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轉發朋友圈育兒知識,能夠應用的很少。我們通過對大量媽媽的觀察得出結論。不會用的原因,有六個字總結.
這六個字是:
“不練習,不幫助”
來說正題。先看看西方現代化醫學的認識
“發燒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是免疫系統加速工作的一種信號”
“發燒是治療疾病的火焰,是了不起的清潔工,是形成孩子免疫系統的重要部分”
中醫認為發燒是:
“發燒不是一場火災,需要滅火,而是警報系統響起,系統自帶殺毒軟件已經出開始救援。是正邪斗爭的一個結果,不是疾病的根本原因,任何不針對原因的處理措施都是耍流氓。”
退燒藥和抗生素等直接退燒副作用是什么呢?
直接退燒的過程很像是人體通過發燒來修復一個身體的BUG,通過發燒來查殺一些病毒。剛完成到50%的時候,你給按了一個重啟鍵。
發燒會不會燒壞腦子?燒成腦膜炎?燒成肺炎?
這個事情的邏輯順序是這樣,發燒本身并不會引發腦膜炎和肺炎,而是肺炎和腦膜炎引發了發燒的伴隨癥狀。如果擔心腦膜炎和肺炎可以從西醫角度來做檢查確認。肺炎相對腦膜炎發生的幾率會高一些,正確的中醫辨證處理也可以解決(不需要輸液等等)。所以認為發燒會燒壞腦子就好像是:
高燒會不會驚厥?
有習慣性驚厥史的孩子需要一些特別的護理來預防不驚厥。但其實驚厥和溫度并沒有直接的關系。臨床也有38度多就驚厥的案例,甚至有體質不佳的孩子不發燒時也會發生的驚厥,比如哭鬧過度,比如激烈運動之后發生。
此外,臨床發現,很多有習慣性驚厥史都和反復大量使用退燒藥發汗損傷津液有關,很多驚厥會發生在退燒藥之后的10分鐘內,這是因為人體為了快速調動津液所啟動的一種自保式的驚厥。(參見相關閱讀文章)
而絕大多數孩子,如果能夠正確處理發燒,也不會發生驚厥,即便偶然性的發生短暫的一分鐘驚厥,是屬于良性無害的,自保式的驚厥,那同樣也是因為人體需要津液的輸布產生的一種人體自保反應。不需要特別的處理。
一跳一跳的是不是驚厥了?
驚厥是指:局部肌肉抽搐,呼喚時沒有反應,頭往后仰,口眼歪斜,頻繁眨眼,嘴唇發烏,才可以認為是驚厥。
推拿可以退燒?
這個同樣需要辨證發燒背后的原因。與退燒藥,和抗生素掛水一樣。如果單純只是去推拿“退燒”的穴位,比如退六腑,推天河水,和使用退燒藥的使用在根本上也是一樣的,只能暫時達到“退燒”的假象,卻沒有解決根本的病因,同時也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傷害。
很多孩子亞健康,脾胃虛寒,過敏性疾病可能都可能是從【一次次“退燒”開始】
從羊爸爸所接觸的臨床案例來看,很多孩子和家長,由于不能正確認知到發燒以及小兒其他問題的本質,由于家庭的壓力,由于自身的焦慮,對孩子反復的進行錯誤的處理,導致孩子在2.3歲以后逐漸出現慢性過敏性疾病,久咳,咳喘,甚至哮喘,出現長期的大便問題,出現長期睡眠問題,消化問題。這個背后都反應了一個事實是:一次次錯誤的退燒只帶來了暫時的安寧,卻將孩子正在成長的嬌嫩的脾胃功能陷入了深淵中。
發燒的急重鑒別
急證需要找靠譜醫生:持續的神志不清,抽搐頻繁,持續高熱,大便幾日不通。有驚厥史的小兒,高熱時間超過三天,家長處理卻無效的。
普通發燒可以通過辨證處理:精神稍差,舌苔異常(變厚或變黃),怕冷,怕熱,手腳涼,手心燙,出汗而不退燒。
變蒸發燒不需要處理:精神正常,無汗或微汗,沒有明顯咳嗽,腹瀉,便秘的癥狀,手腳溫熱,耳朵,屁股涼。變蒸是小兒生長過程中生理的需要和更新。每次變蒸發燒后,小兒會在智力,體力方面就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下面是重點:
辨證發燒的種類和處理方法
積食發燒:由于吃了超過當下自身消化能力的食物而引發的腸胃垃圾積滯之后引起的發燒。不一定是吃的太多而引發積食,有時候,高蛋白制品,多油,重口味,多添加劑,多寒性,生冷,如水果等,由于需要通過更多的熱能動力進行消化吸收,所以,也會引發積食。
其中需要注意的兩個關鍵點是:1,自身脾胃消化能力和動能不足。(如小兒嬌嫩的脾胃,如正處在生病時,如相對的虛寒體質)
伴隨會有,舌苔厚,手心燙,大便硬黑,惡臭,或者便秘,口臭,愛喝水,怕熱等特征。
處理思路是:通便,消食化積。
中成藥可以使用的是四磨湯口服液,或保和顆粒。也可以使用外治法,如運八卦,掐四縫,下七節骨等。如果大便通了,垃圾排出了,就會退燒。
受寒發燒: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受了風寒。除了冬天,其他季節也同樣會受寒,比如空調房,比如洗澡或脫衣服,運動出汗后馬上脫了衣服,一冷一熱,都會容易受寒。
伴隨會有,舌苔薄白,鼻涕,噴嚏,鼻塞,咳嗽,怕冷,不出汗,或汗少等特征。
處理的思路是:祛寒發汗
如果是單純的受寒發燒沒有伴隨積食或其他情況,那么食療方法推薦的是生姜紅糖水,蔥白淡豆豉湯,外治法推薦的是按摩熱敷大椎,艾葉煮水泡腳,貼丁桂兒臍貼等。汗液會把風寒邪氣帶出體外,所以出汗后,就會退燒。
溫病發燒:有時是因為季節的變化,如春天陽氣生發時,人的體內也需要跟隨季節進行一些調整變化而引起的發燒,有時是因為感染了流行性病毒引發的發燒,多見高燒,幼兒急疹的情況。
伴隨會有,燒后出疹子,舌苔薄白,舌尖紅,怕熱,唇紅等癥狀。如果排除積食和受寒,那么基本可以定義會溫病發燒。
處理的思路是:舒肝透熱
推薦的食療方法是:三豆飲,黃豆綠豆兩把,黑豆一把,大火燒開小火燉煮2小時。每天喝三到四次。此類發燒,如幼兒急疹,不處理也都可以自愈。
重中之重:不是所有發燒都能發汗。如果積食發燒被使用發汗的方法退燒,可能會導致津液虧損,甚至驚厥。與誤用退燒藥的流氓行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