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怎么突然不知道怎么記錄了...(感覺一切都像沒發生一樣,兩天過去的也很快。)沒太多時間仔細邊回想邊記錄,視頻也沒拍,暫且跟著照片捋一捋兩天的行程吧(事先說明,這并不是一篇攻略,只是記錄吧,覺得記手賬也不錯直觀有趣但我沒做過..):
Day1:——個園→東關街→珍園 鐘書閣→高旻寺
大巴到揚州車站下坐公交和妹碰面,差不多10點了...先去了個園,關于個園簡單了解一下: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個園是以竹石取勝,連園名中的“個”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邊,以青竹而名,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勝,屬國家4A級景區。
可以坐旅游專線或其他公交車,門票30,學生證半價。
剛進門右邊是一間竹刻的屋子,里面不大,都關于竹。
再往里走,遍植青竹,疊石相繞,所到之處全然給人一種清香之感,雅致的房屋,錯落之間分不清方向(僅我倆路癡而言),小路邊上還有幾株玉蘭,像路燈一樣。石與石之間有窄階梯,容一到二人,小心慢行;也有幾處門洞,從里面走過,涼意沁人,無意聽到導游說道,因古時沒有空調,這也起到避暑的作用了。
到中央。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水看著還較為清楚,一波一波的魚兒暢游其中,搭上這石座,相輔相成,儼然如畫。
對了,找個園之前,誤打誤撞看到了‘揚州八怪’的書畫展,行云流水,大氣磅礴。進去看了幾分鐘便出去了。
出個園就是東關街,美食文化廣場,古玩,淮揚菜,特產什么的,應有盡有。古香古色古味,這一條街真的好長好長!里面有個長樂客棧還有小的故居,我們基本上九一覽而過了。
買了網紅奶茶,(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配方不對,覺得有點膩了2333),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點攻略,好吃的地方,在東關街有幾家:青禾(奶酪店,但我們買進去);揚州炒飯據說并不好吃,一路走過去也吃了點東西就吃不下干干的炒飯了;蔣家橋餃面店就在街的路口,就想著在這吃午飯了,一進去隊都快排到了門外,考慮到兩天的時間緊迫,放棄打卡了。沿街吃了蟹黃湯包順便歇會;冶春茶樓不在這附近,后來找到了在珍園和瘦西湖各有一家,但人也超級多...冶春屬于揚州的早茶文化,第一天我們找到的時候應該已經結束了,所以三丁包,燙干絲等一個都沒吃到。
中午臨近1點了,終于從長街里走到了十字交叉口出來了。但考慮到去瘦西湖的時間再加上還要坐好久的車回學校,就先逛別的,第二天再主要游瘦西湖。
好羨慕有方向感的人,我倆基本已經分不清東西南北了,盯著手機地圖看了半天,明明這幾個地方都差不多在一起隔著不遠,但一看著這路口就頓時懵逼,該往哪走...掃了ofo騎著找著吧,結果還走了反方向,提到這就要提到文昌閣,本以為文昌閣是類似廟那種類型的還想著找一下去看看,轉來轉去,文昌閣竟然是在交叉口中央,像路標一樣的感覺,可能晚上從上俯瞰比較好吧,白天沒什么。(如上圖就是文昌閣)
然后就到了珍園,一進去就看到了冶春,左拐便是鐘書閣了,ok!有點小興奮,就是怕我控記不住我寄幾又買書,可能沒太多目標最后竟然沒有買書。這可能是揚州最美圖書館吧,分兩邊,一邊如上圖,一邊是有桌椅的方便看書。還有拿著單反來拍照的。這個書店雖不大,但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特色嘛,書也很多。
珍園好像是進不去的,只是我們看到的門是關著的而且也沒有人,估計都是去鐘書閣的吧。
下午3/4點從珍園出發去高旻寺順便回學校。寺挺偏遠的,里面也有在啊修建什么的,走進去,很安靜,所以鳥兒清脆的聲音便清晰入耳,看到很多阿姨們(不是原寺廟里的好像)換上那種長袍在大雄寶殿里,應該是有什么活動或者儀式的,我們沒進去(大概也不讓進吧),轉了一圈就出來了。
天色漸暗了,腿也走累了。
其實還有何園啊故居啊什么的沒去,揚州這邊的園好像蠻多的,還有馥園,壺園什么的,看太多也沒意思遂沒逐一前行。
Day2:瘦西湖→大明寺(最后沒去)
靠近瘦西湖南門有冶春,但我們進去看了看,還是很多人排隊...就直接到售票口了。票價120,學生證半價,揚州大一新生可免費入園!
我們是從南門進最后北門出的,大明寺就在北門后,原本計劃從北門出去大明寺,沒想到游瘦西湖的這一過程,實屬一‘大劫’啊!進去容易出門難。
又聽到導游講解了,走進一探究竟。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便是二十四橋。什么典故什么細節都已拋腦后,感覺被動的隨人群上橋再下橋,橋太多了,遠看都如出一轍,細看也不太可能。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坐看云起時,行至水深處。’
看著這些景色,條件反射的念叨著這些詩句...
隨處可見各色各樣的花兒,有的還含苞未放。
臨近北門,還有個揚派盆栽博物館。
里面地方太多不一一詳述了。走到北門已經腿軟了,一個上午差不多過去了。大明寺也沒力氣爬上去看看了...坐車找了地方吃午飯歇了會,下午便返程了。我覺得揚州的巷子比較多還比較深,是屬于比較慢節奏的城市,慢慢的走慢慢的逛就能發現好多有意思的地方。
每一次不論時間長短的旅行對我來說都是難得的,去的地方不是很多,想去的太多真正去到的地方不多,可有時候,也容易感傷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