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唯一鍥而不舍的是:愿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保守我個人的心懷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個真誠的人,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在有限的時空里,過無限廣大的日子。
———三毛
01
三毛,原名陳懋平。
1943年出生于重慶,
1948年隨父母遷往臺灣。
父親陳嗣慶是一位律師,
在他眼中,三毛從小就有點“異”。
三歲那年,他教三毛寫名字時,
三毛每次都會把“懋”字省掉,
偏叫自己陳平:“那個字,好麻煩?!?/p>
還故意把“陳”的左耳搬到隔壁當右耳。
一個月下來,父親只好投降:
“那你就叫陳平好了。”
上小學后,老師說:“平時多讀點有用的課外書。”
三毛讀的卻盡是無用閑書:《紅樓夢》《會真記》《兒女英雄傳》《青紅幫演義》……
三毛說:“讀書就是為了悅己,何必刻意經營?!?/p>
老師說:“讀到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
三毛偏不:“好書看在興頭上,擱下書去翻字典,氣勢便斷,兩者舍其一,當然放棄字典?!?/p>
三毛看閑書上了癮,
便把小說藏在裙子下,
在課堂之上偷偷閱讀。
有一次她讀《紅樓夢》,
看到寶玉出家那一回,
整個人投入情境,竟神思恍惚起來:
“看完這一段,我抬起頭來,
愣愣地望著前方同學的背,
呆在那兒,忘了身在何處,
心中滋味,已不是感動所能形容,
我癡癡地坐著,癡癡地聽著,
老師叫我的名字,我竟沒有回答她。”
她不但“異”,而且“真”。
有一次,老師布置作業:
“寫一個作文:我的理想。”
大家都寫:“科學家”“醫生”“企業家”……
“很多同學寫這些,其實并不是真的喜歡,而是為了討好老師。”
三毛不想說違心話,于是寫了一篇《我想做一名拾荒者》:
“拾荒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
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
一面工作一面游戲……”
老師敲著黑板刷大罵:“你的理想是撿垃圾,那還念什么書了,趕緊滾出去?!?/p>
02
初中,三毛上的是臺北第一女中。
三毛偏科:語文很好,數學很差。
幾次月考,數學都沒及格。
希望孩子“讀書成才”的爸媽著急了:
“再癡迷閑書,要留級了?!?/p>
為了考好數學,三毛開始尋找竅門,
最后她發現,老師出的考題,
幾乎都是課本后面的練習題。
于是她拼命琢磨背誦課后練習題。
之后六次小考,三毛都得了滿分。
老師便懷疑三毛考試作弊,
一天,她把三毛叫到辦公室,
丟給她一張試卷:“十分鐘做完。”
三毛一看就傻了:“全是初三考題。”
最終,她考了零分。
第二天,數學課。
老師把三毛叫上講臺,嘲諷說:
“陳平同學喜歡吃鴨蛋,今天我請她吃兩個。”
他用毛筆蘸滿墨汁,在三毛眼睛周圍畫了兩個大圈。
墨汁順著臉頰淌下來,滲到三毛嘴里。
老師還意猶未盡,又讓三毛去走廊走一圈。
在全校學生的哄笑中,三毛的天空塌了。
“從此我就得了自閉癥?!?/p>
自閉的三毛再也不想去上學了,
一有機會就逃學去墳場游蕩,
“那時候,我認識的墓地,
有北頭陳濟棠先生的墓園,
有陽明山公墓,有六張犁公墓。
這些地方,我是???。
世上再沒有跟死人做伴更安全的事了,
他們都是很溫柔的人。”
坐在墓地,她常常聽到上墳的人說這樣的話:
“人到快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才豁然明白,
所有的功名利祿都是過眼煙云。
如果我再活一回,一定不要這么過。”
這些話語,引發了三毛對人生的思考。
終于有一天,她徹底想明白了:
“人這一輩子,實在是太短暫了。
活出自己才是生命最重要的事情。
我要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
在有生之日做一個真誠的人,
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
在有限的時空里,過無限廣大的日子?!?/b>
03
得了自閉癥三毛越來越討厭學校,
最后發展到一進考場就暈倒,
爸媽只好讓她休學回家。
“如何是好???”
爸媽終日愁眉,想讓三毛學點謀生之技。
先是送三毛去學插花,
三毛學了幾周,便固執不去了。
爸媽又送三毛去學鋼琴,
三毛學了幾周,又固執不去了。
爸媽又送三毛去學國畫,
三毛學了幾周,終究固執不去了。
從此自閉在家,一呆就是三年。
三毛15歲那年,姐姐過生日,
請了好朋友陳骕到家中玩耍。
陳骕畫了一幅畫,并說其老師顧福生如何如何好。
聽著陳骕這般崇拜與欣賞顧福生,
三毛便動了想跟顧福生學油畫的念頭。
顧福生是臺北文藝圈知名的美男子,
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為人儒雅善良。
第一次,顧福生教三毛畫畫。
“你看到了什么?”
“一個石像。”
“還有呢?”
“沒有眼珠的石像?!?/p>
“再看——”
“光和影?!?/p>
“好,你先畫,一會兒老師再來!”
顧福生想看看三毛底子,然后才好施教。
哪知三毛一條線也畫不出來。
但他沒一點責備,聲音溫和之極。
三毛實在沒有畫畫的天賦,
畫了兩月,筆下東西仍慘不忍睹。
她自己都灰心了,對顧先生說:
“我不堪造就,不能再累你,以后不來了!”
顧福生微笑著問:“你是哪一年生的?”
三毛回答:“1943年。”
顧福生說:“那么小,急什么呢?”
他沉吟一下,又問:“有沒有試過寫文章?”
三毛紅著臉說:“我沒有再上學,你知道?!?/p>
顧福生說:“這不相干的……”
三毛說:“那我寫文章給你看?!?/p>
顧福生說:“再好不過了?!?/p>
一天,三毛遞上一篇稿子——《惑》。
顧福生翻翻,沒說什么,就收下了。
交完稿之后,三毛就后悔了。
那一周,她請假沒有去畫室。
“害怕先生覺得我的稿子幼稚?!?/p>
再去畫室時,顧先生說:
“那篇稿子寫得不錯,給白先勇了,一個月后發表在《現代文學》上?!?/p>
三毛全身頓時如遭電擊一般,
“說不出一個字,只是突然想哭出來?!?/p>
一位哲人說:人的一生中有兩個生日,一個是自己誕生的日子,一個是找到畢生所愛的日子。
這一天,三毛迎來了另一個生日。
《惑》的發表照亮了三毛幽暗的心靈,
她這才意識到:“我不是一個低能兒?!?/p>
從此,以“三毛”為筆名的陳平便開始在文壇嶄露頭角。
一點點有了自信的三毛,慢慢走出了自閉。
顧福生便鼓勵三毛繼續求學,
終于有一天,三毛鼓起勇氣,
給中國文化學院創辦人張其昀寫了封信,
講述自己的失學經歷,最后寫道:
“區區向學之志,請求成全?!?/p>
當晚,三毛就收到了張其昀的回信:
“陳平同學,即刻來校報到注冊。”
失學七年后,三毛終于重回校園。
04
在這里,三毛學的專業是哲學。
“想弄明白人以及個體的價值究竟是什么?”
在攻讀哲學中,三毛發現了一個現象:
“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時就死了。
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就變了自己的影子。
以后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
把以前所說的、所做的一天天的重復,
而且重復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荒腔走板?!?/b>
這種“機械重復”的日子讓三毛害怕:
“我不要過這樣一眼就能望到頭的生活,
我要好好享受生命,勇敢去尋求愛和自由?!?/p>
當時,戲劇系有個男生叫梁光明,
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長得俊逸,
是很多女生寢室晚上談論的對象。
但梁光明很高冷,總是一副拒人千里的樣子,
所以雖然很多女生喜歡他,卻不敢貿然相追。
三毛也很喜歡梁光明,
但她可不像別的女生,“喜歡他,我就去追”。
為了接近梁光明,三毛用稿費請客。
哪知梁光明酒足飯飽之后,
依然裝作“不明事理”的樣子,
三毛再也顧不得矜持了,
一把抓起梁光明的手掌,
用筆在上面寫下自己的電話號碼。
戲劇系大名鼎鼎的“系花”,
就這樣被相貌平平的三毛追到了。
戀愛三年,梁光明即將畢業時,
三毛說:“我們結婚吧?!?/p>
梁光明說:“等幾年再說吧,現在我得以工作為重?!?/p>
三毛說:“結婚也不影響工作??!”
梁光明說:“我全力工作,才能保證你以后過上優渥生活?!?/p>
三毛說:“我不要你養,我也不想做家庭主婦?!?/p>
…………
三毛不妥協,梁光明也不妥協。
兩人大吵一架后決絕分了手。
其實,說句不太道德的話,
我們得感謝不愿做家庭主婦的三毛,
“如果三毛不堅持己見,
她可能就成了梁光明太太,
然后在臺灣某所公寓度過平凡一生,
中國就不會有什么‘三毛傳奇’了。”
▲ 顧福生
05
“我要去馬德里大學學哲學?!?/p>
傷了心的三毛,提出要去西班牙。
“我要像孔子一樣去游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闊眼界。”
爸媽不同意:“不行,我們不放心?!?/p>
三毛說:“可我就是想去。”
最后外祖父發話了:“她那個臭脾氣,說什么都沒用。她想去,就讓她去吧!”
臨走前,父母一再叮囑:
“凡事忍讓,吃虧就是占便宜?!?/p>
最初的一個月,室友對三毛都很好。
除了鋪床之外,什么都不讓三毛做,
三毛很懂事,也總是搶著做事情。
但三個月后,三毛徹底變成了女傭:
“三毛,我很忙,幫我洗下床單?!?/p>
“三毛,天下雨了,快去收我的衣服?!?/p>
“三毛,我要約會,穿一下你的裙子?!?/p>
“三毛,屋子臟了,你怎么還不打掃?”
…………
“爸媽說:吃虧就是占便宜。
于是我凡事忍讓,爭著做事情。
結果我真的成了一個便宜的人了。”
當時,中國的留學生也都這樣,
把“凡事忍讓,吃虧是福”當作美德,
但三毛決定把這個美德當垃圾扔掉。
終于有一天,三毛火山爆發了。
那一天,一幫女生喝酒之后,
在寢室橫七豎八,吵鬧不休。
三毛多次勸說后,依然沒人理她。
結果害得三毛被查夜的院長大罵一通。
三毛火了,跑到走廊抓起掃把,
對著一群酒鬼雨點般掃了下去。
有人沖上來,從背后抱住三毛,
三毛轉身就給那人一個大耳光,
有人沖過來,要拳擊三毛。
三毛沖著她胸部就是一腳。
…………
事后,三毛不懺悔,也不道歉。
“奇怪的是,從此那些同學就反過來拍我馬屁了?!?/p>
早晨三毛下樓晚了,室友已幫她打好了飯。
三毛洗了頭還沒擦干,就有人問:“我來替你卷發好不好?”
…………
“奉行吃虧是福的我,得到的是鄙視。
做個捍衛自我的人,反而贏得了尊重。”
后來,三毛去德國游學。
也遇到了吵鬧不休的室友,
多次勸阻無效后,三毛堅決捍衛自我,
向管理處抗議,“讓這個學生搬出了宿舍”。
再后來,三毛去美國留學。
遇到兩個十分愛占便宜美國妞,
最后,這兩個妞也被三毛修理了。
在游學中,三毛懂得了一個道理:
“國民外交固然重要,
但在建交之前,絕不可跌交。
那樣不但會遭人欺負,
而且建立的交往也是沒有尊嚴的。
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愛自己。
但大部分中國人都沒學會愛自己,
凡事都喜歡退避忍讓、委曲求全,
而沒有建立自己為人處世的底線和原則。”
心理學有句名言:你的原則構成了你這個人。
這話什么意思?
一言以蔽之:任何人的歸宿都是他自己。
你有什么樣的原則,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
你有什么樣的原則,就會成就什么樣的人生。
你值不值錢,就看你的原則值不值錢。
這也是三毛“總是受人尊重”的原因所在。
▲ 荷西
06
26歲那年,三毛認識了荷西。
那一年,三毛在馬德里大學讀大三。
而荷西,正在念高三。
西班牙有個風俗,就是平安夜零點一過,
大家就要向左鄰右舍互道一聲“平安”。
這年平安夜,三毛正在朋友家玩。
荷西從樓上跑下來,對三毛說:“平安?!?/p>
三毛一見荷西,全身就像觸電了一般:
“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英俊的男孩?
如果有一天可以做他的妻子,
在虛榮心上也該是一種滿足了。”
三毛和荷西就這樣認識了。
有一天,三毛正在宿舍讀書,
室友跑過來說:“你表弟來了?!?/p>
三毛跑到樓下一看,竟是荷西。
“你怎么來了?”
荷西支支吾吾說:“我們一起去看電影好嗎?”
三毛覺得荷西怪怪的,但還是陪他去了。
可第二天,荷西又逃課來了。
第三天,荷西又逃課來了。
…………
一開始,三毛對荷西的舉動不以為意,
“我以為他就是小孩子鬧著玩而已。”
沒想到有一天,荷西突然說:
“三毛,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學要念,還有兩年兵役要服,六年一過,我就娶你。”
三毛傻了:“你才高三,怎么就想結婚了?”
荷西說:“不知道,我就迷上你了?!?/p>
三毛心里波濤涌動,但淡淡說:
“我比你大很多,我們不可能?!?/p>
荷西說:“你等我六年。”
三毛喜歡荷西,但不想耽誤他學業:
“六年太長了,我不能保證什么?!?/p>
荷西說:“我是認真的?!?/p>
三毛說:“從今以后,你不要來纏我了?!?/p>
荷西說:“為什么?”
三毛說:“我喜歡上了班上一個男同學?!?/p>
荷西裝出一副很開心的樣子,
“好吧!我不會再來纏你了。”
說完這句話,荷西轉身就跑了。
一邊跑,一邊回頭。
一面笑,一面流淚:
“三毛,再見。三毛,再見?!?/p>
此后,荷西真的再也沒找過三毛。
有一次,三毛和男友逛街時遇見荷西。
三毛給荷西介紹:“這是我男友?!?/p>
荷西上來,跟她男友握手打招呼,
臉色很平靜,眼里沒有一絲波瀾,
仿佛真的已經變成了普通朋友。
三毛松了一口氣:“荷西終于放下了?!?/p>
07
之后六年,三毛經歷了幾段戀情。
她先是和一個德國學生相戀,
但很快就因性情不合分了手。
后來,一位畫家瘋狂追求三毛,
但三毛發現他是一個有婦之夫,
于是果斷分手,然后游學德國美國,
1971年,三毛回到臺灣,
任教于文化大學和政工干校。
1972年,她認識了一位德籍教授。
“比我年長,又比較懂我?!?/p>
三毛第一次萌生了結婚的念頭。
可惜造化弄人,就在他倆選好請帖的那晚,
他心臟病突發,死在了她懷里。
無比傷心的三毛,決定重回福地馬德里,
她找了一份小學教師的工作,教授英文。
突然有一天,一位朋友打來電話:
“你趕緊過來,我有要事和你商量。”
三毛立馬坐計程車趕到她家。
朋友說:“閉上眼睛?!?/p>
三毛覺得奇怪,但依然照辦了。
“一雙手臂突然從背后將我環抱起來。
我打了個寒顫,一睜眼睛,
就看到荷西站在我眼前,我興奮得尖叫起來。
他攬著我兜圈子,長裙飛了起來,
我尖叫著不停捶他,又不停地親他的臉?!?/p>
幾天后的一個下午,
荷西邀請三毛到他家玩。
荷西用手一指:“你看墻上?!?/p>
三毛抬頭,發現墻上貼滿了自己的照片。
三毛問:“哪來的,我沒給你寄過???”
荷西說:“徐伯伯家。你常給他家寄照片,我去他家玩時,就把你照片偷了,拿去相館翻拍了,再偷偷還回去?!?/p>
聽到這話,三毛心里猛地一抽:
“你是不是還想結婚?”
荷西呆住了,張大嘴說不出話來。
三毛說:“你不是說六年嗎?”
突然,三毛忍不住哭了起來:
“還是不要好了,不要了?!?/p>
荷西趕緊說:“為什么?怎么不要?”
三毛抽泣到:“如果你那天再堅持一下,我一定會妥協,我還是一個好好的人,今天回來,我心已經碎了?!?/p>
荷西說:“心碎了,可以用膠水黏起來?!?/p>
三毛說:“可黏過后,還是有縫?!?/p>
荷西就把三毛的手拉向他胸口:
“這里還有一顆,是黃金做的,把你那顆拿過來,我們交換一下!”
兩個冥冥注定的靈魂終于又牽系在一起。
08
1973年的一天,
三毛躺在床上翻閱美國《國家地理》。
突然,撒哈拉沙漠闖進了她的視野,
三毛被一張張圖片震撼得抖了一下:
“我恍惚找到了前世回憶似的鄉愁,
莫名其妙的,不能解釋的,
就覺得應該把自己交給那片陌生的大地。”
三毛有一句名言:
“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釋里,就是精神的文明,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要嘗嘗是什么滋味,才不枉來這么一遭??!”
三毛對朋友說:“這輩子,我一定要去撒哈拉定居一段時間?!?/p>
朋友們都反對:“這地,鬼都不想去?!?/p>
大家反對時,荷西什么都沒說。
但隨后一段時間,他突然消失了。
突然有一天,他給三毛來了封信:
“我在撒哈拉已找好了工作,租好了房子,就等你到來?!?/p>
三毛興奮得在床上大跳尖叫,
然后匆匆給朋友留下一封信:
“走了,結婚去了,珍重也不再見!”
她立即奔向撒哈拉與荷西會合。
▲定情信物——駱駝頭骨
在撒哈拉定居一段時間后,
荷西問:“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
三毛說:“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p>
荷西說:“說來說去,你總想嫁有錢的?!?/p>
三毛說:“也有例外的時候?!?/p>
荷西問:“如果跟我呢?”
三毛說:“那只要吃得飽的錢就夠了?!?/p>
荷西問:“那你吃得多嗎?”
三毛說:“不多,不多,以后還可以少吃點?!?/p>
撒哈拉,只有漫漫黃沙,
沒有別墅,沒有豪車,
沒有婚紗,沒有鉆戒,
但三毛欣然決定嫁給一無所有的荷西了。
那一天,去沙漠小鎮阿尤恩領結婚證前,
荷西決定送三毛一件定情信物。
看到荷西手中盒子,三毛猜道:“鮮花?”
這話顯然刺傷了荷西,他神色黯然下來。
三毛撲過去,打開盒子——竟是一副駱駝頭骨。
其他人都嚇壞了,三毛卻興奮大叫:
“真的很喜歡、很喜歡這份禮物。”
荷西說:“我在沙漠里都快走死、烤死了,才得來這副完整的頭骨?!?/p>
三毛放下頭骨,給了荷西深深一吻。
然后,兩個人手牽手走向阿尤恩。
夕陽灑在沙漠上,像鋪了一地黃金。
荷西歉疚地說:“你也許是第一個走路結婚的新娘?!?/p>
三毛卻大笑:“如此美妙婚禮,天下有幾?”
▲ 結婚登記
09
阿尤恩墳場區有棟三十多平米的小房,
屋子又小又破,墻上沒有涂石灰。
磚縫清晰可見,水泥地高低不平。
墻頂還有個缺口,風不斷灌進來。
屋里更是空空,沒有一件成形家居。
這就是兩人的新房,月租一萬西幣。
荷西抱起三毛,走進房內:
“從今以后,你就是我太太了?!?/p>
荷西問:“你覺得房子怎樣?”
三毛說:“很好,我喜歡。”
然后,三毛開始了變戲法。
她將駱駝頭骨置放在書架上,
再用鐵皮和玻璃做了一盞風燈。
從垃圾場淘來一個舊輪胎,
清理干凈,填上紅布坐墊,
一個鳥巢式沙發就閃亮登場了。
接著又拾回來一塊快腐爛的羊皮,
用鹽和明礬硝出來,就成了一張坐墊。
一個深綠色的大水瓶,沒人要,
她抱回家,插上一叢野荊棘。
家里沒有綠意,她就冒險爬進總督矮墻,
偷回幾株花,屋里便有了生機。
……………
一所空心磚壘就的破舊房子,
就這樣變成了“全沙漠最美麗的家”。
做了家庭主婦,第一便是下廚。
三毛做的第一道菜,是“粉絲煮雞湯”。
荷西“咦”了一聲:“什么東西?中國細面嗎?”
“不是。”
“那是什么?很好吃?!?/p>
“這個啊,叫做‘雨’。”
“雨?”荷西一呆。
“這個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場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凍住了……”
荷西瞪大雙眼,覺得太不可思議。
三毛做的第二道菜,是“螞蟻上樹”。
荷西咬了一口:“什么東西?好像是白色毛線,又好像是塑膠?”
“都不是,是你釣魚的尼龍線。”
荷西呆住了:“這東西還能吃?”
“中國烹飪博大精深,可把什么東西變成食物。”
荷西吃了一口,莞爾笑道:
“你怪名堂真多,如果我們開個飯店,這個菜一定可以賣個好價錢!”
三毛就這樣把荷西“玩弄”于股掌之間。
三毛和荷西的生活實在是太精彩了。
他倆辛苦釣魚貼補家用,
又大喇喇用換到的錢在國家旅館的餐廳,
以二十倍的價格吃著自己剛剛賣出的魚。
撒哈拉沙漠遠離現代文明,
三毛憑著帶在身旁的小藥包,
成了鄰居眼中懸壺濟世的“神醫”,
她倒也妙手回春治好過不少人,
比如,用指甲油為鄰居補好了牙!
兩人心血來潮去沙漠里尋找化石,
結果突發不測,荷西陷入了沼澤,
三毛向人求救,卻險遭暴徒蹂躪,
急中生智逃脫虎口的她,
將衣服撕碎綁成繩索,才救起了凍僵的荷西。
…………
這個孤寂無聊絕望的荒蕪之所,
竟被三毛和荷西過成了詩和遠方。
在很多眼里,生活品質等同于錢。
“我過得不好,都是因為我沒錢。”
但三毛用經歷告訴我們:真正左右生活品質的并不是錢,而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
那些沒錢不快樂的人,其實有了錢也不會快樂。
10
就這樣,三毛與荷西,
在撒哈拉和加那利群島生活了六年。
1979年,三毛父母到歐洲旅游時,
特意繞道加那利群島看望女兒女婿。
住了一月后,他們準備去英國旅游,
多年不見父母的三毛,決定一同前往。
“我要當導游,好好陪陪他們?!?/p>
荷西,一個人留在了島上。
1979年9月30日半夜1點,
急促密集的敲門聲響起,
三毛打開門,聽到一句話:“荷西死了?!?/p>
三毛一屁股坐倒在地。
荷西潛水時,意外溺水身亡。
尸體撈上來那天,正是中秋。
埋葬愛人之后,三毛顫抖著寫道:
日已盡潮水已去,
皓月當空的夜晚交出了,
再不能看我再不能說話的你,
同一條手帕擦你的血拭我的淚。
11
在父母挾持下,三毛回到了臺灣。
從此,她便常常思念荷西:
有一段時間,荷西失業了。
我們每天只能買最便宜的菜。
有一天,出去買菜。
不知怎么一疏忽,荷西突然不見了。
一會兒,他回來了,手里捧著一把百合,
興匆匆遞給我,說:“百合上市了?!?/p>
我突然失了控制,向他大叫起來:
“什么時間了?你有沒有分寸,還去買花?”
我把那束花啪一下丟到地上,轉身就跑。
在舉步的那一剎間,我就后悔了。
一回頭,看見他正在撿拾撒在地上的花。
我奔回去,喊著:“荷西,對不起?!?/p>
我撲上去抱他,他用手圍著我的背。
我們對視,眼眶都紅了。
回到家里,把百合花放在水瓶里,
我好像看見了丈夫的苦心。
…………
以后,每逢百合花盛開的季節,
三毛就會想起荷西彎腰拾花的情景。
“沒有淚,而我的胃,開始抽痛起來。”
“生命的意義和最終目的,
我的答案只有一個,
那便是尋求愛和自由。”
如今荷西的愛已經消失不見,
“那我就去尋求那廣闊的自由吧!”
1981年,三毛踏上了探索美洲之旅。
去墨西哥邂逅自殺小神,
買一件“蹦裘”穿穿;
去洪都拉斯坐一回“青鳥”,
到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品嘗哀愁;
住進厄瓜多爾原始印第安人家里,
跟他們做一回“天涯若比鄰”的朋友;
在失落的馬丘比丘遺址盤腿坐下,
閉目幻想印加帝國的刀槍劍雨;
去玻利維亞神秘的女巫市場,
偷偷向嬤嬤買下平安、愛情、幸福;
…………
幾年中,三毛暢游了幾十個國家。
盡情享受著萬水千山帶來的萬般體驗。
三毛在文章里寫道:
“你問我追求什么,我想我追求的是認識自己的生命。
你問我追求什么,我相信這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燃燒。”
▲ 三毛與王洛賓
12
1986年10月,三毛正式回臺北定居。
她安安靜靜地在臺北生活了三年。
1989年,三毛冷寂的心里又燃起了火苗。
這一年,夏婕發表了《王洛賓老人的故事》。
讀到這個故事,三毛心里一抽。
她覺得王洛賓跟自己太像了,
于是她胸里涌起一股熾熱的希望。
1990年4月16日,烏魯木齊。
王洛賓正蜷縮在躺椅上小憩,
敲門聲輕輕響起,
他打開門,便看見了三毛。
…………
回到臺北,三毛便開始給王洛賓寫信。
我親愛的朋友,洛賓:
我不要稱呼你老師,我們是一種沒有年齡的人,
一般世俗的觀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
…………
閉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沒有辦法。
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短短三個月里,三毛給王洛賓寫了15封信。
面對三毛濃烈而熾熱的感情,
76歲的王洛賓既興奮又害怕。
他給三毛回了一封這樣的信:
蕭伯納有一把破舊的雨傘,
早已失去了雨傘的作用,
但他出門依然帶著它,把它當作拐杖用。
我就像蕭伯納那把破舊的雨傘。
王洛賓憂傷地自嘲:“我就這么不中用了?!?/p>
于是,他收到了三毛的一封加急電報:
“8月23日(CA0916班機)請接平?!?/p>
三毛決定立即飛往新疆。
“我不認為你的心已經老了?!?/p>
然而這一趟新疆之行,
三毛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三毛在新疆呆了九天,
但終究沒有等到王洛賓的那句話。
面對社會的壓力,
面對年齡的差距,
面對世俗的陽光,
王洛賓終究沒敢說出那三個字。
三毛心中剛剛燃起的熊熊大火,就這樣被一瓢冰水澆滅了。
她一直以為王洛賓跟她和荷西一樣,
是一個把愛和自由當作信仰的人,
最后才發現——我們原來并非一類人。
三毛提著箱子,大步離開了新疆。
▲ 這封電報,經拾遺君之手送給王洛賓紀念館
13
1991年1月2日,三毛因病入院。
三毛的老毛病,并不嚴重。
但1月4日凌晨,醫生查房時,
發現三毛用尼龍絲襪,
將自己自縊在了點滴架的吊鉤上。
這個世界有種人,
她不需要世俗的人和世界,
她把自己美好單純的世界,
小心翼翼地保存好,
哪怕在白發蒼蒼的年齡,
她依舊是爛漫的公主。
只有跟她是同類的王子才能吻醒她。
有一天,同類的荷西來了。
輕輕一吻,她就光芒萬丈了。
可老天爺妒忌了,很快帶走了荷西。
從此,她的白馬王子就再也沒來過。
她慢慢就失去了生活的動力,
她不想再過一種敷衍的生活。
于是,她選擇終結自己:“如果我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幸福的歸宿?!?/p>
蘇格拉底死前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去死,你們去活,誰走的路更好,唯有神知道?!?/p>
三毛死后,她的書盛行一時。
很多人說:“我太喜歡三毛的書了。”
我卻喜歡北大教授張頤武的那句評價:
“三毛的成就主要不是在文學上,而是在生活方式上?!?/p>
她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獨特壯闊的生活方式。
這種生活方式就是——在有限的時空里,過無限廣大的日子。
●活出自己,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事。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要活著就算了,要活得熱烈而起勁。
●活得簡單、活得真實,不虛妄、不矯飾。
●好好享受生命帶來的每一種體驗。
●世上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三毛曾經對姐姐陳田心說:
“姐姐,你的一生白活了,我的一生可是你的十倍?!?/p>
三毛雖然只活了短短48歲,
但她短暫一生,勝過我們十世。
14
1990年4月,三毛悄然回到祖國大陸。
然后,她去了一直神往的莫高窟。
她在《夜半逾城——敦煌記》中寫道:
我匍匐在彌勒塑像前,仰望菩薩面容,
菩薩臉上大放光明,眼神無比慈愛,
我感應到菩薩將手從我頭上輕輕撫過。
菩薩微笑,問:“你哭什么?”
我說:“苦海無邊?!?/p>
菩薩又說:“你悟了嗎?”
我不能回答,一時間熱淚狂流出來。
我在菩薩的腳下哀哀痛哭不肯起身。
又聽見說:“不肯走,就來吧?!?/p>
我說:“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