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國,也叫僧伽羅國(梵語名Simhaladvipa),是斯里蘭卡古代名稱,指大海中食人的羅剎鬼聚居之處,也被認(rèn)為五百羅剎女所住處,也就是今天的錫蘭島。宋代之后,稱呼它為細(xì)蘭。明朝時稱錫蘭。
一
? ? ? 明朝有一個叫馬驥的人,字龍媒,是商人的兒子。他風(fēng)度翩翩,一表人材,從小就灑脫大方,喜歡唱歌跳舞。經(jīng)常跟著戲班子演出,用錦帕纏著頭,就像一個美麗的少女,因此又有“俊人”的美稱。他十四歲考中秀才,很有名氣。父親年老體衰,放棄了經(jīng)商,回家閑住,對馬驥說:“幾卷書,餓了不能煮著吃,冷了不能當(dāng)衣穿,我兒應(yīng)該繼承父業(yè)去經(jīng)商。”馬驥從此就慢慢做起買賣來。
二
? ? ? 一次,馬驥跟別人去海外經(jīng)商,被颶風(fēng)刮走了。漂了幾天幾夜,來到一個都市。這里的人個個都非常丑陋,看見馬驥來,以為是妖怪,都驚叫著逃走了。馬驥剛見到這情景時,還很害怕;等知道那些人是懼怕自己時,就反而去欺負(fù)他們。遇到吃飯的,他就跑過去,人家嚇跑了,他就把剩余的飯菜吃掉。
這樣過了很久,進入一個山村。山村中的人相貌也有像人的,但是都破衣爛衫,像討飯的。馬驥在樹下休息,村里人都不敢過來,只是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他。時間長了,覺出馬驥并不是吃人的妖怪,才開始慢慢接近他。馬驥笑著同他們攀談,他們的語言雖然不同,但大半能聽懂。馬驥就告訴他們自己的來歷。
村里人很高興,遍告鄉(xiāng)鄰:來客不吃人。但是那些長得丑陋的,看看他就跑了,始終不敢到跟前來。那些來的人,五官的位置都與中國人大體相同。他們擺上酒菜共同招待馬驥。
馬驥問他們怕他的原因,回答說:“曾經(jīng)聽祖父說;往西走二萬六千里,有個中國。那里的人形象都很詭秘奇異。原來只是聽說過,現(xiàn)在才相信了。”
問他們?yōu)槭裁催@樣窮,村人回答說:“我國所看重的不在學(xué)問才能,而在相貌。長得最美的做大官,稍差一點的做小官,再差一點的也能受到貴人的寵愛,得到賞賜的食物,養(yǎng)活妻兒。像我們這樣的,剛出生時,父母就以為不吉利,常常都被拋棄了。父母不忍心丟棄的,也都是為了傳宗接代罷了。”
馬驥問:“這叫什么國?”回答說:“叫大羅剎國,往北三十里是都城。”馬驥請他們領(lǐng)著到都城看看。于是,第二天雞一叫村人就起身,領(lǐng)馬驥一塊去了。
三
天亮后,才到達(dá)都城。都城的城墻是用黑石頭砌的,顏色像墨一樣黑。樓閣高近百尺,但很少用瓦,都用紅色石頭蓋頂。抬一塊碎石在指甲上磨磨,和紅色的朱砂沒有兩樣。
這時正好退朝,朝中有一頂大轎子出來,村人指著說:“這是宰相。”馬驥一看,那人兩只耳朵朝后長著,三個鼻孔,睫毛像簾子一樣蓋住了眼睛。
又出來幾個騎馬的,村人說:“這是大夫。”挨著指出各人的官職,大都是披頭散發(fā)、相貌猙獰的丑八怪。官職越低的,丑相也漸減。
一會兒,馬驥往回走,街市上的人看見他,嚇得大聲嚷叫著,跌跌撞撞地跑了,就像碰上了怪物。村人再三說明,街市上的人才敢遠(yuǎn)遠(yuǎn)地站著看。
四
回去以后,羅剎國里老老小小都知道了山村有一個奇怪的人。于是大小官員都想見識見識,就叫村里的人把馬驥送去。可是每到一家,看門人總是把門關(guān)死,男女老少偷偷地從門縫里往外瞅著議論著。整整一天,沒有一個敢開門讓馬驥進去的。
村人說:“這里有一個執(zhí)戟郎,曾為先王出使外國。他見得多,可能不會害怕你。”領(lǐng)著馬驥去登門拜訪。那位執(zhí)戟郎果然很高興,把馬驥奉為上賓。馬驥看他的相貌,像有八九十歲,眼睛突出,胡須卷曲得像刺猬。
執(zhí)戟郎說:“我年輕時,曾奉國王的命令,出使過許多國家,唯獨沒有去過中國。如今我一百二十多歲了,能有幸看到上國的人物,這可不能不報告天子。但是我已經(jīng)退職,十多年不去朝廷了。明天早上,就為你去一趟。”
說完,備了酒菜,招待馬驥。酒過數(shù)巡,出來十多名歌女,輪流歌舞。都長得像夜叉樣,全用白錦纏著頭,紅色的衣服拖在地上。不知扮的什么角色,唱的什么歌詞,腔調(diào)節(jié)奏都很特別。主人看著很滿意,問:“中國也有這樣好的歌舞嗎?”
馬驥說:“有。”主人請馬驥模仿幾句。馬驥就用手敲著桌子唱了一曲,主人高興地說:“真妙啊!你的歌聲就像鳳鳴龍嘯,我從沒聽到過。”
五
第二天,執(zhí)戟郎上朝,把馬驥推薦給國王。國王高興地要下詔書召見。有兩三個大夫說,馬驥樣子怪異,怕驚嚇了皇上龍體,國王才沒有召見他。執(zhí)戟郎出來告訴馬驥,深表惋惜。
馬驥和他一同居住了好多天,同主人一起飲酒,喝醉了,拔劍起舞,用煤粉抹在臉上扮成張飛。主人認(rèn)為很美,說:“請你扮成張飛去見宰相,宰相一定樂意用你,高官厚祿不難到手。”
馬驥說:“嘻,鬧著玩玩還行,怎么能換個假臉去謀取榮華富貴呢?”主人再三強求,馬驥才應(yīng)了。主人馬上備了酒筵,請那些大官們來喝酒,叫馬驥畫了臉等著。
不久客人來了,主人喊馬驥出來見客。客人驚訝地說:“奇怪,怎么前幾天那樣丑陋,今天又這樣漂亮!”于是就同馬驥一起喝酒,非常快活。馬驥跳著舞,唱了一首“弋陽曲”,滿座的客人無不傾倒。
六
第二天,大官們紛紛上奏國王,推薦馬驥。國王高興,派使者持旌節(jié)以禮召見他。見面后,國王問馬驥中國治國安邦的辦法,馬驥原原本本地陳述了一番。國王大加贊賞,在別宮賜宴款待。
喝到暢快的時候,國王說:“聽說你善唱優(yōu)雅的樂曲,能不能叫寡人欣賞欣賞?”馬驥便起身舞起來,也仿效羅剎舞女的樣子用白錦纏頭,唱些靡靡之音。國王高興極了,當(dāng)天就封他為下大夫。并經(jīng)常請馬驥參加家宴,特別恩寵他。
時間長了,那些官僚們都知道了馬驥的面目是假的。他無論走到哪里,總是看見人們小聲耳語,不愿意同他接近。馬驥感到很孤立,心里很不安,就上書國王要求辭職,國王不準(zhǔn)。他又要求休假,國王便給了他三個月的假期。
于是馬驥坐官車載著金寶又回到了山村。村人跪在路上迎接他,馬驥把金錢分給過去與他結(jié)交的那些朋友,村里歡聲雷動。從此,馬驥更受村人歡迎了。
后記
清代的文學(xué)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之羅剎海市》中記載了這件奇異之事,正如近代的大文豪郭沫若對他的評價一樣“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在這里,作者通過描寫了一個虛無飄渺的、那里的人以丑為美 完全是一個顛倒過來的羅剎國世界,借以指桑罵槐,諷刺當(dāng)時的一些社會的黑暗現(xiàn)象。
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在羅剎國,人皆以丑為美,而且越丑越受人尊敬,地位越高。看完這個故事我們都會覺得可笑,但是真的可笑嗎?今天的我們都以整成錐子臉、網(wǎng)紅臉為美,不同樣可笑嗎?