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嘆為他的子弟選編了古文選本《天下才子必讀書》,從春秋時期到有宋一季,精挑細選,一一琢磨。
古文學習是古代學子應受的基本訓練,從字詞句法,到人物形象塑造,再到所載道理。今人學習,也應該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編者言:如果缺乏古文方面的訓練,無論寫文章,還是創作小說,其語言總是不入門的,甚至寫作手法和表現手段也會感到非常貧乏。
這句話讓我好警醒:一者我古文的底子好薄弱,歷史的底子好薄弱,讀起來不通句意,不懂事件,一遍下來,心也茫然,視野茫然,空落落有所失,不知道自己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到底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二則金圣嘆多文字的評點,多在揣摩人物心理,批評寫作技法上,心理尚可理解一二,技法完全無從找齊,有沒有靜下心來,仔細玩味,所以讀起來如同嚼蠟;三則,對我寫作的指導意義,我只覺得很遙遠,閱讀這么困難,該怎樣突破瓶頸,走出困境,上升一個層次?
我想了想,無他,唯心熟爾。放慢速度,首先厘清歷史事件,然后掃除文字障礙,最后縱身進入文字世界,感知遣詞造句的妙處、言談舉止的用意。除了這個笨功夫,還用別的好辦法嗎?
這樣想來,批注法是最管用的。放一段文字,查找出歷史背景、人物關系、時間梗概,逐句列出金圣嘆所批文字,挨個兒寫出我的心得、體會和疑惑,就像以前點評《人間詞話》一樣。
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