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過剩這個詞是在B站上看一個心理博主的視頻了解到的。
自我意識過剩是指當外界有事物發生改變時,很容易和自己聯系起來,但可能和自己并沒有關系。
我有些屬于這一類人,有這種特點的人容易產生內耗、鉆牛角尖,容易有壓力感和束縛感。
根據我自身的情況有以下表現:
(1)遇事容易鉆牛角,一個勁地想,覺得只有自己才會這樣。
遇到事會一直想一直想,而且想各種情況;把太多精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把眼界放寬一些,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實很多人都會有這些問題,并不是自己才有。
所以一旦意識到自己處于這種狀態,馬上問自己這是真實情況嗎?我是如何得到這些判斷的?停止想象那些莫須有的情況,并且學會向外界尋求幫助。
(2)如果自己犯錯了的話就會一直責怪自己,不放過自己,越想越覺得這個情況很嚴重,最后可能不是這個困難或者挫折本身把自己壓倒了,而是這些想法。
碰到這種情況就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然后告訴自己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要再一味沉溺。
(3)太過于在意別人的看法,很容易把他人對自己的反應編碼為對自己的各種評價。
這樣會很容易感到累。其實有時候別人不一定對你有什么想法,就算有那也只是他眼中的你,對你本身發展沒有什么好處的話,過多在意沒有任何意義,只會加大需要處理的信息量,產生內耗。
人是群居動物,無論我們做什么,別人都會看,都會有他們自己的見解,這很正常。
但是請記住,不是每一個人的想法你都要在意。
而且當我們太過于在意他人看法時,就會一定程度上遮掩,把好的一面表現出來,這樣自己會很累,容易把不好的情緒堆積在內心。
同時別人也很難了解到你是什么樣的人,容易有生疏感,總覺得隔著點什么。
那么無論是容易鉆牛角尖還是在意別人的看法都有一個通用的方法:寫下這些想法。
寫作是一劑良好的冷靜助劑。當你把這些想法寫下來后就會對自己的想法感到驚訝: 為什么會這樣想?我居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想法停留在腦子里時,我們是當局者迷的狀態,被陷入在想法里;而一旦想法被寫出來后,就跳出來了,能夠做到旁觀者清。
當然長期冥想的人也許能夠不用借助寫就跳出來看,但這種應該是比較高的冥想境界。
我堅持冥想快一年,每天20分鐘,目前只能專注于當下做的每件事,體察當下的想法和感受,有時候能夠意識到自己在想什么然后及時改變。
但對于不好、自我意識過剩這類念頭很難察覺,因為很多時候不寫下來發覺不了,會覺得理所當然。
最后,與大家共勉一位朋友的話:‘人出社會后的成長,就是不斷與自己的弱點作斗爭,不斷超越自己!’
如果覺得今天的文章對你有所啟發,點贊并且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