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生活的節奏就一個字——“忙”,無一例外,無一能逃脫,因為你總會聽到很多人一見面就會說“忙死了!”“最近太忙了!”更有“忙的顧不上吃飯休息了!”“唉,瞎忙乎!”
為什么要忙?
忙自己想要的,比如:金錢,事業的成功,名譽等等。
忙工作,人活著總得吃飯呀!
吃飯,不等同于就必須得絕對的忙。
忙的糊里糊涂,主宰不了自己的人生而忙,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而忙。
只是在清楚與不清楚自己為什么而忙的中間糊里糊涂的忙。
忙自己的虛榮與欲望。
忙,證明我有事做,有價值,比起那些沒事做的人稍占一些優越感和自認為的價值感。
忙,為了心里深處的那一點欲望,只是欲望總歸是欲望,終究是歸于虛空。
除了主動忙和迫不得已的忙之外,能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呢?
如果不看薪資我最想做的工作大概是圖書管理員一類的,那樣是不是就可以看很多書了,不過,好像也不見得圖書管理員每天在那里看書。
正因為忙,所以看書只能是碎片的時間,閑暇時間看看書,這是一句理想之談,因為閑暇時間也是不知不覺地去忙生活必要的事情去了。
想著不忙了看看專業的書繼續學習,可是書幾次的準備出來連一次也沒有去翻過。或是看看其他的書,比如小說,可拿起書不知不覺中又去打掃衛生去了;或是買點什么需用的東西。再者,不忙了,是不是答應孩子出去玩的,結果好多次都沒做到,幾次也得有一次去吧!即使出去了還想著未完成的工作怎么繼續下去。
為了生活,不談薪資,大概是不可能的,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責任和繁瑣,需要付出更多,需要忍耐,需要細心,而誰操作工作這臺循環的機器也都無形中掉入我是為薪資而工作的死漩渦。
記得三毛的一段文字,當時的三毛是我們中國人的觀念,三毛和荷西走著他們看到公園的園丁,在冬天那么冷的清早,爬到好高的樹上鋸樹,三毛看到鋸樹的人,就對荷西說:他們好可憐,這么冷,還要待在樹上。荷西卻對她說:我覺得那些被關在方盒子里辦公,對著數字的人,才是天下最可憐的,如果讓我選擇,我一定要做那樹上的人,不做那銀行上班的人。
自由,開闊,充實,只是不是很多人觀念當中的選擇,他們寧愿選擇白領的辦公與當個什么官,這是從古自今的觀念,體面與舒適。
可能只有體會了的才知道,是多么無聊與單調,身體不累大腦疲憊到神經衰弱,心力交瘁到整天算計與被算計的生活著,與此同時他們或許還在看不起那些在外面干活勞作的人們。
沒有體驗,沒有選擇,永遠不能感受到對方的心理,是幸福還是郁悶。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自由與輕松,也有普通人的煩惱與不及。
做好一份工作,喜歡它,認真對它,于自己而言是一種幸福,只是人要管住自己的欲望,別只盯在別人外表的輝煌,掉入羨慕別人的虛空之事上。
在工作也在享受生活,出于自我的心,主觀的心,是接受,是喜歡。與此同時給與自己的回報大概就是表面的一口飯吃吧!唯有內心的東西是別人看不見的,但別人可以看到的是一個人活著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有高漲熱情有低沉郁悶,那都是生活的色彩,為的是更多的實在與繼續下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