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不知怎么了,沒來由地痛苦異常,好像總也找不到心妥帖安放的地方。
午后,坐在飄窗前,拿上一本書,端上一杯茶,一縷縷陽光透過潔白的窗紗溫柔地照射進來,暖暖地灑在身上,任誰看,一副祥和安逸的畫面。
只我知道,心在隱隱作痛,我無力地叩問自己,究竟是怎么了?
那么艱難的時光都已熬過去了,還在擔憂什么?難道真是更年期作祟嗎?為何心中總是彌漫著過度的焦慮和憂郁?潛意識的擔憂總是會偷跑出來,撕扯我的心緒。
老公身體在慢慢恢復,孩子每天有自覺學習,雖因疫情困在家里,但正好成就了一家三口在一起的難得時光。當下有什么難事嗎?還是無法接受一兩年后將要面對的不確定性的生活。
這個家多好啊,近200平的大房子,干凈整潔,寬敞明亮,擺放著喜歡的綠植、寬大布藝沙發、幾乎占據了整個墻面的時尚書櫥和大氣書桌,一桌一椅、一花一草,都是我的最愛。
老公脾氣溫和,一家三口和睦關愛,充滿了家的溫馨和溫暖。我的心應該滿滿地溢滿幸福才對,可為何,心在疼、在痛?
是對老年癡呆的母親擔憂嗎?難得倒休幾天,將母親接來一周,想盡盡孝心,但面對半夜突然鬧肚子、弄得床上、地板上都是黃金的母親,我手足無措,一遍又一遍地為母親擦洗身體,清理污物,不敢睡去,睜眼到天亮。
一周后,血壓正常的我,高壓150、低壓105。兩年后我面臨退休,工資銳減,能否承擔地起照顧行動不便又老年癡呆的母親這個艱巨任務又平衡好家庭?
兒子能否如愿工作,老公的身體能否恢復如常,五年前的灰飛煙滅,退休后即將面對的生活,盤桓于心,無法輕松面對。
有人說,生活就是一場修行。看來我的修行還太欠功底!
一場徹底退出就輕輕擊碎曾經的自信,一場場猝不及防就使我滿懷憂慮,經過五年的辛苦積累,曾經的損失已彌補回來,一切都是向好走向,可為什么心態卻如此不穩?
曾經的云淡風輕,曾經的灑脫大氣,曾經的自信滿滿,都跑哪去了?
這種心態只能使我更加沮喪、頹喪、衰減。
我必須好起來。
記得楊絳先生曾對一個充滿困惑的年輕人說過一句話:你的問題是書讀太少,而想得太多。
被這句話成功扎心了。是啊,我精神痛苦的深層次原因就是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憂慮那么多,有用嗎?反噬自己而已!
《別讓心太累》這本書買了多久了,零零星星地翻過,走心了嗎?為什么沒發現一位60多歲老太太的勵志故事。
昨天的痛,已經承受過了,有必要反復去兌現嗎?明天的痛,尚未到來,有必要提前結算嗎?只要肯用行動充實生命中的每一個“今天”,勇敢向前,機會就在柳暗花明間。
這句話猶如醍醐灌頂,直擊內心!
誰的生活不曾一地雞毛,誰的生活沒經歷過泥濘沼澤!
走過去,終會守得云開。闖過去,世界終會和顏悅色!
加油(?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