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女兒賴著不起床,我們倆就躺在她的床上聊東聊西,不知怎么就聊了好多十年前的事。正好這周的作業還一篇沒寫,于是我就翻出十年前寫的游記,和大家一起回憶一下日本十年前什么樣兒。
剛到日本的時候,學部長請吃飯。席間部長問我:到日本來,可有什么不習慣的地方,尤其是文化差異引起的沖擊?記得那時,雖說我是第一次去日本,看什么都新鮮,但的確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文化沖擊,culture shock,是日本人常說的一個詞,一般到了國外,對當地生活習慣和文化不能適應,或是不能立即接受的時候,就會搬出這個詞來。這個對我而言,則可以說是沒有太明顯感覺。當然,首先是因為語言上沒有困難。但是更重要的是這里的生活處處都那么方便,真是沒什么需要特別去適應的,并不覺得在國外單身一人,處處舉步維艱。
比如交通。神戶和大阪之間一共有三條平行的電車線路,阪神線,阪急線還有JR(日本鐵路)。它們分屬不同的公司,但是走的路線基本上是相同的。這三條線路之間還有密密麻麻的交通支線,通往各個大大小小的衛星城市。其中阪急的車票最便宜,路線一直延伸到京都,想去京都的話一路不必出站,只要換兩次車即可。神戶和大阪這兩個大城市里,另有地鐵和電車,公共汽車等等可以利用。有些大的電車站,因為是各家線路和地鐵的換乘站,規模極大,里面的商店令人眼花繚亂。不過只要跟著別人走一次,以后大可以放心單獨乘車。因為車站上的路線標示很清晰,只要跟著指示走,絕對不會迷路。
在電車的站臺上,有各交通公司放置的免費出游指南,告訴你沿線有什么吃喝玩樂的地方。春夏秋冬,附近的城鎮都會組織各式應季的活動,比如賞花賞紅葉、看煙火、采摘水果、泡溫泉等活動,電車公司會推出沿線公園和電車的優惠套票,游客可以盡享一日游的快樂。當然,美食都是每次活動的主題之一。
不過我最中意的是,無論站臺大小,都會有行李寄存箱,大小不一,收費也不同。小的僅有兩個鞋盒子大小,大的可以放下大號行李箱。而札幌的寄存箱甚至可以站一個人進去,是專為寄存滑雪板而設的。對于逛街累了不想提行李的懶人而言,實在是個福音。
再說生活。無論城鎮,日本的商店和超市的普及率相當高,尤其是各種24小時便利店,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至于賣飲料香煙的自動售貨機,更是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稍大一點的車站附近就有各種百貨商店,大小超市,銀行,便利店,快餐店,書店。在電車換乘站,甚至專設政府職能部門的辦事處,居民辦理戶口、健康保險和居住證之類的事情在辦事處即可辦理,省卻許多跑腿和排隊之苦。大的辦事處更是周末照常辦公,并特地為帶孩子的媽媽們放了小木床和用來換尿布的臺子,真是為居民著想得無微不至。
政府部門都是如此,營業機構的服務態度當然可想而知。比如銀行門口是不能停單車的,交管部門會沒收。但是帶有兒童座椅的單車,和老人用來助步的交通工具就盡管停放,還有專人負責保管。幾乎所有的電車站都有直升電梯,方便輪椅人士和腿腳不便的老人行走。站臺上專門有輪椅乘車點,只要提出要求,就會有兩位站員協助輪椅人士上車:電車到站,一位站員打開一張板子,搭在站臺與電車車廂邊緣,另一位站員馬上把輪椅推進車廂,安頓在專門的位置。下車的站臺上,車廂外也早有站員等候,把同樣的流程反過來做一遍。全套動作流暢熟練,絲毫不影響電車的發車時間。
正是因為無障礙設施做得到位,所以我在日本經常能看到盲人、肢殘人士、輪椅人士單獨出行,坦然自若的神態,勝過任何花團錦簇的城市宣傳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