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篇名為《張小龍 2016 最新內部演講:警惕 KPI 和流程》的干貨一不小心在朋友圈刷屏了,膜拜敬佩之聲不絕于耳,立志學習和效仿之舉也是振奮人心,這篇文章便如雞湯一樣凈化著千萬個互聯網er的心靈。筆者也算其中之一吧,此文便是受張小龍教父的啟發有感而抒,當然此文并不是討論微信的產品細節這些具體的東西。
為什么我們要產品至上?
說到騰訊,很多人都會說這不就是個靠抄襲上位的公司嗎?整天就知道抄別人的、各種山寨,最后還把很多小的創意型創業公司給搞死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想想,這真的是抄襲嗎?把創業公司搞死了,真的就是騰訊的錯?
抄襲?原封不動叫抄襲,拿過來加上自己的東西是抄襲嗎?在現在的社會這簡直是太正常不過了,喬布斯就是最著名的例子,如今卻被封為幫主。
創業公司死了?你怪騰訊抄你的,是它用強大的資源把你壓死的,然而那些獨角獸公司又是怎么存活下來的呢?你死了,只能說明你的產品做的不好,怪不了別人。
這里我們不討論何為產品至上這些理論的東西,網上一搜一大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研讀,我們還是舉一些例子讓大家感受一下吧。
張小龍在文中提到微信流量的變現的事情,微信的流量不用多說,但是對于使用這塊金礦,微信卻做的比較保守,包括現在朋友圈的廣告,好像很少聽到有人吐槽。如果朋友圈廣告多了,你看的將不是你朋友的消息,如果廣告質量低了,你可能連看都不想看,直接屏蔽,更不會有評論的動力了。
變現是商業最終的目的,但不是最急的。當產品高于商業的時候,哪怕是放在眼前的金礦,也不會放肆去開采,而是可持續發展。不由得想到現在貪婪的人類,山都挖空了。
同樣擁有流量金礦的百度,卻是另一個結果,受到金錢的誘惑,毫無節制的使用自己的流量優勢,只要給錢就給你打廣告,誰出錢高,誰就是爺,甚至是敏感的行業,我想這些年百度也嘗到苦果了。
反過來如果能像微信這樣以產品至上,合理利用自己的流量優勢,至少廣告的數量質量都不會像現在這樣,也就不會出現魏則西事件了,這完全是自作孽。
當你真正是以產品至上以后,錢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因為好的產品遲早能賺錢,而且會比眼前的蠅頭小利要多的多。
好的產品需要的是堅持,需要用心和時間去打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微信迭代史》,了解一下微信打磨的歷程。
對比百度內部死掉的產品,百度也算是業界有名的爛尾樓聚集地…哪一個產品是用心做了?用心做用戶會不知道嗎?只想著賺快錢,向錢看,跟風…然而一個個都變成了KPI項目。
這里說到KPI,我估計沒有哪個公司能比得過阿里了。
馬云是個商人,好處是馬云能讓公司賺錢,壞處是公司讓你拼命給他賺錢,所以阿里巴巴活的這么好。
說說阿里,一直在做社交,從阿里旺旺、來往到現在的釘釘。有人說釘釘不是成功了嗎?我想說那能和微信一樣嗎?社交,社會的社,而不是公司的公,只能說切入點不同。阿里沒法從社會切入,那么是不是可以從別的點切入呢?
然而事實好像卻不是這樣。做支付做的好好的,偏偏跑來干社交,硬是要將支付寶變成第二個微信。紅包大戰支付寶數據很好,但是補貼之后,又有幾個人用支付寶聊天呢?
為了短期的數據,會造成什么后果呢?產品經理已然沒有了長遠的打算,因為數據不允許,就會出現拆東墻補西墻,想方設法刷量的做法。而真正產品的未來發展,在他們眼中已經不重要了,但是當災難來臨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什么都沒做,也什么都做不了了。
馬云有野心,想一統天下,你電商做的好好的,非要去摻和社交,想著一統互聯網,野心夠大,但是你也只能想想了,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統一過全世界,這就是自然界多樣性的表現,你沒辦法打破自然規律,這個鍋馬云要背,手下的產品經理被你搞的都失去創造力了。
術業有專攻,做好你自己,你就是你,你成不了別人,別人也沒辦法取代你。你要做的只有努力做好你自己。做產品的應該要懂得這個道理。
社交并不是非要像微信一樣做這么大的平臺,可以垂直化,利用自身的電商優勢,同樣可以做不一樣的社交平臺,切入點可以不同,釘釘可以算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通過企業這個切入點。最近發現淘友問答悄悄的占領了商品詳情頁的一角,而且我在買東西的時候就是有向過來人請教的痛點,這同樣算是一種社交,而且是利用自身優勢的剛需社交。
騰訊為什么做游戲厲害,因為有社交啊,網絡游戲沒社交誰玩?全面發揮自己的長處,這才是正道。這里要表揚一下百度,人工智能是百度該走的正路,基于自己的優勢,眼光要長遠,十年磨一劍,別半年一年看做不下去就放棄了。
如何成為像張小龍一樣的領導者?
帶兵打仗,將領還是相當重要的。在我看來,張小龍并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他視KPI于無物,視商業變現為無物,但是他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并且,互聯網公司的管理者就應該要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在產品至上的驅動下,必然會迸發出不一樣的想法,一個產品經理管理者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領導者要善于用人,激發士兵的最大潛能,所以不要抑制一個人的創造力,尤其是在互聯網行業,不要因為你的資歷比別人高,又是產品出生,就可以隨便定義了其他人的想法,一人拍板,獨裁專政。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句并不是說產品經理這個職業,這句話主要想表達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思想,一個人的眼光是有限的,你的自負會蒙蔽你的雙眼,會害了整個團隊,還有手下所有人的創造力。
領導者要學會洗腦,這里的洗腦不是貶義詞,而是要定期給團隊加深產品的思維,形成思維定式,附帶鼓舞人心。張小龍經常做一些內部的分享,而羅永浩更夸張…給粉絲們講相聲,這其實是一種人格魅力。當人們心中樹立起這樣一個欽佩的形象后,對于這個人所說的話,會自然而然的做出與之相符的行動。
去做一件事情并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值得
領導者應該有執行力,也可以理解為做事情的魄力,如果只是單純的洗腦,說不要以KPI為驅動,誰聽你的?最后年終獎,晉升,靠什么?你說不看KPI,總要有一個衡量標準吧,如果不以絕對數據作為指標,那以什么?這都是領導者該去想,該去執行的。
執行力這個東西是從上往下的一個過程,這也是領導者在洗完腦后該做的事,并且要落地,不然就是茶余飯后的吹牛逼。
這里有必要提及一個人,羅永浩,老羅,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產品經理和領導者,追求細節,追求極致。不能說現在的錘子手機是成功,但我們有目共睹,比起四年前,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了,當產品做好了,錢自然少不了,而難的是堅持,在外界不斷質疑中,繼續安心的做產品,這才是一個領導者該有的氣質,這樣的產品成功是必然的,只是時間的問題。只要你夠努力,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我知道大部分的雞湯都是穿腸過,一覺醒來還是按部就班,說的永遠比做的要容易,不然滿大街都是張小龍了。
最后分享給大家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 but because of who you might become
? ? ? ? ? ? ? ? ? ? ? —— 《Now You See Me》
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因為你會成為誰
? ? ? ? ? ? ? ? ? ? ? ——《驚天魔盜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