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那天前同事約我,本想看電影的,奈何電影院基本滿座了,沒滿座的位置也是非常微妙。
所以我倆逛街了。但是呢,自己都沒啥想要的,她說她要給她媽媽買個包。于是我們沿著人民路逛,逛了一家家店。終于看到一眼看中一個黑色、大方、休閑而樸素的包包。打開一看,有內(nèi)包、有袋子,非常完美吧。一眼看中的大都價格不菲。
那個包因為過年打了5.8折,是405元。朋友猶豫了很久。我說,遇到喜歡的人不容易,那么遇到喜歡的東西就擁有吧。朋友說,我只是在衡量,給媽媽報價多少合適,告訴她實際價格她肯定會肉疼的,覺得不值得。
這句話一出來,就得到了我的認同。我也是這樣,每次給媽媽買東西都會在實際價格上打一個折扣。幸好媽媽的小姐妹很少。不然補同款的差價也是會補到吃土的。
小時候,媽媽為了讓我們吃更多肉,會告訴我們,她不喜歡吃肉,只喜歡吃菜。如果不是天生的食素主義者,怎么會只喜歡吃素不喜歡吃肉呢?
長大后,為了媽媽寬心,不管買了什么都會告訴她對半的價格。偶爾對半的價格貴了,媽媽雖然很開心,卻舍不得穿。比如:去年冬天給媽媽買了一件羽絨服,買來花了899元,對媽媽報價399元。即便這樣,我也是從來沒有見過媽媽穿過,一直孤獨的掛在衣櫥里。
那個冬天下了兩場雪。我心愛的媽媽還是沒有穿那件暗紅色的羽絨服。不過同事的媽媽次日挎著朋友新給她買的包包去她兒子未來的丈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