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22點10分,昭通市火車站,陌生的城市,身邊是方言叫賣的聲音,晦澀難懂。拖著行李箱,獨自站在一個賓館樓下,頭上黯淡的霓虹燈仿佛昭示著這座小城的寂寞。不停地有中年婦女來詢問:住宿嗎?到彝良不,再晚乜得車了。禮貌性的搖頭表示不需要,然后默默地等待新項目上接我的同事。手機上的時間跳動到了22點32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
“兄弟,你在哪呢?我們到了。”
“我在這個賓館的霓虹燈下面,身邊有一個黑色行李箱。”話音未落,我就看到有人向我揮手。
“這里這里。”三個人向我迎來,不由分說地接過我手上的行李:“一路上辛苦了,這都是我們技術部的同事。”
微笑應和著,一路上接我電話的前輩逐一介紹同事的名字,初來咋到,懸著的心也終于得以落下。在簡陋得只有三張床的宿舍里,靜靜地躺在床上,閉上眼,以求消磨掉路途上顛簸帶來的勞累。
工作兩個月就從武漢西安,再調到昭通,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雖然很小,但天空真的很藍,純凈不帶有一絲雜質,散落的云和輕緩的溪流,熾熱的陽光宣示著與平原不一樣的海拔。在這里開始新的征程似乎是不錯的選擇,新的項目,新的階段,新的生活。只有,曾經的夢想是舊的,舊得蒙上了一層紗,輕薄卻無法掀開。
工作是繁忙地,這是業主指定由我們公司來完成專業分包的工程,責任感和榮譽感逼迫每個人都投入百分之一百二的激情和精力。哪怕剛剛入職的我,肩上也必須擔起屬于自己的“重任”。在鋼筋混凝土的森林里摸爬滾打,在混亂不堪的現場中周旋博弈,才工作三個月就必須擁有和年齡不相符的世道圓滑。完全聽從領導的工作安排,起早貪黑,如同機器人一樣不知勞累地瘋狂工作。工地對面的燒烤攤成為一整天中,深夜里唯一的放松之地。
“你不知道,那些勞務有多難管,你怎么喊,怎么催都叫不動。看你是新來的根本不理你。”
“我還不是,總包的人各種改方案,各種要求,臣妾做不到啊,我也很絕望啊!”
“真的是太累了,還沒有加班費,干著經理的活,拿著普工的工資。唉,再這樣下去,怎么讓人想留下。”
“不說了不說了,走一個。”眾人舉起酒杯,一飲而盡,仿佛想要沖散心中所有的不快。
深夜,熟悉的燒烤攤,觥籌交錯間,我偷偷問同樣調過來的新員工,你想過長久的計劃嗎?
“一直這么辛苦,肯定不想待。事少錢多離家近,而現在是事多錢少離家遠,一樣不占。”
“那你當初怎么進的公司,以后有什么計劃呢?”
“學的是這個,聽著待遇環境還不錯就進了,誰知道西部這邊這么坑。計劃?干不下去就再找個工作唄,不行就讀研。”
“不行就讀研唄”說起來輕松,我極其不喜歡對著工科讀本去鉆研。就像在嚼一塊干癟的面包,能填飽肚子卻生硬難咽。接不上話,只能嘆一口氣,默默喝酒。
重負之下,兩名同事離開了我們,選擇了考研的道路。離別的夜晚,他和我們嘮嗑了會,一一握手,祝福之后,轉身離開。看著他消失在門口的身影,我內心就像被一根細小的針,輕輕地,微微地刺了一下,一股不甘心的情緒翻涌而上,我好像忘了什么?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被我遺忘了,努力地回想,最后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日清晨,難得整理完昨日遺留的任務,翻到電腦里的留存的小說《七夜雪》,點開瀏覽了兩行,時間在不知不覺流逝,直到身邊的人拍打我的肩膀:“嘿,兄弟,吃飯了。平時都沒見你那么投入,偷個閑就如此熟練了啊。”才驚覺,已過正午。而這一句打趣的話使我醍醐灌頂,原來一直被我深藏心底的東西就是這一頁頁的文字,承載了另一份人生的文字。隨后一段時間,我用盡一切機會去尋找和文字接觸的機會,直到遇到簡書,遇到無戒老師的365訓練營。
可工作真的忙的不可開交,且時間極不規律,永遠無法知道下一秒會有什么事情找上門來,急需處理。周末的23點,寂靜的夜,月光灑在青青的綠化帶上。獨自在辦公室處理完所有事情,帶著困頓搜索一下有關文字的消息。正巧無戒365天極限挑戰營:招募開啟(可報名)登在了首頁,點擊連接,字里行間對于文字的熱愛吸引了我,想象著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向同一個方向努力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于是我報名了。但現實就是骨感的。報名對我的工作沒有任何直接的改觀。忙,還是一如既往的忙,日更訓練營既不能讓我的工作減少,也不能讓我身心得到放松。反而讓我的工作變得更多了——每天抽一點時間寫字,沒空輸入也盡量保證思維的活躍。
寫下第一篇文章一首歌,一個故事,一段人生青澀,卻直抒胸臆。由于時間,由于能力所限,文字如散亂的遐思,純粹地在記錄一段時間內的所想,卻成為了一個完美地輸出渠道。雖然不紅不火,卻安穩樂道。
前段時間,公司領導來視察,計劃讓幾個員工代表和項目班子發言提問,不知怎么剛過總工就默認成每個人都發表一下感想。當時的我還以為是一場沒有意義的“聽講”,在組織當天“日更作業”的語言,等發言到我前一位前輩時我才發現這個事實,匆忙之中想了三個要點,臨時組織一下語言就上了。發言完,領導特意詢問了一下我的名字,全場新員工只有我被點到名字。若不是每日的“交作業”,我想我也許并不能在短時間內組織一次有層次,有內容的發言。盡管時間很短,但在潛移默化中已經感受到文字蘇醒的力量。
公司領導走后,趁此機會一群同事又出去瀟灑一把。十幾個人,熱熱鬧鬧地侃天侃地。同我一樣調過來的同事和我談到曾經的那個問題:“你是武漢人,怎么想到來西部?你是打算繼續干還是回武漢找工作?”
“來西部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學了這個專業,進了這份行業,我也很迷茫,生活總是沒辦法。”我輕笑地回答:“至于回不回武漢,應該是要回的,但是我希望的是有朝一日,我能靠文字養活自己。”
“碼字?厲害了你!”
“一般般啦”我高興地舉起杯子:“喝!”
無戒365天日更營 寫作訓練第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