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身邊的療愈者可以說的話題實在是太多了,在我看到這個題目的第一刻,我的腦海中就同時蹦出了很多的人選,當然,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呢,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太能夠輕易接觸到的,比如說,我曾經師從的心理治療師,比如說,我曾經聽過課的大學教授,比如說,無論發生任何事,都始終對我不離不棄的家人,在我艱難困苦時曾經拉過我一把的朋友,再比如說,如耶穌,佛陀等智者,甚至是我心愛的書,等等。
如果可以將療愈者的范圍不限定于具體個人的話,放開思路,我想萬事萬物都可以給我以療愈,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天堂,迷茫時讀到的給人警醒的一句格言,饑渴難耐時遇到的一汪清泉,失去航向時,遠方的一盞明燈等等,那些溫暖的燭照啊,都成為人心靈的療愈。
重歸話題,既然這周的作業是訪談,訪談的對象是人,那我就選擇我認識的朋友中一位堪稱療愈者的知心大姐來進行講述。
大姐姓周,我們都叫她周姐。周姐是一個非常熱心腸的人。他的人生經歷很簡單,也很不簡單,她早年從會計專業畢業以后,進入銀行當一個小職員,在職業生涯的頭十年都默默無聞的做著最基礎的積累的工作。后來結婚生子,一如平淡往常。
然而命運的轉機發生在她有了孩子之后,本以為職業生涯就這樣平淡的發展下去,沒想到,有過多年金融從業經歷的她,再加上已經結婚有了孩子,在家庭方面沒有后顧之憂,重回職場之后格外受歡迎,職業發展走上了快車道,于是在四十歲即將到來之時,終于實現了財富自由。
然而周姐令人佩服的,并不僅僅是她在職業上的成就,而在于她,始終是身邊人的療愈師。她的微信簽名是:關心他人是一種美德。她常常引以為傲的事,是自己無論身價多少,始終可以跟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不同背景的人玩到一起。今天,她可以混跡于一幫90后95后的小弟弟小妹妹們,跟他們共談職業發展和人生理想。明天她又可以跟一群跳廣場舞的大媽大爺一起逛公園,談孫子孫女兒,享受天倫之樂。
我格外喜歡周姐的一點,是她作為一個療愈者,可以在不同的時空,或者是在同一時間不同的人身上淋漓盡致的展現她關懷和呵護的本質,任何人和她在一起玩,都不會感受到被忽視,而能夠享受到愛與尊重,而這種正向的積極的能量本身就有很強的療愈作用。
采訪時,我很好奇的問她,是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她這樣回答我:
首先性格原因,我本身的性格就比較愛玩愛鬧,我不喜歡那些要工作就一頭扎進工作里,絲毫沒有個人生活的人,我喜歡玩的時候,好好玩工作的時候認真工作的樣子,而這種工作和生活截然分開的習慣,也讓我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對于界限感掌握的比較好,拿捏得比較有分寸。有些人是生活中的朋友,可以一起玩,有些人則是事業上的伙伴,需要一起工作,對待這兩類人各自有不同的方法你需要展現出更加綜合和立體的性格特質,才可以在各類生活和工作情境中游刃有余,從而也讓自己得到療愈。
其次是一種生活閱歷的積累。在你年輕的時候,你可能認為你的成功更多來自于自己的努力,踏實,刻苦,勤奮,外加一點點運氣,然而,當你的職位和身份越來越高的時候,你就會越來越明白那句古話,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你會越來越明白你的成功是因為有很多人在旁邊托著你,而當你的力量越大的時候,你的責任也會越大,你需要去呵護和照顧更多人的感受,同時也能夠影響到更多的人,這個時候,你的言談舉止,就需要注意不要給他人帶來不便和負面的影響,時刻呈現出愛與關心的品質。
最后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你本身就是愛,圓滿,自由,你本不需要療愈者,你就是你自己最好的療愈者,相信這點,我所做的,不過是激發你本身就有的善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