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難度相當于:既然我覺得寫東西這么難受,每天心里面都是拒絕的,為什么還交錢參加一個不交作業(yè)就會被踢出去的寫作群呢。
自由譯者收入不穩(wěn)定,碼字搬磚也挺苦挺累的,為什么我碩士畢業(yè)以后不顧父母嘮叨也要宅在家里做這行呢?
沒有畢業(yè)的時候,因為論文憋悶無比,去杭州和烏鎮(zhèn)散心。這一下玩得酣暢淋漓,腦洞大開,忽然又悲從中來:老娘我讀了二十幾年書都沒好好玩過!當下覺得我要工作一陣玩一陣,把工作賺的錢用來玩。為什么考慮以后呀,要活在當下!做什么呢?做自由譯者完美地符合了這種志向。翻譯工作是項目型的,項目結束就可以去玩。玩的時候也不怕工作來打擾,拒絕就是了。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就愛干嘛干嘛。
人心情好的時候運氣就很好。回來沒多久,單子如雪片般飛來,第一個月用十天賺到三千多,第二個月賺到六千多,第三個月賺到一萬一(不過一個月也基本排滿了,好累啊),第四個月——開開心心買衣服去咯。那時我簡直是活出自我,美夢成真。因為中學的時候,就幻想自己可以一邊旅行、一邊看書、一邊寫作、一邊賺錢。那是我最想要的生活。
我本科是學化學的,并不想畢業(yè)以后研究化學或者去當中學老師。偶然發(fā)現(xiàn)自己有中英即時轉換的能力,就萌生做翻譯的想法。再搜索一下翻譯的就業(yè)前景和職業(yè)常態(tài),簡直太合我胃口了。口譯員全國各地飛來飛去,和高端人士隨行交流,當然,也是最重要的是,薪酬不菲。這樣,我用比較少的時間賺到比較多的錢,空閑時間我就可以彈彈琴,作作畫,追求那些文人雅士的愛好了。嗯,就是訓練時間比較長,比較枯燥,比較苦。但是要了解很多領域看很多書——這是我喜歡的呀!要背很多單詞——我不怕呀!那時我滿腔熱血,覺得自己一定能熬下來。
其實高中就發(fā)現(xiàn)自己為了圖快(偷懶),喜歡用英語記筆記(老師說的是中文)。其實我從小英語好。大一就考慮過畢業(yè)以后干什么。偶然邂逅了“同聲傳譯”“會議口譯”這些神秘的詞。但是一搜索,誒,會掉頭發(fā)誒?精神壓力大誒?同傳箱很悶誒?只能做到三十五歲誒?好吧,我不做口譯了,換個吧。沒想到大三下決心考研時,還是選擇了翻譯。因為準備不充分,面試太過緊張,我沒有考上口譯專業(yè),去了筆譯專業(yè)。
讀研時,我偶爾會想,如果我大一見到“同傳”這個詞的時候,沒有被那些紙老虎的描述嚇到,如果我大一就勤勤懇懇矢志不渝地超這個方向努力,那么考研的時候我早就很厲害了,可以選擇更牛逼的學校,針對性更強的專業(yè)。
你們一定以為我就這樣痛定思痛,然后真的勤勤懇懇矢志不渝地在坎坷崎嶇的翻譯之路上走下去了?NO.研一上我確實是勤勤懇懇的,學習聞一多先生“何妨一下樓”的精神,宅在宿舍研讀翻譯,晚上最早也要到十二點才睡覺。不過那時我們整個宿舍都是這樣,因為——作業(yè)真多啊。當時我是真的全身心投入在翻譯中,覺得每天時間都不夠用。一頭扎進語言知識的海洋里,游啊游,暢快無比。我還跟學長說,這種感覺讓我想做一輩子的翻譯。因為我是一個很容易對事物失去新鮮感的人。我對很多東西感興趣,但是又會很快失去興趣,然后轉身離去……我覺得自己應該一輩子都不會厭倦翻譯,因為那么多專業(yè)知識、文化背景、語言色彩……隨便抽一個出來都是浩如煙海。譯海無涯,譯無止境,又要譯心譯意。(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