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我們都在追逐快樂,長大一點,我們可能會追問意義。
其實,快樂本就是幻影?!皹贰敝苑Q為“快”,是因其短暫易逝,因此對于所得到的一切快樂和榮耀,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領受,倘若在其中沉溺,原本的初心就會被其吞噬。
從古至今,真實的從來不是快樂,而是人生的孤獨和虛無,是我們獨自面對自己時要與之對抗的東西。
所謂的“單純善良”,或許也只是孩童的專屬,成年人終要學會分辨并面對自身和世界的光與暗。
我們若看不到自己的光,就可能隨波逐流、活在別人眼中;
若不承認自己的暗,就容易自以為善,容易審判別人,卻放過自己,甚至為了自我保護而傷及他人。
我們若看不到世界的光,很可能失去前行的動力、自暴自棄;
若看不清世界的暗,就容易陷入幼稚,無法成熟。
羅翔老師經常引用一句話:我們登上并非我們選擇的舞臺,上演并非我們所選擇的劇本。他的另一句話是:對于可控的事,要保持謹慎,對于不可控的事,要保持樂觀。
樂觀的前提必須是相信,正如悲觀的起因一定是懷疑一樣。
新約希伯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面對未知的劇本和不可控的明天,我們唯有相信。人若失去了信念,就會開始自我懷疑,陷入恐懼和彷徨。
在這個充滿謊言和混亂的時代,我們不知道該相信什么,有時候會盲目追求一切可以彰顯自己存在的東西,自以為實現了自我的時候,其實已經失去了最珍貴的自己。我們往往就像童話里自以為穿著新裝的皇帝,其實在看清世界的真相和本質方面,還不如一個天真的孩子。
使徒保羅說:“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掉背后,努力面前的,向著標桿直跑?!?br>
希望我們都目光向前,找到自己的方向,朝著未知,勇敢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