同心圓(未知的自己)
我們在世界上扮演的種種角色會遮蓋我們的真我,還有我們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會影響別人和我們之間的互動。
我們失去了與真我的聯(lián)結,但人類還是得有“自我感”,于是我們向外發(fā)展認同我們的身體、情緒、思想和角色、身份等,而一般人所謂的小我 自我 于焉而生,每每追求外在的物質的東西,以尋求滿足。
任何能夠丟棄自己不實的身份認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 情緒以及身體所限制和阻礙的人,都能展現(xiàn)出真我的特質。
愛、喜悅、和平是我們曾經(jīng)擁有的,甚至是我們的本質。所以我們才如此熱切的追尋它們《小Baby-情緒表達的肯定》否則打壓會讓她們無法表達情緒而造成創(chuàng)傷。
07 這個世界是什么組成的(能量爭奪戰(zhàn))
真空粒子振頻以及水結冰花通過不同的信息意念而產生不同的結果,不僅僅是所有眼見的物質,連看不到的聲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種有特定振動頻率的能量。
美國周一到周五生產的車因工作情緒不好而性能比較差、負面情緒的能量傳遞。量子物理學家做實驗,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果。植物及動物的成長、發(fā)展和表現(xiàn)會因培育的人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狀況。
一個人、事的負面狀態(tài)雖沒有表露,但是能量傳遞下,我們都還是能感覺到好的能量和負面能量一樣,都有很強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能量傳遞還是很有道理的。
08 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則)
一個人的能量,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對他周遭的人事物都會造成影響,同時,它也顯現(xiàn)出現(xiàn)代人最大的問題-能量爭奪。
我們因為與自己的生命源頭沒有聯(lián)結,失去了能量的來源,所以不停的向外求取,以獲得能量。更糟糕的是,和我們的同胞-其他的人,爭奪能量。
Ego能量爭奪戰(zhàn):現(xiàn)代社會像個殺戮戰(zhàn)場,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去奪取別人的能量,像控制他人、用權力凌駕于他人之上,獲得別人的關注、認可、喜愛或者證明自己是對的、好的,高人一等的,不一而足。公司老板間、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朋友之間、親友之間都存在Ego能量爭奪戰(zhàn)。每個人的能量振動頻率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和你振動頻率相近的人,就是你看的 比較順眼的人。人的思想、情感都帶著一定的能量振動,所以會吸引和它們能量振動頻率相近的人和事物。
能量感知實驗
美國找來兩位教學效果差不多的老師,一位教“放牛班”的學生,告訴他是“資優(yōu)班”的學生,請老師認真帶領。另一個老師去教“資優(yōu)班”的學生,卻告訴老師隨便教教就行了。結果普通班的成績優(yōu)于資優(yōu)班的(觀察者影響唄觀察者)
三碗米飯 三窗冰花 頻率共振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效應
Ego能量爭奪產生的例證
像一群穴居人,在洞穴之中,為了搶奪火把拼的你死我活,卻不知道只要走出洞外,我們就有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09:巧遇舊識(潛意識初探)
l 書本(能量爭奪)(卡爾*榮格)(肯*威爾伯)
l 人類的潛意識控制了我們的思想、感覺、行為以及對人、事、物的反應,還有我們的人際關系和做決定的過程。
l 它是一個看不見的世界,但是主宰著我們外在的世界。我們的意識、自我的了解、思考、理性、判斷、感情都是從潛意識來的,我們在意識層面對自己一切的認知、喜好、只是占了我們全貌的1%而已。潛意識是非常強大的力量,它對我們的自我有完全的影響,而它的99%使我們所不知道的。
l 冰山理論:我們的整個意識像座冰山,在水面上的表意識,只占了1%,有些理論說是5%或者10%,不過無論如何,我們可以感知的部分和控制的部分卻是如此驚人的少。
l 例如:一堆雙胞胎從小生活在不同的環(huán)境之下,然而兩個人的生活卻是如此驚人的相似。同一年結婚、老婆也是雙胞胎,養(yǎng)同一個品種的狗,連孩子的性別,順序都是一致的,雷同之處達到70%。
10:當靈性與科學相遇(我們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世界)
l 大腦每秒處理四千億位元的信息,但是我們只能意識到其中兩千位元的信息。因此,我們會選擇性的去看東西,并且以此來體驗這個世界的人事物。選擇會根據(jù)觀念、信念、標準、價值觀等的影響而因人而異。所以每個人每天環(huán)顧四周,看見的是她想看見的東西,其它的大腦會自動屏蔽掉。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動,而觀察者又會影響被觀察者,所以我們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世界。
l 如果你不斷地重復的做某件事,從生理學角度上來說,我們某些神經(jīng)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長期切固定的聯(lián)系,比如:你每天都在生氣,都在感覺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慘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復的為那張神經(jīng)網(wǎng)絡接線和整合。這就變成了你的一個情緒模式。
l 當我們在身體層面或者大腦產生某種情緒感受時,下丘腦會產生化學物質——勝肽,隨著血液跑到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久而久之,細胞會對勝肽產生饑餓感。所以如果你很久不生氣了,你的細胞會讓你有生理的需求去發(fā)脾氣。
11:命好不怕運來磨(潛意識中的人生模式)
l 我們自以為可以操控我們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選擇,但是實際上,我們是一部自動化制約模式下的機器。很多時候身不由己,就像馬兒以為可以控制自己的前進,卻不想受制于馬夫,而只有乘客才能夠最終決定你應該去哪里。
l 在尋找真我的過程中,先要努力把潛意識的部分盡量帶到意識層面,才能離真我越來越近。
l 例如:一位父親,拋棄了自己的老婆和三個兒子。
老大:成為很好很負責任的父親。潛意識:我不可以像我的父親那樣傷害家人。
老二:終生未娶。潛意識:我不信任婚姻,我可能會像我父親那樣。
老三:和父親一樣。潛意識:我要和我父親一樣。
l 如果我們的意識是100%,那么我們的表意識只有5%,而潛意識占到95%。
12:遇見男的的知音(潛意識的表達方式)
l 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xiàn),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了你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虛假認同。
l 夢,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fā),鼓勵。還可能用做夢的方式把你白天生活的一些心態(tài)整理給你看。夢當然有示警、指引的功能,同時還可以讓你宣泄情緒或者展現(xiàn)出被你自己壓抑的人格特質。
l 很多看似簡單的,比如考證時證件丟失、交通堵塞,許多不順的事情接二連三的發(fā)生就是代表你的潛意識其實并不想要走這條路。
l 如果你的人際關系一再出現(xiàn)相同的模式,比方說你的同事、老板和你的相處模式,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會碰見相同的人、相同的事情、相同的互動方式,這時你就要知道這是你的潛意識的一個模式在主宰你的命運和行為了。還有生活中每天都會出現(xiàn)的負面感受,像是感覺自己不被愛、不受重視、不重要、自己是受害者等,都是潛意識的模式在運作。
13:回溯童年的記憶(我們身體的障礙)
l 當你的生活中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時,你要知道這是你的潛意識在和你溝通的跡象。
l 出生時,你以為你與這個世界是一體的,然而在現(xiàn)實的沖擊下,我們產生了幻覺,誤以為我和我的身體與這個世界是分離的。為了尋找自我感,我們就發(fā)展出了小我,在這個世界上抓取所有我們能抓取到的東西,好證明自己的存在。因為小我是如此的虛幻、脆弱、所以它需要更多的抓取、獲得,才能延續(xù)他脆弱的生命。
l 孩子,我們是沒有辦法去除自己身體的障礙,就向我們沒有辦法去除黑暗一樣。所以,所有造成我們與真我隔絕的東西都像黑暗一樣,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拿覺知之光去照亮它們。
14:重新和身體聯(lián)結
l 任何能讓你專心致志,活在當下的運動,都可以幫助你與身體重新聯(lián)結。所以運動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時的心態(tài)和狀況。所以無論是跑步、快走、游泳、太極拳、氣功、瑜伽,只要你能專心的關照自己的身體,這些運動都可以成為一種冥想。而與身體對話、聯(lián)結的最佳方式就是靜坐冥想。
l 集中注意力,將覺知帶到那個最緊繃的地方、深呼吸,每次呼氣的時候,帶著意念和那個地方溝通,讓它放松一點。瑜伽:只要你關注它,它就會回應你。
l 在瑜伽里有一種關于呼吸的說法,那就是人的一生中,呼吸的次數(shù)是固定有限的。所以呼吸越慢越長的人,活得越久。(腹式呼吸)
l 腹式呼吸之所以會放慢呼吸的速度也比較深,是因為在呼吸的時候,我們腹部突出,這時橫膈膜就可以下降,按摩到了你腹腔內的很多器官,而且還留出了很多空間去給肺部擴展,所以空氣可以大量的進入到肺葉中。而呼吸的時候,腹部緊縮,橫膈膜被擠壓向上、按摩心臟,并且壓縮肺部,把肺里的臟空氣擠出身體。
15:激勵大師的體驗分享
l 我們必須好好呵護自己的身體,就像那一輛馬車需要好好維護一樣,不然有一天寸步難行的時候,講心靈的追求也是枉然。
l 怎么吃:1. 食物的比例(黃金比例)40%谷類 40%的水果蔬菜 20%的蛋白質。2. 時間:早餐一定吃得多,晚飯一定吃得早吃的少,兩餐間隔不超過4個小時,中間可以吃一些點心,補充一下能量。3. 食物的分量(輕食和少食多餐)每餐食物的分量不超過一只手掌抓滿分量的五倍,七八分飽就應該適可而止。4. 生食不建議,蒸煮最好。5. 要細嚼慢咽,勿食用太燙太冷的食物。
16:卸下光環(huán)后的人生:健走真好
l 我以為我就是自己的身體,我的小我和它認同了,卻沒有聯(lián)結。不過當老人告訴我一些與身體聯(lián)結的技巧和道理之后,我找到了一項我自己相當喜愛、對身體也有幫助的一項運動—健走。聯(lián)結并不是按部就班的鍛煉。
l 健走時需要配合緩而深的呼吸,擺動雙臂,大跨步前進。還要放空大腦,專心把注意力放在雙腳上,這樣就是一種步行禪的冥想。
l 在運動的時候你是全神貫注的覺察自己的身體,但在平時,你留一部分關注自己的身體就可以了。
l 不如你在開會的時候可以自問“此刻我的姿勢是什么?我的臀部和椅子接觸的時候是什么感覺?我身體的那一部分有緊縮的感覺?我可以試著去放松它。”這樣留一部分注意力在身體上,其他注意力放在當下發(fā)生的事情上,更容易活在當下。
l 我們?yōu)樽约旱囊庾R帶入了更多的覺知。就像我們的眼睛,雖然有廣闊的視野,但其實我們的注意力在前方很狹窄的范圍。平時身體除了動作也在呼吸,在感知著周圍復雜的外部條件,這都是潛意識的范疇,如果能更加留意身體的感知,就可以把潛意識的一部分帶入并轉化為意識了呢。
17:擔心是最差的禮物,不如給他祝福吧
l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關心反而成了罪過)
l 很多父母管教小孩,督促小孩要守規(guī)矩、用功念書、有多少是摻雜了怕小孩出去丟自己的臉(怕人家說你的孩子怎么這么沒教養(yǎng))的成分,或是希望、期待孩子能為他們的Ego帶來光榮,甚或者是將自己對未來的無名、未知的恐懼投射在孩子身上,加重他們的負擔。
l 夫妻之間,也要捫心自問:你真正的出發(fā)點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對方的人生或者更多的是因為自己。
l 對于最親近的人更要注意自己溝通的方式和方法。如果為了自己還以為有權利管教對方,可以介入他人的領域、促使別人改變,這不僅白費力氣也會關系緊張。我們可以把我們知道的、對的、正確的東西和他們分享,但是背后不要設定一個預期的結果(比方說:你一定要聽我的,要不然。。。。)這樣的話,對方比較能接受。伴侶、親子、朋友之間都適用。
l 你覺得對方不好,自己有多體會,想改變生活、飲食習慣,你就自己努力、盡心去做,讓你的伴侶感到好奇,讓他看到效果,然后他可能會愿意聽聽看你這么做的理由,同時,他也可能會試著做一些你在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強加這些觀念在他身上,她的小我第一件事會做的事情就是反抗。
l 一個孩子去旅游遠足,母親擔心年輕人出門會發(fā)生危險而阻止,在無法阻止后嘮叨傳遞給孩子不好的負面的能量。而母親之所以會這么做,是由于她無法承擔一絲絲可能失去兒子的危險,于是把自己的恐懼投射到孩子的身上,所以說擔心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加害行為。
l 一個人的命活多長,是老天的事,一個母親再怎么努力去保護孩子都是無法與天命抗衡的。所以做好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所以,人們常常跟老天爭辯、抗衡而不自知,因此,無論你多么愛他,多余的擔心就是最差的禮物,不如給她祝福吧。
18:一場“ego boosting”(小我增長秀)同學會的啟示
l 露露的離婚、埋怨、受害暴露出了她的勝肽,顯然是扮演受害者。所以當受害者情結出現(xiàn)的時候,她的下丘腦就會分泌出“受害者勝肽”隨著血液傳送到全身細胞,并且讓細胞接收器接收。而她的細胞已經(jīng)習慣吃“都是別人害的”這種勝肽吧。
l 細胞一旦習慣了這種勝肽,如果我們不喂養(yǎng)這種勝肽給它們的話,我們的生理需要會促使我們做出種種行為,放射能量的波動頻率,讓能夠產生這種勝肽的事件發(fā)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l 這些外在的事件其實都是我們創(chuàng)造來的。先是有對勝肽的需求,而我們的大腦在選擇有限的兩千位億元信息的時候,就會過濾信息,而制造各種符合我們細胞想要的思想、念頭,而這些能量的波動,會吸引和它們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過來,于是。。。。。。。
l 《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推薦選段
1、我有一副身體,但我并非自己的身體。我可以看見并感覺到我的身體,然而凡事可以被看見和被感覺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觀者。我們的身體也許疲憊或者興奮,生病或者健康,沉重或者輕松,也可能焦慮或者平靜,但這與內在的真我全然無關。我有一副身體,但我并非自己的身體。
2、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我能知曉我的欲望,然而那可以被知曉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欲望來來去去,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我有欲望,但我并非我的欲望。
3、我有情緒,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緒。我能覺察出我的情緒,然而凡是可以被察覺的,并不是真正的覺者,情緒反反復復,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我有情緒,但我并非我的情緒。
4、我有思想,但我并非我的思想。我可以看見和知曉我的思想,然而那可以被知曉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思想來來去去,卻影響不到內在的真我。我有思想,但我并非我的思想。
5、我就是那僅存的純粹的覺知,是所有思想、情緒、感覺與知覺的見證。
19:被負面情緒套牢(情緒的障礙)
l 情緒都是一種能量,尤其對孩子來說,一些天生的恐懼,所求不得的憤怒,希望落空的悲傷,都只是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而已,它會來就一定會走。壞舊壞在父母對待孩子身上自然流動的能量的態(tài)度。
l 一些被否定、壓抑的情緒,像你的悲傷和恐懼,就滯留在你的身體里,像是被籠子鎖住一般,卡在你的身體里。這些能量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做“痛苦之身”。
l 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大人并不是想要幫助她立刻消除,就是要否定孩子的情緒,要不然就是打壓。無論采取哪一種策略,她的情緒從來沒有被認可,被接受過。所以它們從來沒有離開過。
l “痛苦之身”在我們的身體里,是自成一家的一個能量場,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它以痛苦為食,如果你不喂養(yǎng)它想要的食物的話,它就會制造一些事端來產生它所需要的情緒來維生。(勝肽需求)而它則需要各種不同的勝肽來滋養(yǎng)它。
l 對某些特定勝肽的需求,會造成我們對一些事物的自動反應,就像那部電影所說的,某條特定路線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已經(jīng)架構好了,所以遇到狀況的時候,我們就會不假思索的自動做出反應。我們會在眾多信息、現(xiàn)象、狀態(tài)中,過濾出能支持我們,產生我們需要勝肽的信念和想法,然后深信不疑。
l 一些天生的恐懼,所求不得的憤怒,希望落空的悲傷,都只是一種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而已,它會來就一定會走。
20:在谷底驚見陽光(情緒的體驗)
l 老人要我寫下來一段話,每天都要念、要寫—我看見我在尋求被虐待的感受,我全新的接納這種痛苦的感受,并且放下對它的需要。
l 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xù)。
l 老人說情緒就是一種能量了啦,會來也會走,大人不要干涉,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怎么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無限的愛和支持,讓他們學會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如果你用轉移的方法來教孩子避開負面情緒的話,孩子長大以后就學會用替代品來逃避情緒,什么抽煙啦,吸毒啦,還有那些工作狂呢,很可怕呢。如果你去壓抑孩子的情緒,那就更不好了。
21:擺蕩于背叛、欺騙之間(情緒的爆發(fā))
l 我看見我在尋求被欺騙和被背叛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納這種感受,并且放下對它的需要。
22:是誰在傷口上撒鹽(情緒的療愈)
l 人的受苦有兩種:1、一種是無知的,無明的受苦,就是任隨潛意識的操控而受苦,同時在抱怨、在抗拒那份痛苦。這樣的受苦不能讓你成長。2、另外一種是有覺知的受苦,當你感覺到撕裂般的痛楚、好像要爆炸似的憤怒,你不逃避、不抱怨、你全然的去經(jīng)歷它。讓這個壓抑、隱藏多年的能量爆發(fā)出來, 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態(tài)度,在全然的愛和接納中去經(jīng)歷它。這樣的受苦,是你走出人生模式、茁壯成長的契機。
l 全然的去感受你胃部的不舒服和憤怒,然后把這兩個墊子當成你很的人,你首要要做的,是盡量把怒氣發(fā)泄出來。不要批判、不要抗拒、就是去接納這個憤怒!讓這種能量自然地流露出來,不要壓抑。壓抑多年的情緒,就像是黑暗的能量。唯有帶著愛的覺知之光,才能消融它們。
l 我們的臣服不是讓你對人臣服,是對事情臣服,是本然,就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臣服。你在情緒上要先接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接下來,你的選擇就是原諒他,繼續(xù)與他為友,還是決定對她敬而遠之。然后,對于你可以改變的事情,你還是可以盡力去做,力挽狂瀾。但是不論你的選擇是什么,你都必須對他背后誣陷你的這件事情臣服。因為事實最大,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是不能夠改變的。如果你不接受它,就好像在拿頭撞向一面墻壁,而希望能把它撞開。無濟于事,徒勞無功啊!我們人會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實。
l 臣服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看到自己的抗拒,而且看到自己的抗拒是徒勞無功、無濟于事的。生活現(xiàn)在給了你一個體驗和成長的契機,你能夠通過這個考驗嗎?
23:愛過、痛過、哭過之后(臣服的體驗)
l 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臣服,因為任何程度和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勞無功的。她接納了好友出賣自己的事實,也決定從此和好友保持禮貌的距離,和其他同事一樣。
l 所有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個經(jīng)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愿意面對它有時候有點丑惡的包裝,帶著耐心和勇氣一點兒一點兒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的看到里面深藏的禮物。
l 我們的頭腦真的很會欺騙我們,它會看到它想要看到的東西,收到它想要收到的信息,無關乎外在的條件和事實是什么?
24:蒙的秘密(當下的臣服)
l 除了臣服,所有其他的舉動、感受,都是徒勞無功而且白費能量的。
l 臣服的好處就是,當你接納了當下,不徒然浪費力氣去抗爭的時候,事情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出現(xiàn),你才發(fā)現(xiàn)原來的掙扎真的是白費力氣。而且,正因為你把能量充分關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更好的解決之道,幫助你脫離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歡的情境。所以破解情緒障礙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臣服。
l 你的潛意識很妙,它不直接告訴你它的內容,而是用很多象征和比喻。在這個夢里,你的自行車就象征了你的丈夫。她只是暗喻了你其實在潛意識的層面已經(jīng)不需要你的丈夫了,但表意識還是割舍不下,所以有人來把自行車推走的時候,你還抗議呢!就像現(xiàn)在的情形。
l 腦袋里的思想我們沒有辦法控制,只能借由觀察他、檢視他來轉移。看到我們思想的同時,你就切斷了與它的認同,如果你進而檢視它的真實性,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90%的思想幾乎都是不正確的。當你不再盲目的聽從腦袋里的聲音時,就是它可以止息的時候了。還有一個方法是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因為如果你去看你的思想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想的東西,不是在過去就是在未來,很少是在當下這一刻的關注。這個時候,如果你把注意力拉回到你現(xiàn)在在做的事情上,就可以阻止自己胡思亂想。我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或者未來,但我們的身體和呼吸卻永遠都是在當下的。
25:背負重責大任的腦袋(檢視思想)
l 我們每個人都在挑剔很多東西,吃的,穿的,用的,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可是我們卻從來不去挑剔我們的思想。它說什么我們就信什么。
l 我們有勇敢的一面就有膽怯的一面,這個世界一直都是二元對立的世界,我們是一個完整的人,不可能只有一面而沒有另外一面。如果你從小被灌輸“你必須能干”的這個理想,那么你不能干的地方,你能力有所欠缺的地方,一定會被你否定和壓抑。所以,凡是不被允許的特質,就是被我們壓抑在潛意識里面。但他們是一種能量,不會因為你不承認她們就消失了呀!
l 這些東西就是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陰影”被我們否定的,壓抑的,抗拒的內在特質。這些我們壓抑下去的陰影,還有我們從小到大不被父母、環(huán)境認同的各種情緒,都是沒有釋放的能量,儲存在我們的細胞記憶里。如果你不愿意面對我們的陰暗面,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徒勞的。只有當你自己愿意進去探索,把里面的東西拿出來,攤在陽光下接受療愈,或是把光帶到洞中,療愈才會發(fā)生。
l 接受了這么多的應該和理想,我們于是產生了很多的信念、價值觀、態(tài)度、標準、來約束自己,也來衡量和批判他人。這些就是我們每日所思所想的基礎,可是我們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正確性。
26: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轉念作業(yè))
l 當你對某一類人或是她們的行為特別有意見,特別看不順眼的時候,就是一種自我的投射行為,也是一種逃避策略,其實,她們的那些缺點你都有,只是不承認罷了。你看,當我手指著你批評的時候,有三根指頭是指向自己的。親愛的,外邊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
l 當我們的心里有個深切、真誠的渴望,整個宇宙都會聯(lián)合起來幫助你,這就是你心目中的神。當你祈禱的時候,你的內在會發(fā)出一股正面振動的能量,它會把你想要的東西吸引過來,也就是神在回應你的禱告而賜予你想要的東西。
l 我們面對每天的生活,都去試著活在當下,臣服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就是神,因為如果不是神的旨意的話,它不會發(fā)生,所以我們臣服于它。然后因為我們相信神的恩典,所以在當下的每個選擇中,我們沒有懼怕,能做出最好的選擇,而且正因為我們深信神的恩典深藏其中,最好的事物會因為我們有意識的選擇而發(fā)生。
27:昔日女星的解套智慧(思想的癮頭)
l 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
我們真的可以在一念之間就超脫思想的束縛嗎?當然,著整個過程并不像我說的這么簡單,其間要經(jīng)過很多的努力和漫長的等待。這些道理都懂了,并不代表你就都能做到。第一步:就是你要下定決心,不再被你的思想干擾,然后你要花很多時間去培養(yǎng)覺察和定靜的功夫。比如說:瑜伽禱告,靜坐冥想等方法。
28我是個婚姻的失敗者(思想的攪擾)
l 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想法,和圍繞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
l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情緒上的抗拒和反對,可以改變我們不想要的事實,但是現(xiàn)在若菱清楚的看見,自己的抗拒就像是在拿腦袋撞墻,真的是徒勞無功的,而且對事情的后續(xù)發(fā)展一點幫助都沒有。
29什么讓我感到喜悅(認同的解離)
l 當我們能夠臣服于接受事實,我們就可以開始嘗試臣服于你因事件而衍生的情緒,不要與它抗爭。
l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很不好的時候,像現(xiàn)在的悲傷、低落,我們會一直想要從這個泥沼中掙扎著逃出來。所以我們借由很多逃避策略不去面對它,壓抑它,否定它、排斥它。你記住:“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xù)。”因為當你抗拒某種情緒或者某件事情的時候,你就會聚焦在那個情緒和事件上,這樣就賦予了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強大了。
l 怎樣能帶進光來?首先:你的自我覺察就會帶來覺知之光。其次,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有什么事情是你愛做的,而且是可以帶給你喜悅的?
l 快樂是需要外在條件的,而且它的范圍比較小,也有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而喜悅是發(fā)自內心的,然后可以大范圍的滲透到你的全身,而且不會遞減.........
l 定靜的功夫是對治我們紛亂思想和負面情緒的最有效的工具,因為它可以幫助你建立覺知,提升你對事物以及自我的覺察能力。定靜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來的,不過在過程當中,你會越來越感受到來自真我的那些特質:愛、喜悅、和平。
l 負面的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是驅散不走它們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
l 你會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逐漸看到讓你喜悅的東西,它們是無所不在的。一朵迎風招展的小花,一個嬰兒的微笑,一片陽光下閃亮的樹葉,一句朋友隨口的贊美,這些都是無聲的問候、喜悅的祝福。
30老婆不是秀給別人看的(身份認同的探索)
l 如果我們想突破身份認同就必須建立覺察的能力。
l 覺知是破除身份認同的第一步。要你放下身份認同是很難的,“看見”是第一步,先要看到自己認同某樣東西,也許你沒辦法立刻放下,但是如果你能徹底了解到你認同的那些東西,其實不是你,也是不屬于你的,你就有可能向外境追逐的噩夢中醒來。
31戰(zhàn)勝了勝肽(心想事成的秘密)
l 很多人談論心想事成,都是強調什么潛意識的積極力量,要用不停的正面思考來創(chuàng)造、顯化你所想要的東西。
l 心想事成的第一個定律就是,你所向往的東西必須是命中注定該是你的,或是與你的更高目的是一直的、有利于人類社會的。要不然就是你能夠深入到潛意識和真我的層面,破除人生的模式,學好自己該學的功課,破解你的命運,否則心想事成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l 當你真心想要一樣東西的時候,你身上散發(fā)出來的就是會吸引那樣東西的那種振動頻率,然后全宇宙就會聯(lián)合起來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32:未實現(xiàn)就先感恩(最后的試煉)
l 其實,讓若菱情緒起伏不定、讓她受苦的不是這個事情本身,而是她對事情的態(tài)度和看法還有圍繞著這件事情、若菱自己編造的種種故事。
l 維持一個觀察者的意識,看著你的這些負面情緒,不要批判,帶著愛的覺知,在你的心口處迎接它們。特別去感受那個小我被貶低、縮減的感受,只要你允許小我的縮編,你的內在空間會因此而擴大。記得,去允許,然后放下。
l 先要解除自己的人生模式,學會自己的功課,然后全心全意的用觀想的方法去散發(fā)事已成之后那種愉悅感受的振動能量,然后賴皮的在實現(xiàn)之前先去感恩,還有就是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很清楚很具體,而且要為它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時言行一致。
l 觀想你已經(jīng)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的最佳時刻是在早晨將醒未醒之際或者晚上將睡未睡之時,因為那個時候你與你的潛意識最為接近。
33:開始就是未來(迎風飛揚)
l 我們一直以來做的就是和現(xiàn)實去抗爭,對現(xiàn)實不滿,想要改變他人、改變環(huán)境,但都是徒勞無功的,甚至適得其反。我們不知道一切問題其實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只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會境由心轉地隨之改變。
l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反應你的內在。
l 親愛的,外邊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34 婚姻是一場修行(親密關系的聯(lián)結)
l 最終我發(fā)現(xiàn),我們還是要愿意去承認、接納自己的陰暗面,能夠看到自己的不完美,然后接納它們。同時、能否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和平相處,也是決定我們快樂指數(shù)的重要因素。
l 有些親密關系是業(yè)力關系,對方扮演黑天使的角色,用痛苦的方式讓你學習課題。有些伴侶是療愈關系,對方可以讓你在一個比較理性、溫和,具有安全感的環(huán)境下,療愈你內在的一些創(chuàng)傷。這兩種都可以說是靈魂伴侶啊!
35快樂和對錯,誰更重要(走出觀念的牢籠)
l 我們很多在靈修的人,每天想的都是要把自己變得更好、更完美,像接觸到宇宙能量的光和愛啦,嘴上說的寬恕啊、感恩啊。這些沒什么不好,可如果我們把自己內在不想面對的那些陰暗的人性,都藏在這些所謂的光明中,雖然自我感覺良好,但是長此以往會出問題的。
l 想要走出自己的觀念,你首先要看到自己有觀念,而且你的觀念是阻擋你進入自己內在和、喜悅的唯一障礙,這個負責人的態(tài)度一定要有。
36走出觀念,還原本來(回歸真我的自然狀態(tài))
l 你聽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嗎?”
l 再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我們人類以為快樂、滿足是通過不斷地積累有而獲得的,沒有人去體會或者重視無,每個人的做事、應對方式,想法,說話內容,都是在有的世界里取舍打轉,我們每一個人都被自己的損益觀操控,進入一個死胡同,困在里面找不到出口。
l 我們大多數(shù)人每天都是為了有意義的事情在繁忙,如果在每日的生活中,穿插一個“無意義”的機制,就能啟動他們回歸到空的能力,這也是我在前面說到的,要能夠走出觀念,必須要有看空和用空的機制,而這個機制可以經(jīng)由無意義來啟動。
l 這個能夠包容有和無的觀察者,其實就是一個黑白分明的太極圖,我們每一個完整的人,就應該是一個同時兼具有和無的太極圖。而經(jīng)過質變之后,就能夠回歸到我們原始身份的空無—無極,那個時候就真正大解脫、大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