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問小學相關的一些學習建議,大家不妨看一下這篇文章,一定會有你借鑒的地方。
一位初中生的家長回頭看小學這些年,小學時候的種種做法,其結果在初中時顯現出來,正如這位家長文中所言:“小學的家長啊,我真羨慕你們,你們有更多時間培養好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重視早期培養啊。不要到時像我一樣后悔極了。"
初入中學時的感受
▊ 1、語文
從小沒有養成看書的習慣,也買了不少課外閱讀書,但沒有堅持督促孩子閱讀,導致孩子語感不強、字詞美句積累甚少,現在孩子的語文成績很差,因為初中考試大部分是課外知識,后悔啊,現在更沒時間看了,也沒有這個習慣。
反思:現在終于明白了——有了良好的讀書習慣,進入初中語文再差也不會差哪去。
▊ 2、 數學
小學學了點奧數,但種種原因(個人的、社會的)沒有堅持學,導致初中擇校時什么好學校也沒考上。搖號進了不錯的學校,分班考試很多都是奧數類型題,只進了平行班。
現在的初中數學真是不一般,孩子的周考、月考A卷難題B卷大部分題型很多跟小學的奧數差不多,只是原來的數字改成現在的字母(現在終于明白升學擇校或分班要考奧數了,也明白所謂“禁奧”=放屁)。后悔啊,現在只有吃力地往前爬,花大把的金錢和時間去學。
反思:學過奧數即使沒拿到獎,進入初中再難的題也有解題的思路吧。
▊ ?3、英語
在小學自認為孩子的英語不錯,因小學英語每學期考試都是優,就沒上課外輔導班。現在初中英語雖然從字母學起,但進度很快,還沒消化又講新課,作業全是課外試卷,周末更是幾大張,大半的題不會(因很多單詞不知道),真不知道小學英語是怎么混過來的,還是小學英語老師不行或不重視。
反思:小學英語學得扎實點,學得多一點,進入初中英語學習也會輕松許多。
初中讀了半學期的感受
小學有時間多學點文言文
▊ 1、語文
古詩詞:小學學過的古詩詞必背,最好分一下類(如描寫季節、景物、情景的等等)。初中考試經常以各種形式出現,答這樣的題時總是似曾相識,但總答不全或有錯別字或干脆忘了。
成語:小學一定要多積累成語且知其意識其字,初中考試也經常以各種形式出現(每考必有)。
總之語文一定要多讀書。
▊ 2、數學
小學一定要注重以下幾個知識點(初一作業、考試出現)
找規律、周期循環、圖形數數、簡便計算、定義新運算、數列求和、方程解題等。運算律尤其是分配律要反過來倒過去地會運用。總之小學奧數的知識多學一點最好。
▊ 3、英語
小學不在學得多,一定要學得扎實啊,在扎實的基礎上多學一些更好。
▊ 語文
經常不能理解文章內涵,甚至有時讀不懂,不會歸納闡述整章、段落中心思想,不會用書面干練語言解答,答題經常口水話,有時心里明白就是不會用文字表達。閱讀理解差當然作文也好不到哪去,他們老師分析是閱讀量不夠,知識面窄,當然對文章認識膚淺,寫作也就沒有素材,語言素養是長期的積累過程。
語文閱讀差也導致了數學應用題的理解差,初一數學應用題文字那個多,有時他讀幾遍都建立不起已知條件的聯系。
所以在小學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讀書習慣,多讀書語文成績不會差哪去。
▊ ?2、數學成了經常忽上忽下的科目
再補充提醒一下小學數學注意的知識點:
1、小學里的所有幾何知識(圖形知識)一定要學好初中才不會苦惱。我發現小學的幾何與初中幾何聯系得很緊密,甚至初一的某些題小學時就遇到過(如小學三年級的圖形問題初一也在學)小學時幾何問題弄到很懂,到了初中幾何問題都能輕松應對,但有些孩子就吃力一些(這些孩子的家長反應是在小學時幾何問題沒過關或沒重視)
2、行程和工程問題,在初中對應的知識點是變量、方程和函數的應用題。
▊ ?3、英語成了老大難科目
小學時學得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初中倍加努力成績也只能在中游,因起跑就落后別人一截啊。聽、說、讀、寫、背一樣都不能少,現在課外學了新概念1,但他班很多同學開始學新概念2了,咋可能攆得上啊。
請家長注意了!注意這樣一個現象:
小學成績優秀的學生(各期考試96分以上)進入初中大部分成績還是不錯的(但這部分家長不能放松)
小學成績中等的學生(各期考試90—95分)進入初中后有一部分能進入優生行列,有一部分就只能是中等學生(這部分家長不要為小學成績是優而自得)
小學成績差的學生(各期考試85分以下)進入初中后成績卻很難上去,甚至跟不上(很多開始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