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工學院包裝工程張志森 潮聲文學社? ? ? ? ?QQ :1853121134
夜空有星星就顯得格外靜謐,春天碧綠的田野和山巒有了鮮花和蔥郁樹木的點綴就更加多姿多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恐懼,我們再正常不過的心理活動。當我們面臨失去,我們會恐懼;當我們面臨挫折,我們會恐懼,當我們面對災難,我們依然會恐懼。但也許,恐懼本身并沒有這么可怕,真正令我們恐懼的,而是我們的無知。
三個月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中國,當我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會擔心自己身邊會不會有病毒的存在,我們會不會也感染上這個可怕的疾病。一開始的我其實并沒有去深入了解這個病毒,只是聽說這場瘟疫的傳播力之強。我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一下國內的疫情情況,面對確診病例的與日俱增,我變得愈來不安。我甚至不敢開窗通風,生怕病毒會通過空氣傳播進來。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睡覺,突然渾身不自覺戰栗,一開始我并沒有在意,認為睡著之后就會好些,但是后來我還是從迷糊中醒來,那時的我全身發熱。我走進爸媽的房間將情況告訴他們,待量完體溫之后高達39度后,父親第一反應就是想立即送我去醫院檢查。但母親和我還是想:“要不先吃藥看一晚上情況吧。”因為我們都有些懷疑可能不是新冠肺炎,我們一直都在家呀,沒有一個人出去,病毒從何而來呢?如果并不是感染,那去匆忙去醫院還會給醫院造成麻煩。于是我吃了一些退燒藥之后又回到了床上。
我蜷縮著躺著,閉著眼,努力讓自己睡著。可身體的高溫讓我還是漸漸害怕起來。“我真不該打開窗戶”、“是不是真的感染了”、“是我到樓下倒垃圾的時候感染到了嗎?”、“我能被治好嗎?”、“我會不會死呀?”從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新冠致死率雖然在我國確實不高,但是如果真正感覺死亡將要來臨時我才認識到,死亡人數一例都沒有最好!
我想起了《心若向陽,何懼憂傷》中的一句話:“每當迷失自我的時候,點一盞心燈,讓它照亮你的靈魂。不要等到孤單時才想念起你的朋友,不要等到想要得到愛時才學會付出,不要等到失敗才記起他人的忠告不要等到別人指出才知道自己錯了,不要等到生病才意識到生命的脆弱……”我有些絲絲后悔當我讀這本書時沒能真正領悟這句話的含義。在書中還有這么一句話:“信念,希望,來自內心。如果內心冷卻了,即使在春天里,陽光也是僵硬的。如果內心擁有信念,即使在寒冬里,心中的陽光也會溫暖全身。”之后,我就不斷地安慰著自己,對自己說可能就是著涼了。為什么只有我發燒了呢?病毒傳染力不是很強嗎?我慢慢放松下來,盡力著使自己入眠。我也慢慢相信,若陽光一直在我心底,那陽光一定會在明天。
第二天中午,我睜開朦朧的雙眼,父母正在床頭看著我,他們面帶笑容,輕輕撫摸著我的額頭,我才意識身體似乎不那么燙了,雖然還有一些頭痛但是也沒有昨晚那么嚴重。之后我又吃了幾次藥沒幾天就痊愈了。后來我去查閱資料才知道我當時的想法是多么的無知與可笑。新冠病毒并不會在空氣中傳播,而且癥狀不僅僅只有發燒,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和咳嗽的癥狀,那時的我真是杞人憂天。
現在時隔一個多月,當我回想起那次經歷時我仍感慨萬千。正如書中所說,“不要等到生病才意識到生命的脆弱。”我也不敢想象如果那一晚我一直無法平靜的話,那一夜該有多么艱難。“書是逆境中的慰藉。”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讀的書,而真正讓書中語言內化與心的,是我們在生活中真正與它相逢,與它牽手,與它一起迎接生活,一起走向陽光。
“心若向陽,何懼悲傷。”近年來成為了一句多么耳熟能詳的話語,又被我們用在了多少地方。也許我們都會領會其中的含義,但我們在何時想起了它,我們又在何時用到了它。讀書,讓我們不再無知,讓我們不再恐懼。
作者:18工學院張志森
QQ;18531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