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問我,媽媽,冬天吃什么?好模糊的問題,怎么會這樣問,我說,你現在吃了什么就是什么,現在就是冬天。
可是,我現在吃的和別的季節吃的一樣啊,有了,冬天有臘肉吃。女兒為自己找到了答案高興不已。
我卻限入了沉思,孩子已經從生活上沒有什么四季之分了。冬天照樣可以買到西紅柿,黃瓜這些夏天成熟的蔬果,甚至去超市隨便都能買到西瓜,只是價格稍貴些。
我特意帶女兒到爸爸門口的菜園里看,有白菜,白蘿卜,胡蘿卜,蒜苗,芹菜,包菜等等。
我看到那些包得緊緊的白菜,我們叫黃芽白,一個一個挨著站立在土上,外面有些枯黃的葉子,這是勇敢的保護者。
我們小的時候物產沒有這么豐富,只有應季蔬菜吃。夏天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冬天白菜,蘿卜。冬天想吃個西紅柿,黃瓜,那是不可能的。
想起媽媽在家做飯的時候,做飯之前用刀齊著泥土切斷黃芽白的根,一顆沉甸甸的白菜就掂在手上了,得好幾斤重。這說明她長的好,緊實。扒去外層的枯葉,露出里面白白凈凈的寬密的莖,葉子也是白色,只是越到里面直至菜芯,顏色漸漸變黃。
媽媽做黃芽白是一片葉子一片葉子的扒下來,四五片葉子可以炒一大碗。在清水里稍過一下,事實上芽白包的那么緊,南方又雨水多,這菜是一點都不臟。
把芽白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白色的莖新鮮含水份高,刀切下去發出脆脆的聲音。然后切一點姜絲備用。
媽媽說炒蔬菜一定要大火,油熱以后放姜絲煸香,隨后放入芽白爆炒,出鍋前放點鹽就可以了。也可以把黃牙白,對半兒切開。一次炒半顆和1/4顆這樣的話,每次都可以吃到芯。
冬天的白菜脆嫩多汁,口感極好。在北方離不開冬儲大白菜,那時見小販拉一大車大白菜走街串巷的叫賣。有時一毛,有時幾分一斤,有人家出來買,有的買一百斤,有的買二百斤。那時我還納悶,買那么多白菜干什么?
而且我還發現白菜也多種,除了自己在家見過的黃芽白,還有綠色的葉子包的不太緊的白菜,還有種長長的葉子的也叫白菜。
北方溫度低,室內有暖氣式燒了爐子的人家,白菜一般堆在門口或是院子里。但也不敢露天放,怕凍壞了。一般可以放一個冬天,怪不得叫冬儲大白菜呢。
也是到了北方,才知道原來白菜除了爆炒還可以剁碎了和肉餡一起包餃子或包子。以前房東阿姨,如今竟是忘了她姓什么,
只記得有時臨近中午了會問我一句,中午做點啥好吃的?我就會笑著說做什么什么,然后反問她。
阿姨很隨意地說,中午捏幾個餃子吃吧,有白菜,有肉。我很吃驚,對于我這個南方人來說,包一頓餃子不亞于一項大工程。和面,餳面,搟餃子皮,剁菜,剁肉,調餡,包成餃子。哪一個步驟都不簡單,阿姨說的好像馬上就可以做出來似的。
我弱弱的說,中午吃啊,來的及嗎?阿姨說,來得及呀,中午就我們老兩口吃。和點面,餳面的功夫剁菜和肉,調好餡,然后搟上幾個皮,捏上幾個餃子就好了。
我只有佩服的點點頭,目送著阿姨從院子角落里拿了一顆白菜,然后歡快地走進屋做飯去的背影。
在北方還有一道菜是常吃的,那就是豬肉燉粉條。一塊一塊的五花肉,圓條條的粉條,還有大塊大塊的白菜,一大鍋熱乎乎的端上來。在這寒冷的冬天吃上這么一份確實感覺暖心又暖胃。
我在家只吃過炒的白菜,沒想到做燉菜,白菜也很好吃。很多女孩子不愛吃肥肉,但是白菜放在肉里面,它自帶有五花肉的肉味,味道也變的很鮮美。
東北人用白菜做的酸菜,在北方也很是流行吃。我們雖然很少吃帶酸味的菜,但是酸菜汆白肉,這個小火鍋,確實味道不錯。
記得《大長今》流行的時候。劇情里有大長今被人陷害,偷走了食材,后來她想到用大白菜來做菜,最后贏了。那會兒也才知道大白菜是由中國傳到韓國的。看到這個橋段時自己也會感覺很自豪。
只是現如今韓國用大白菜做的泡菜已經是風靡全球了,尤其是在中國,很多人花大價錢購買韓國泡菜。其實我們國家朝鮮族做的那些泡菜,也挺好吃的。
記得以前有一位同事就是朝鮮族的,她從家里帶過來一些酸菜。有大白菜,也有一些是菜根做的。其實味道都很好,不遜于韓國泡菜。
現在確實物產豐富,想吃什么菜,就可以買到什么菜。但是我還是想說,我們最好是能吃應季的蔬菜。大棚蔬菜固然好,品種多樣,果實大而新鮮,偶爾買些吃也不錯。但最好我們還是什么季節吃什么菜,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失去了四季分明的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