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 片 起 死 回 生
圖/文 紅袖
老師講完了修圖課程,就要求我們完成一次修圖作業。于是,特意找來兩張廢片做練習,想試下能否通過修圖,將廢片起死回生。于是,就有了以下兩張照片。
老師看到我的作業,第一句話就說:“簡直了!”嚇的我大氣不敢出,心怦怦直跳。小心翼翼地問:“老師,您這是要表揚還是要批評?” 結果老師對這兩張作品大為贊賞,并強烈建議我發到朋友圈,看看朋友們的反應。
得到如此褒獎真的是太意外了!雖然修完之后,對照原圖我也感覺差不多是天壤之別了,但是自己對最后的結論并沒有什么把握。
下面,對照原圖來說一下我的修圖思路和操作過程。
第一張,因為是追著小貓拍的,時間比較緊迫,這張照片拍的橫不平豎不直,背景雜亂。但是好處是,正好抓拍到了小貓轉頭的瞬間;聚集小貓面部,小貓的神態比較好,也比較清晰。
針對原圖中存在的問題,第一步,先裁切掉多余部分,以地面的一條黑色線條為基準線,用snapseed視角功能,將地面上的線條拉平。這樣雖然小貓看上去身子更拱了,但是也很自然,符合小貓的習性。
第二步,調整氛圍飽和度銳化等參數,使小貓看上去毛色更鮮亮,并且胡須根根清晰。
第三步,因為后面背景有些雜亂,所以用暈影功能虛化背景。因為小貓身體所占比例較大,并且距離人的視線比較近,就將暈影的中心置于小貓后背身體處,突出表現小貓的毛色。老師還特別表揚了這個虛化,說做的很自然,不像后加的。當然,老師肯定有鼓勵的成份在里面。
我交作業的那一版右側留的比較大,老師建議裁成豎版,按照老師提的建議做了,果然效果更理想了。
第二張,原圖畫面非常雜亂,但優勢是其中的一朵側逆光的荷花輪廓清晰比較好看。于是,考慮將這一朵荷花單獨摘出來,修圖美化。考慮到背景雖然雜亂,但整體上顏色比較暗,于是,就想用摳圖的方法來做。
第一步,先用snapseed進行裁切,將這一朵要提煉出來的花置于畫面黃金分割點上。
第二步,用畫筆中的曝光功能,將曝光值降到最低,然后涂抹荷花周圍。這一步很重要,可以用兩指將畫面放大,小心仔細地涂抹,盡量涂的干凈。第一遍程度不夠就保存,然后重復進行涂抹。可以保存——涂抹,保存——涂抹,重復若干次,直到效果滿意為止。如果花瓣的邊緣不小心涂上黑色了,可以用橡皮擦涂抹擦除。荷花下方的兩片花瓣感覺有點多余,也一并抹掉了。涂抹的時候,可以點一下右下角的小眼睛圖標,這樣涂抹的時候就能比較清楚地看清手指的涂抹路徑和痕跡了。
第三步,調整氛圍飽和度銳化等參數,使荷花顏色更飽滿,花蕊更清晰和突出。
第四步,導入黃油相機,套用了其中現成的一款模板,并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了修改。
這樣,兩張與原片截然不同的照片新鮮出爐了!
之前一直對修圖抱有成見,跟小伙伴們混久了,耳濡目染,也日漸接受,并且也感受到了修圖的好處。當下的社會,即使是自然景觀中,背景中也很容易有不想要的雜物出現,修圖恰好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另外,通過修圖,的確使主體更加突出,整體的視覺沖擊力以及畫面的藝術感都更強了。雖然對修圖有所接受,但是,我還是覺得修圖不可太過,還是要在尊重照片原景原貌的基礎上,通過修圖來適當提高照片的表現力。
歡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切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