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長大,從我們在母體中一天天長成人的模樣時,就是一件需要自主完成的事情。自主,可以有很多種解釋,在自我成長中,則是自己主動地去完成某一件事。這其中又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含義,精神層面,你得是一個獨立于他人的個體;實際操作層面,你得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當你處在母體中時,你強烈地想到未知世界去看一看,于是你開始不斷汲取營養,強壯自己,為未來的探索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就是第一次長大。
? ? ?這樣的長大在你都沒有意識到你自己在做什么就已經完成了,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再后來的長大伴隨著好奇心驅使,伴隨著青春期的叛逆。這樣的長大,你開始感到困惑,自己與這個世界,也就是除自己以外的存在,應該怎么樣去建立連接,連接后應該怎么樣去傳輸你頭腦中各種想法與思考。很多時候,你覺得你找到了傳輸的渠道,可是你仍然覺得孤單。這樣的孤單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愈來愈強烈。所以才有了那句越長大越孤單的歌詞,它唱出了所有人的成長煩惱。
? ? ?回想你的成長經歷,會不會有這樣的規律:當你有一個方法抵抗孤單時,你就長大了一點。一點一點慢慢累積,有的人累積到完成青春期的成長,有的人累積到社會角色的轉變,有的人則累積了一生。這樣的累積就像闖關游戲,年齡越大累積變得越困難,也就是說你要找到那個對抗孤單的方法的這個過程會變得越來越崎嶇并且充滿了未知。
? ? ?當你處在20多歲時,這種找到對抗孤單的路途會變得坎坷無比。這個社會越變越快,身邊的人來來去去,要去了解的東西越來越多。你感到疲憊,太多東西充斥著你的生活,你開始重復兒時對抗孤單的方法——找一個東西,把一半的注意力集中在它身上。如果這個東西是戀愛,要么走馬觀花,要么幸福質量不能達到你預想的標準。如果這樣東西是你的學業或者事業,要么沒有既得回報來消除孤單從而敷衍到終結,要么就是你一直處在迷茫當中,然后非常興奮地閱讀著為什么20多歲會感到迷茫這樣的滋補雞湯。
? ? ?每每到你感到異常孤單時,是你的心在提醒著你,你該長大了。會有人說,我覺得我已經長大了。是嗎?假設你已經長大了,為什么會感到孤單?真的因為人終其一生都是孤單嗎?這句話沒有錯,但這句話不是答案,這句話描述的是一種正在進行的狀態,孤單ing。長大也不是一生中一段時間的完成時,它是一生中每一個階段的進行時。很多生活中遇到的糾結、困惑、迷茫都在提醒著你不要忘了生命日程上這項任務。
? ? ?如何去找到對抗孤單的方法?或者說如何長大?最簡單的答案莫過于不要害怕一個人的時光。只要你還活在這個世界上,你永遠不會斷了與這個世界的互動。你害怕的只是沒有一束追光燈跟隨你,在人群中別人會在第一眼中被你吸引。你開始玩兒時的游戲,不斷獲取關注。這也許是很久以前你失去的。也許是你對現實的你并不滿意,所以在趨利避害的本能驅使下,你選擇了一種最容易的方案來填補空缺。這需要你自己在夜深人靜中去思考,為什么,不要怕去觸碰那個自己不愿面對的事實。如果因為勇氣不夠,那么就一次又一次去想。如果因為純粹沒有勇氣,要么就繼續享受這種孤單,讓這種孤單控制你的情緒與生活,把你生活弄得五彩斑斕直至烏煙瘴氣,在最絕望的時候,或許勇氣就會跑出來幫你認識自己。
? ? ? 當你抵抗成功一次孤單后,你的能量就會隨之增加,下一次再感到孤單時,尋找那個路徑就不會像上一次那么簡單。否則那些世界級的文學大師怎么會有生命就是一次冒險的感嘆。每完成一次長大,你的自我就會完整一點,你會得到更為厲害的技能以及更為圓滿的心智。這樣的你,在你的人生經歷中行走,會越發覺原來歲月靜好,描述的并不是這個與你不相干的世界。它描述的正是你成長道路上的心境。它有時就像燈塔,當你被孤單包圍時,你會明白,那束微弱的光是希望也是一路上你心里的風景。而這一切只有你自己才能擁有。
? ? ?所以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救你的主,只有你自己才能在幽暗中前行。這世間的百般修行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