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瑪麗和馬克思》是一部敘述兩個筆友之間的故事,瑪麗在澳洲,馬克思在歐洲,在瑪麗還是小女孩的時候,他們就開始通信,無話不談;他們從未面對面的交談,見面時,小女孩瑪麗已為人母,馬克思在清晨剛剛離世,陰陽兩隔。瑪麗和馬克思在世界上是孤獨的,幸好他們擁有彼此,正如馬克思說的那樣——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好朋友。
每次看這部影片,看到最后眼淚總是不自覺地掉落下來,也許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需要傾述,需要被理解。還記得2001的時候,第一次上QQ,那時候還稱為OICQ,是在大學附近的青少年宮通宵上網,當時的QQ上只有一個好友,還是室友,無聊之極只好逛逛聊天室,隨意的進入一個聊天室,看見一個叫“大沙鍋”和“大學之道”的家伙聊得正起勁,兩個男人單獨開一個聊天室聊天真稀奇,于是將他們都加為好友開聊,可憐小學拼音沒學好,打字很費勁,用龜速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大學之道就問我:“你聊天怎么這么慢,你同時和幾個人在聊天?”我說“我不太會打字,今天是我第一次上網,你是我加的第一個好友,我也只和你一個人在聊天呀。”他馬上就嘿嘿了,誰會相信一個第一次上網的人都會上通宵的網吧呢。我還問他要了E-mail,還試著給他寫了信,問了一些關于人生哲學的問題,只是為了寫信而寫的。可是等到第三天,我再次來到網吧,打開郵箱收到好長好長的一篇回信,很感動,然后就和這個大學之道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他大四等著畢業,在網吧做網管,所以只要我在線他都在,他有女朋友,也是網上認識的,這讓我覺得很安全,不用擔心他心懷不軌,還記得他有次借人家的手機給我打電話,我很開心,他說手機信號不好,我是移動著在給你打電話,讓我笑了好久。
可能也是在2001年,實在記不得了,我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一場波折,躺著床上,心情跌落到了谷底,心如死灰,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網吧上QQ,希望他在,可以和他說話,因為無論我說什么,他都愿意聽,無論我如何的悲傷,他都愿意開導,我需要人幫助的時候他都在。幸好有他,我才渡過了那段噩夢般的日子。
與他見面時,已是認識六七年后。出差到大連,正是他工作的城市,他請我吃飯,帶著他的未婚妻,先前他給我看過相片的,真人比相片漂亮多了,怪不得他準備緣定一生來著,還送了我一盒彩妝,他的未婚妻還特意追問我,:“這個禮物你喜歡嗎?我看你平時都不化妝呀。”我點點頭,說喜歡的,也很感動,因為之前在QQ聊天中不經意的說起過的。
人人都期盼有一個知己,最好是藍顏知己,正如莫言在詩里說的那樣“從陰雨走到艷陽,我路過泥濘,路過風。一路走來,你若懂我,該有多好。”所幸有你,雖然各自成家之后,忙于生活瑣事很少聯系,但是大學之道永遠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馬上就是農歷的新年了,你還好嗎?我雖然把你比作馬克思,可是你沒有馬克思那么難看啦。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