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去沙頭角中英街了,近日陪客人去轉了轉。
小街的沙頭角這側修得挺漂亮,香港那側還是老樣子。最大的變化是冷冷清清,狹窄的小街,稀稀落落的游人,兩側的商家熱情拉客,但沒見有誰購物。
中英街長不過千米,寬不足七米,不僅有“一街兩制”的獨有景觀,曾及何時,更是享有“購物天堂”的美譽“。
那個時候,兩側的店鋪物美價廉,人們到中英街都舍得大把大把地花錢購物。盡管受到嚴格的人流控制,可每天都會有近十萬人次涌進來。每個大小店鋪都賺得缽盈盆滿。
來的人多了,有的商家很快見利忘義,想出各種騙術欺蒙游客,花樣又不斷翻新升級,坑蒙拐騙,強買強賣,外地游客在中英街購物,很少不被坑的。
沒過幾年,沙頭角中英街臭名遠揚。人們不僅不去購物,連觀光都懶得去了。中英街兩側店鋪的商家最終被自己釀成的苦酒灌倒,再也沒有爬起來。
幾年后,我在香港購物時說起中英街,他們同樣瞧不起在中英街上經商的香港人。銅鑼灣有個店鋪老板對我說,香港商家的信譽都被中英街的那些人給毀了。
90年代初,我來深圳工作不久,那年想回老家過春節,1月份的一天專程來中英街購物。
那天我在中英街沙頭角一側的一家表店花200元買了一塊名表,挑好后看著店主裝盒,樂顛顛地帶回來。次日早晨還美滋滋地拿出來欣賞,結果發現表不走了。翻過來用手指輕松地就扭開了表后蓋,表芯兒居然是塑料的。
我氣不過,托人找店主把表退了回去。
可是,外地游客被坑騙只能自認倒霉。那時候,來深圳要有邊防證,進沙頭角中英街要有進入邊防禁區特許通行證。每天的指標限制很嚴,別說回不去,即使有機會回去也討不來說法。
改革開放初期,中英街商家坑蒙拐騙的事,只不過是東南沿海一些城市某些商家的縮影。
我90年代初到的深圳,東南沿海城市大都去過。住店、用餐和購物商家沒規矩地隨口漲價是最常見的事,如果得罪了他們,天知道還會搞出什么幺蛾子坑你。
市場經濟說到底還是法制經濟,深圳在90年代中期加大整治市場秩序力度,不斷健全制度,完善法制,政府有作為敢擔當,那些亂象很快過去,深圳良好的社會秩序,經濟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
可是,深圳不同于其它地區,沒有歷史包袱,過去是一張白紙,又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營商環境好,吸引投資的能力強。又是最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人都來自全國各地,觀念新,善于學習和應用外來經驗,善于適應國內外大趨勢。
各個地區都有各個地區的歷史和現實的特殊性。深圳能發展起來,不等于其它地區也能像深圳這樣發展。
2017年,我大部分的時間是在東北度過的,感覺很多地方似乎還殘留著計劃經濟的影子。
相比較而言,東北很多人還缺乏足夠的市場觀念,不論是旅游景點還是商家店鋪,很多人經營理念過時,手段粗糙生硬,不大懂營銷,不善于或者說不屑于包裝,無論好壞基本上都是以本來的面目示人。用東北土話說,“就這玩意兒你愿要不要”。
東北人很實誠,有時候又很倔強,吃軟不吃硬。他們做買賣也很特別。
南方商人講究和氣生財,買賣雙方討價還價,有時的幅度很大,即使談不攏,買賣不成仁義在,一般不會意氣用事。我們在南方都知道小市場的商家賣貨要價的謊很大,常常要狠狠地往下砍價,不然就會吃虧。
可是,在東北用這套手法購物不僅不靈,還會招致很大反感,甚至會起沖突。他們賣東西,大多是標多少錢就賣多少錢,你跟他亂講價搞得他煩了,有時倔勁上來貴賤都不賣你,你給多少錢也不掙你的。
東北人講義氣要面子,古道熱腸,即使自己沒有錢,對朋友也不會吝嗇。兩個好哥們兒到飯店喝酒,最后會為了爭買單打起來,這在其它許多省份的人看來絕對不可思議,因為很多人,吃完飯到買單時就借故開溜了,或者吃別人請時點好菜,輪到自己請時聲言“吃點兒清淡的”,點幾個毛菜應付還振振有詞,似乎是為客人著想。
吉林省的通化市是座山城,新華橋是市中心,一年四季都有早市。去年1月我剛好在通化,常常天蒙蒙亮就去逛早市。
大冬天的雖然天寒地凍,冰天雪地,可逛早市的人并不少,我開始逛早市時不懂,套用在南方購物講價方法,惹人反感,干脆把我晾到一邊不再理了。
這的人倔歸倔,可他們卻很樸實,不賺昧心錢,有時會令人很感動。
一次我在早市買水果,稱完后聽小攤主說,27塊5。我數好錢拿過水果,把錢給了小攤主,轉身隨人流擠走了。我聽到后面有人喊,但不知道是在喊我,也沒在意。可很快有人擠過來拽住我,我轉過身來一楞,是那位小攤主。他說,你多給了我六塊錢,是21塊5,不是27塊5。原來他費了挺大勁,攆上來是還我6塊錢的。
我感動地推過去說,算了不要了。
他很認真地說,那不行,該是多少就是多少,多的錢我怎么能收呢。
我看他跑這么遠,替他著急,就說,趕緊回去吧,東西別讓人拿走了。他很自信地說,咱這地不會。
此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另一個鏡頭:不久前在西南的某個旅游城市,我買55塊錢的水果,我先拿給了攤主100元,再拿給他5元說:找50元整的。
我只顧套袋子裝水果,卻不見他給我找錢,抬眼瞅他,他卻伸手說:還差50元。我說不是給了你100元嗎,你要給我找50元。
他竟然說這100元是他手里拿的,我說是我剛給你的,他說是他手里的,竟然和我爭執起來,好在旁邊有一個顧客仗義執言,證明是我剛給他的,他才很不情愿地找給了我50元。
我在通化的那段時間乘公交車也令人印象深刻,很暖心。我乘公交車幾乎每次都有人讓座,搞得我挺不好意思,我成老年人了。我注意觀察過,通化人乘公交車很文明,一定給年齡較大或不方便的人讓座,有時在車上多人謙謙讓讓的,讓人感到很溫暖。
我在深圳乘地鐵可沒這個待遇。地鐵上年輕人居多,個個都拿著手機在看,你站在他身邊,他也佯裝不見,一般不會給你讓座。
當然,我很理解,深圳生活節奏快,工作競爭激烈,年輕人上班挺累的,他們理應坐著。不給我讓座我還挺高興,因為看上去我還年輕嘛,身強體壯的,干嘛讓人給讓座呢。可是,我剛來深圳時也很年輕,工作也非常累,坐公交車時,如果有年齡大的人在我身邊站著,我會如坐針氈,根本坐不下去。
最近網絡上刮起了一股黑風,黑東北,黑東北人。風很猛,刮得人睜不開眼。很多帖子和留言把東北這地方和東北人黑得不能再黑了。
這股風的緣起和推高是大家熟知的那段陳情視頻和雪鄉宰客的文章。很清楚,黑東北和東北人絕非兩位作者的本意。雪鄉宰客那篇文章,我看了也很氣憤,這種坑害人的小商家丟了東北人的臉,但他絕對代表不了東北和東北人。
東北的營商環境確實需要改進,有人的某些觀念似乎還停留在過去的某個年代。
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早已告別了過去市場的亂象,法制不斷健全完善,講誠信,重規則,守規矩。靠改革開放初期,市場規則機制還不夠完善時某些商家的那套做法,現在不僅賺不到錢,還會把老本都搭進去。說得難聽點兒,即使坑蒙拐騙的方法都在不斷進步,手段都是高技術的,高科技含量的。
東北有的旅游景區的問題,反映出政府部門的管理缺位,法制觀念不強,而個別商家,漠視規則,缺乏契約精神,必須大力整治。
換一個角度說,他們似乎在把幾十年前東南沿海地區一些商家的某種做法生硬地搬來套用,在現在這個年代必然極為扎眼,極為不智,是逆潮流而動,必然成為千夫所指,如果不改變,最終就像沙頭角中英街一樣必為自己的行為買單,自己害了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亂,造謠誹謗混淆視聽。無論是東北,還是其他什么地區的什么事件,有事說事,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可有什么理由一桿子打翻一船人?搞什么地域黑?他們對東北和東北人又了解多少?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攻其一點不及其余。
我寫這篇文字時,恰好網絡上報道一個漠視規則離譜的女人,為了等她丈夫,竟然扒住高鐵的車門不讓發車,執法人員拉都拉不開,造成高鐵列車延誤,公然違法不說,這會坑多少人誤多少事,誰能說得清?肇事者竟然是小學的教導處副主任,這樣的人何以為人師表?她不僅是老師還混到了領導的位置,想想不是匪夷所思嗎?
我注意到,幸虧這人是合肥的,如果是東北人,剛好趕上黑東北的這股妖風,借風順勢,把東北人黑成什么樣都難以想象。
此外,也有人質疑和批評執法人員執法無力,太溫柔。可是,如果像有人說的,執法人員把她踹下去或者死死摁住,不知道又會有什么人用手機拍下來發到網上去,那時候的網上又會鋪天蓋地譴責執法人員太粗暴,要求嚴懲執法人員。
可以想象,即使有關部門調查說明了真相,也一定會有人借機生事,質疑責難。說不定又會掀起一股黑執法人員和執法部門,甚至黑政府的妖風。毋庸置疑,有人就是喜歡黑三黑四的。
二十幾年前我來深圳時,一個科四個人就是四個省份的。深圳這座移民城市,人都來自全國各地,一方水土一方人,我們都熟知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特點,各個地區的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在一起工作和生活都能夠相互包容,揚長避短,和睦相處。
換句話說,哪個地方的人都有好人和垃圾人。宰客和坑蒙拐騙并不是哪個地域的特產,如果僅憑一件事或者幾件事兒就肆無忌憚地黑某個部門,某個地域或某地的人,這種思維和做法才是真正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