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壘磊
我打賭你不懂情緒價值。
我們都知道人和人之間交往,價值交換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價值交換不一定是金錢交換和資源交換,情緒也可以是交換的籌碼,比如你看周杰倫打籃球咔咔一頓秀,他的球友們為什么沒有上去蓋他斷他呢?任他耍帥。因為你上去認真防守,弄得他一個球都進不了,對你有什么好處呢?他最多就是下次打球不叫你而已,你又得到了什么?你想保留周杰倫這樣的一個朋友,那你就得讓他開心,用“給情緒價值”的方式,去交換一個“朋友位”,雖然他不一定會馬上幫你什么,但只要你自己爭氣,有一技之長,萬一哪天他正好有合作需求,你不就起飛了嗎?
這就是情緒價值的作用,它是可以“越級”去抵消一部分價值差距的。
那有人說了,這我怎么會不懂呢?就是舔嘛。錯,這不是底層邏輯,以上的例子是周杰倫,他暫時什么也不缺,只缺打球打得爽,打得開心,所以才是這樣,但如果你認為情緒價值就是這樣而已,那就會在另一些情況下吃癟。
比如你有一個價值很高的配偶,ta缺什么呢?平常可以說是“就想開心一下”,但如果事業遇到問題了,這個時候的情緒價值是什么?不是弄碗面,說句“沒事的”,寬慰一下,搞個溫暖的港灣——屁用沒有。此時對方缺的,是要一起解決問題的方案,和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不解決問題,寬慰幾句最多就是30秒的效果,那個生出焦慮的源頭不解決掉,它就會不停地生出新的焦慮,而所謂的“寬慰”,不僅持續效力短,而且還有邊際遞減效應,即一次不如一次。
最近董明珠在紀錄片里被問到“是否考慮找老公”時說,為什么要找老公?安慰又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本身就是最好的安慰。
這就是情緒價值的本質——要找到對方情緒需求的源頭,然后去解決那個源頭,重點是解決,而不是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為什么很多年輕人會反感父母的關心和嘮叨?父母說早點睡覺,按時吃飯——可是,老板讓我加班到3點,你讓我怎么早點睡覺?工作需要我經常顧不上吃飯,我怎么按時進食呢?這種所謂的關心,是廉價的,它不解決問題。它就像找了一個只會說“多喝熱水”的男朋友一樣——你希望我按時睡覺,按時吃飯,那你能不能甩給我1000萬,讓我不必這么拼地做事,甚至順便還得養活父母加哥哥弟弟一家子?沒有,當要輪到他們自己努力去給孩子,給男/女朋友去分擔的時候,他們都躲起來了,但他們卻要求對方必須理解和接受他們的“關心”。
這種關心就不是情緒價值,甚至是一種“對方必須要理解”的道德綁架。
情緒價值是沒有固定形式的,最重要的是洞察需求,然后找到切入點,而不是千篇一律,認為對誰都是一頓舔,一頓關心就能算給情緒價值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要的東西也不一樣,就像上面的例子,你一句話都不用說,給孩子擋掉一些來自現實的壓力,他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情緒價值。
很多人之所以到處碰壁,就是因為搞錯了很多東西的基礎概念,所以才怎么做都不得法。他們四處去學情商,學各種人情世故,到最后都沒有用,還是干不好,還是無法獲得機會,還是無法越級,因為他們學的都是術,不是道,都是用到這里可能是這樣,但換一個場景就不適配了的東西。
現在你應該明白了,什么是情緒價值?情緒價值就是在情緒領域的那個“你干了,對方就得付你錢”的東西,那是沙漠里的一杯水,是雪中的一把炭。所以為什么情緒價值用得好就能“越級”交換呢?因為一般人不會為情緒價值而當場付費,它也無法量化,但這種“欠”,才是人際交往中獲取更大價值,越級交換的核心。
有人覺得在酒桌上夸夸領導,舔兩句,就叫給情緒價值了——錯,為什么錯?因為在這個桌上,領導根本不缺夸,所以你給的東西可有可無,并不是領導想要付費享用的東西。什么時候有用?領導被忽視的時候,領導被黑的時候,你第一個給,領導就要付費了,你第10個給呢?還是卵用沒有。同理還有越級送土特產,不僅沒有人際交往里的“欠”,還給對方造成了困擾,造成了綁架,讓對方躲你唯恐不及——為什么沒有“欠”?只要對方沒有需,那就沒有欠。
看似情緒價值的核心在于一種叫“會來事”的行為,其實并不是,它的核心是要理解它的本質,和擁有一雙能準確洞察對方需求的火眼金睛。
(完)
.............................................
我是蔡壘磊,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