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即將三十歲了(說出這句話時,為什么心里一陣莫名恐慌o(╯□╰)o)。
三十歲,在人的一生中來說,是個黃金段年齡。它既不像二十歲那么青澀,也不像四十歲那么老成。三十歲,人生的一切都剛剛在展開。拿八零后為例,大學畢業,剛奮斗幾年,事業剛開始起步,正準備邁開腳步宏圖大展。前景是如此美好。
但是,無論怎樣,三十歲,對于女人來說,是個讓人恐慌的年齡,仿佛青春一夜之間被吹走般,不再波波脆。三十歲不結婚的女人,會被人說成大齡剩女(雖然我從來不認同剩女這個詞)。
三十而立。我一直以為指的是成家立業,在寫文章前,我還特意去百度了這個來龍去脈。看到它真正的含義之后,我釋然了,還好,我并沒有落后太多。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業,指的是30歲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自己應承受的責任。簡單一句話,30歲,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困難。
三十歲,我想好好的和過去糟糕的那一部分自己告別,活出一個新的自我。
為什么人們習慣在新年做計劃?因為新的一年,長了一歲,給過去的自己一個總結,才能更好的看見未來的自己。新的一年,長了一歲,其實和平常沒什么兩樣,但賦予這些日子以特定的意義,它就和平常的日子有了不同,這也是儀式感的一種啊。
在剛剛過去的新年里,我沒來得及做計劃。在即將來臨的三十歲,我想給自己一個交代。黃先生經常問我,你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滿意嗎?你感覺得你幸福嗎(他也許在CCTV工作過)?我常用這八個字作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的,我們不到三十歲,靠自己的努力,在這個城市,擁有自己的房子、車子,還有一個可愛的孩子。雖不大富大貴,卻也衣食無憂。但如果可以活得更有意義一點,誰不愿意呢?畢竟,我們來到這個世上,不僅是為了房子和車子而奮斗的。在我的人生觀中,生命不是用來飛黃騰達的,也不是為了出人頭地。而是,來到這個世上,就是要好好體驗一番,做自己想做事,看更多的人,走更多不同的路。有句話說,我努力的向上爬,不是為了讓世界看見我,而是為了能站在更高處,看到更多的世界。
有時我也會想,女人嘛,結婚生子了,就好好做賢妻良母吧,以家庭為主和陪伴孩子成長才是最重要的。這是為自己的懶惰找冠冕堂皇的借口。陪伴孩子成長和實現自己夢想一點都不沖突。之前看到一個故事特別勵志,日本女醫生吉田穗波,在陸續生了5個孩子、全職工作的同時,到哈佛留學兩年,還出了本書。雖然網上都說是源于高效的時間管理,在我看來,最主要是要有想法與行動,期間還要有堅持的毅力。三十歲以前,我有很多夢想,但只有夢,只有想,卻從來沒有行動。三十歲,給了我恐慌,感覺自己再不行動,十年又會過去了。我怕我到四十歲時還沒有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還在懊悔自己三十歲的時候沒行動,等到那時,什么都彌補不了我的悔恨,十年時間又過去了。看過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我最大的動力就是恐懼。是的,我現在就是被恐懼推著往前走。
三十歲這一年,我希望自己每天打了雞血一樣向前沖,把設定好的目標通通完成(等目標實現了才告訴你是什么)。一步一個腳印,也許很辛苦,也許會很累,但是每天都過得很有意義,每天都充滿激情。這會讓我覺得比過去二十多年還活得帶勁。
也許你也會有這種感覺,當你立志時,雞血打得特別足,堅持了一兩天之后,你又恢復了原狀,還是覺得原來的日子比較舒服。你感覺那種舒服的日子在拉扯你,在召喚你,如果你回去了,你就功虧一貫,打回原形了。現在每當舒服的日子在召喚我時,我就想想立志時的心態,想想那種恐懼,我想,我不能重走舊路。所以,我在周六休息的晚上,凌晨十二點,還在寫這篇文章啊。我很困,很累,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我已經很多年沒這么拼搏過了,但是這種感覺真的很棒,為夢想拼搏的狀態,比睡個三天兩夜舒服多了。
三十歲,我希望自己讀更多的書,看更多的風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要讀書和行走都一起來,無限拓寬生命的深度和廣度。我女兒現在還不到一歲,但是她跟我一樣,是個喜歡出去玩的主,只要走出家門,她都會手舞足蹈,坐在她的安全座椅上,她就在看風景。無論去哪里,我都會帶上她,一起去看風景,一起去體驗生活。
三十歲,我希望自己的思維成熟一點,不要再懵懵懂懂像個不帶腦子的愣頭青(我無厘頭的時候,黃先生就是這么稱呼我的)。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要經過腦子(說明我以前經常說話不經腦)。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負責。
三十歲,我希望我做事果斷利索一點,不要再優柔寡斷。我這個特點快把我們家的黃生搞瘋了。我有個不靠譜的特點,喜歡頭腦一熱,就想著干點什么事情,到萬事俱備只欠行動時,我才會考慮這件事的可行性。上次我們全家去大峽谷游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一開始,就是我計劃去的,我把酒店線路什么都查好了,需要用到的東西都買好了,但是臨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我才想著帶著女兒去爬山不適合,我跟黃先生糾結,要不不去了。他很崩潰。他后來狠狠的教育了我一頓,后來我們還是堅持去了,事實證明,效果也不錯,我們對那次行程都很滿意。類似的事情發生得不是一兩次,有時我也覺得自己是個奇葩。這是病,得治。以后決定好的事情,如果不是因為客觀因素,決不輕易更改。我想說的是,待在原地是很舒服,也沒風險。但你只能走重復的路,看重復的風景。承擔一點風險,看不同的風景,我愿意。
嘿,三十歲,你來吧,我不怕你,我已經做好迎接你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