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回家的時候,守妞又是一臉委屈,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一看就知道,她一定又跟外婆吵架了。
媽媽的壓迫感轉移到了守妞的身上,而守妞還是個孩子,她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是正常的,但是媽媽卻認為她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我平復一下心情,先了解了一下情況,大致就是守妞坐姿不端正,胸離桌子太近,而這個問題外婆已經跟她說過很多遍了。當外婆再次對守妞指出的時候,她沒聽話照做,估計外婆說了又有好幾遍,終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爆發了。
這個時候,我的內心就有一個聲音會告訴自己:你依然沒處理好你和媽媽的關系,直接導致現在女兒要承受來自你的媽媽的脾氣。
遇到這種時候,我其實還是退縮的。我不能也不敢去糾正媽媽的問題,我從來不會說她不對,而只跟守妞談心。我知道這仍然是一種回避的行為,但這也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我找媽媽談這件事,一來,可能沒過一會兒她就忘記了;二來,她倔強的性格是不會接受批評的。
我會關照孩子的情緒,但是我好像忘記關照媽媽的情緒。這個時候,我仿佛也同時看到了小時候的媽媽,她的小時候也是這樣被外婆對待的。我聽到過媽媽跟我抱怨她自己的媽媽,她說她好想念自己的外婆,她的外婆對她很好。于是,我又想到我自己,其實我小時候,外婆對我也算不錯,萬萬沒想到她的脾氣差到可怕。
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我覺得可以從我和守妞這里有很大的改善,甚至之后我要好好和我的媽媽聊聊天,她很期待自己的女兒能和她閑聊,邊喝茶邊聊天的那種。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和媽媽無話不談,在她還健康的時候。
我跟守妞談今天這事兒,告訴她外婆雖然脾氣急,但是她很愛你,我們要多愛外婆,對外婆好一點,再好一點。守妞好像也聽懂了,希望她能做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